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23008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固定架,用于固定电子装置,其包括一底座、位于底座上方的一支撑部及连接底座及支撑部的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底座及支撑部可拆卸的连接且可沿其高度方向折叠,所述支撑部包括一承载电子装置的承载部、枢接于所述承载部上用于阻挡电子装置的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可朝向承载部折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固定架的连接部与底座及支撑部可拆卸的连接且支撑部可沿其高度方向折叠、延伸部可朝向承载部折叠,因此,其闲置时所占体积小,方便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架,特别是指一种用于固定电子装置的固定架。
技术介绍
传统笔记本计算机使用时都是需要平放,如此就必需借助于平坦的桌面。如果用 户将笔记本计算机带到非平坦区域使用(如床铺/沙发)、同时要使计算机的摆放成一定角 度时,通常借助一固定架将其固定。常见的固定架由一三角形的底座、自底座延伸的一支撑 杆及位于支撑杆上方的承载板组成。这种结构的固定架一经制成,结构及形状都不能改变, 当其闲置时,其收纳成为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收纳的固定架。一种固定架,用于固定电子装置,其包括一底座、位于底座上方的一支撑部及连接 底座及支撑部的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底座及支撑部可拆卸的连接且可沿其高度方向折 叠,所述支撑部包括一承载电子装置的承载部、枢接于所述承载部上用于阻挡电子装置的 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可朝向承载部折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固定架的连接部与底座及支撑部可拆卸的连接且支撑部 可沿其高度方向折叠、延伸部可朝向承载部折叠,因此,其闲置时所占体积小,方便收纳。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固定架展开后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固定架的支撑部处于收纳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图1中固定架的部分分解图。图4是图3的倒置图。图5是图3中承载部及枢接其上的延伸部的剖视图。图6是固定架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固定架用于固定各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一 底座10、位于底座10上方的一支撑部50及连接底座10及支撑部50的、一可弯折的连接部 30。该支撑部50枢接于该连接部30的一端,其可相对于连接部30转动。该底座10包括一基座11及自基座11侧边朝向不同方向延伸的二支撑脚13。连 接部30自基座11的顶端延伸形成。该二支撑脚13间隔一定的角度,使二支撑脚13及连 接部30的重心位于二支撑脚13及连接部30的相交处。可以理解地,支撑脚13的数量可 以为三个或更多,其形状也可因不同的需求而作相应的改变。优先的,二支撑脚13及连接部30可拆卸的穿设于基座11中。请同时参阅图3及图4,该连接部30由圆柱状的一第一连接杆31、二圆柱状的第 二连接杆32及连接相邻第一、第二连接杆31、32的二万向节33组成。第一连接杆31的一 端穿设于基座11中,其另一端开设有一收容孔312,用于与万向节33配合。每一第二连接 杆32的一端开设有一收容孔322相对另一端凸设有二间隔的结合部323。收容孔322的 结构与收容孔312相同。该二结合部323为二片体,其由该端的第二连接杆32中部去除一 方形的材料形成且每一结合部323中部开设有一结合孔3231。每一万向节33包括一球头 332、自球头332顶端竖直延伸的一圆柱状连接杆334及自连接杆334顶端竖直延伸的一枢 接部336。该枢接部336由一直径与连接杆334相同的圆柱体相对两侧沿竖直方向切除部 分材料形成,且顶端设置有一通孔338。该连接杆334的直径小于或等于二结合部323之间 的距离。该连接部30组装时,第一连接杆31未开设收容孔312的一端穿设于基座11中, 一万向节33的球头332收容于第一连接杆31的收容孔312中且其不可相对于收容孔312 转动。该万向节33的枢接部336夹设于一第二连接杆32下端的结合部323中。一螺栓35 穿过结合部323的结合孔3231及万向节33的枢接部336的通孔338,从而将连接第一、第 二连接杆31、32。该第二连接杆32可以螺栓35为轴转动,从而使第二连接杆32沿第一连 接杆31的高度方向、朝向第一连接杆31折叠。因二结合部323间隔设置,其防止了第二连 接杆32朝向第一连接杆31转动过程中,万向节33的连接杆334与第二连接杆32干涉。另一万向节33的球头332收容于与第一连接杆31相连的第二连接杆32顶部的 收容孔322中且其枢接部336夹设于另一第二连接杆32下端的二结合部323中。一螺栓 35穿过另一第二连接杆32结合部323上的结合孔3231及另一万向节33的枢接部336的 通孔338,从而将二第二连接杆32相连接。位于最上端的第二连接杆32沿第一连接杆31 的高度方向、朝向位于其下方的第二连接杆32折叠。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一、第二连接杆31、32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其数量可以根据 需要而选定,其形状不限于圆柱形,其可为需要的各种形状,只要其上开设有与万向节33 配合的收容孔312/322及结合部323即可。该支撑部50包括一承载部51、枢接于承载部51 —侧的二延伸部53及枢接于承载 部51相对两端的二阻挡部55。请同时参阅图5,该承载部51为一内空的长方体,其一侧中部具有一开口 511,从 而使其形成一盒体。该承载部51包括一纵长的顶板512、与顶板512平行且相对设置的一 底板513及垂直连接顶板512及底板513—侧的一侧板514。该开口 511开设于与侧板514 相对一侧的中部。一长方体的支撑柱515夹设于顶板512及底板513之间,且其相对两端 分别抵顶顶板512及底板513的中部,如此,使承载部51具有二相邻的收容空间516。每一 收容空间516收容一对应的延伸部53。该顶板512内侧相对两端分别向下凸设有一凸柱 5121。该底板513内侧、与顶板512的凸柱5121对应处向上向上凸设有另外二凸柱5131。 对应的凸柱5121、5131间隔设置,用于与相应的延伸部53枢接。该底板513下表面中部凸 设有一凸起5133,用于与连接部30配合。每一延伸部53枢接于承载部51的一端且可相对于承载部51转动并收容于承载 部51相应的一收容空间516中。每一延伸部53包括与承载部51枢接的一第一延伸臂531、与第一延伸臂531相连的一第二延伸臂532及与第二延伸臂532相连的一第三延伸臂533。 该第一延伸臂531大致为一内空的长方体,其一端具有一方形的开口 5312其相对另一端为 倒有圆角的封闭端。该第一延伸臂531的宽度自封闭端向开口端逐渐减小。一贯穿的枢接 孔5314开设于其封闭端的中部,用于收容相应的凸柱5121、5131。据有开口 5312 —端的外 侧凸设有一手柄,用于操作第一延伸臂531。在本实施例中,该手柄为一方形的凸部5316, 在其他实施例中,其也可以为具有其他形状或结构。该第二延伸臂532亦为一内空的长方体,其一端开有一方形的开口 5322。该第 二延伸臂532的宽度未开口的一端向开口端逐渐减小,且其长度略小于或等于第一延伸臂 531的长度。第二延伸臂532宽度较大的一端较第一延伸臂531开口端的宽度大而较第一 延伸臂531其他部分宽度小。第二延伸臂532宽度较大的一端过盈配合的收容于第一延伸 臂531的开口端,且可沿第一延伸臂531的长度方向朝向封闭端滑动,并完全收容于第一延 伸臂531内。第三延伸臂533为一长方体的板体,其具有一纵长的连接部5331、自连接部5331 一端底部延伸的、一纵长的延伸片5333及枢接于延伸片5333最外端的一纵长挡片5335。 该连接部5331的宽度自远离延伸片5333的一端向与延伸片5333连接的一端逐渐减小。该 挡片5335可朝向延伸片5333折叠,且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定架,用于固定电子装置,其包括一底座、位于底座上方的一支撑部及连接底座及支撑部的一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底座及支撑部可拆卸的连接且可沿其高度方向折叠,所述支撑部包括一承载电子装置的承载部、枢接于所述承载部上用于阻挡电子装置的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可朝向承载部折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架,用于固定电子装置,其包括一底座、位于底座上方的一支撑部及连接底 座及支撑部的一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底座及支撑部可拆卸的连接且可沿其 高度方向折叠,所述支撑部包括一承载电子装置的承载部、枢接于所述承载部上用于阻挡 电子装置的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可朝向承载部折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为一内空的且一侧开口的盒 体,其一端与所述连接部枢接,所述延伸部一端枢接于所述承载部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可相对于承载部转动直至其 收纳于承载部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包括与承载部枢接的一内空 第一延伸臂及与第一延伸臂连接的一第二延伸臂,所述第二延伸臂也沿第一延伸臂滑动而 完全收容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