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侧隙调整装置及采用该调整装置的工业机器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21386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齿轮侧隙调整装置,用于调整工业机器人的圆柱齿轮装置中的侧隙,该圆柱齿轮装置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第一齿轮沿其轴向位置固定,该第二齿轮沿其轴向可移动设置,该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沿轴向方向变位系数线性变化,且该第一齿轮变位系数较大端及较小端分别与第二齿轮的变位系数较小端及较大端对应啮合,该齿轮侧隙调整装置包括一个弹性件,该弹性件提供使第二齿轮轴向偏移以抵靠第一齿轮的弹力。上述调整装置可消除圆柱齿轮装置的侧隙。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调整装置的工业机器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轮侧隙调整装置及采用该调整装置的工业机器人,尤其涉及一 种调整圆柱齿轮侧隙的调整装置及采用该调整装置并采用齿轮机构进行传动的工业机器 人。
技术介绍
工业机器人通常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手腕单元,设置于其末端的手腕单元,如六 轴机器人的第六旋转轴可装设夹具、切削工具及探测器等以执行各种动作。每个手腕单元 通过驱动组件实现绕某一轴线的转动。每个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减速齿轮。机器人的手腕单元的运动精度、承载能力、运动的平稳性等均受减速齿轮啮合状 况的影响。若齿轮传动机构中存在较大的齿轮副侧隙,则在实际传动过程中,特别是在频繁 正反转运转的齿轮副之间极易产生冲击,其结果不仅会导致噪声和振动量增大,还会降低 齿轮传动的精度并缩短传动机构的寿命。对于圆柱齿轮机构,因其通常都是定心转动,当齿 轮加工或者安装中存在误差时会产生侧隙,运行中齿轮就不能在正确的位置转动,从而影 响传动的精度及齿轮装置寿命等。现有技术多是从提高齿轮的制造精度来达到减小侧隙的 目的,但这一做法不仅直接增加了齿轮的制造成本,而且不便于对侧隙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消除圆柱齿轮侧隙的调整装置及采用该调整装 置并采用齿轮机构进行传动的工业机器人。一种齿轮侧隙调整装置,用于调整工业机器人的圆柱齿轮装置中的侧隙,该圆柱 齿轮装置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该第一齿轮沿其轴向位置固定,该第二齿 轮沿其轴向可移动设置,该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沿轴向方向变位系数线性变化,且该第一 齿轮变位系数较大端及较小端分别与第二齿轮变位系数较小端及较大端对应啮合,该齿轮 侧隙调整装置包括一个弹性件,该弹性件提供使第二齿轮轴向偏移以抵靠第一齿轮的弹 力。又,一种工业机器人,其包括可绕第一轴线转动的第一手腕单元、可绕第二轴线转 动的第二手腕单元、用于驱动第一手腕单元的第一电机及第一传动链以及用于驱动第二手 腕单元的第二电机及第二传动链,该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正交,该第一传动链及第二传动 链至少其中之一包括圆柱齿轮装置,该圆柱齿轮装置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 轮。该工业机器人还包括用于调整该圆柱齿轮装置的侧隙的齿轮侧隙调整装置,该第一齿 轮沿其轴向位置固定,该第二齿轮沿其轴向可移动设置,该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沿轴向方 向变位系数线性变化,且该第一齿轮变位系数较大端及较小端分别与第二齿轮变位系数较 小端及较大端对应啮合,该齿轮侧隙调整装置包括一个弹性件,该弹性件提供使第二齿轮 轴向偏移以抵靠第一齿轮的弹力。上述工业机器人的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沿轴向方向的变位系数线性变化,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适配啮合,利用弹性件施加沿轴向弹力,可使第二齿轮沿轴向移动以与第 一齿轮相抵靠,从而消除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的侧隙,使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平稳啮 合,可提高工业机器人的传动的平稳性以及运动精度,还可延长圆柱齿轮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工业机器人的手腕单元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工业机器人的手腕单元沿II-II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手腕单元的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齿轮侧隙调整装置及采用该调整装置 的工业机器人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并以六轴工业机器人为例进行说明。图1及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工业机器人100的腕部单元的局部示意图。 工业机器人100为六轴工业机器人,其包括基座、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的支架、可转动地设 置于支架一端的大臂、可转动地设置于大臂的连接腕部,上述结构在附图中未示出。工业机 器人100还包括与连接腕部可转动连接的第四手腕单元11,可绕第五轴线A旋转且由第四 手腕单元11支撑的第五手腕单元12,可绕第六轴线B旋转且由第五手腕单元12支撑的第 六手腕单元13,用于驱动第五手腕单元12的第一电机(图未示)及第一传动链14,以及用 于驱动第六手腕单元13的第二电机(图未示)及第二传动链15。第五轴线A与第六轴线 B正交。第六手腕单元13前端可安装夹具、刀具或者探测仪器等执行装置进行工作。第四手腕单元11为大致呈叉形结构的壳体,其包括两个叉分支112,113,以及连 接两个叉分支112,113的连接部114。连接部114设有一中空部1142,叉分支112,113分 别开设有齿轮安装孔1121,1131。中空部1142及齿轮安装孔1121,1131相互基本平行且均 沿垂直于第五轴线A的方向延伸。两个叉分支112,113还分别开设沿第五轴线A方向延伸 且同轴设置的两个第五轴安装孔1123,1133。第五手腕单元12大致呈柱体,设置于两个分支112,113之间,其两端分别可转动 地设于两个第五轴安装孔1123,1133内。第五手腕单元12沿轴向的中部开设沿第六轴线 B方向延伸的第六轴安装孔121。第六手腕单元13可转动地设于第六轴安装孔121内,从 而第六手腕单元13可绕第六轴线B旋转,并可跟随第五手腕单元12绕第五轴线B旋转。第一传动链14用于将第一电机的动力传送至第五手腕单元12,以使第五手腕单 元12可绕第五轴线A旋转。第一传动连14包括第一传动轴141、圆柱齿轮装置142以及第 一圆锥齿轮装置143。第一电机及圆柱齿轮装置142分别设置于第一传动轴141的两端。圆柱齿轮装置 142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14 及第二齿轮142b。圆柱齿轮装置142的具体结构在下 面详述。第一圆锥齿轮装置143包括相互啮合的两个圆锥齿轮143a,143b。其中,第一齿 轮14 与第一传动轴141固定,第二齿轮142b与圆锥齿轮143a连动并可沿其轴向移动; 圆锥齿轮14 相对于第五手腕单元12固定设置,以带动第五手腕单元12绕第五轴线A旋 转。第一传动轴141沿轴向开设一贯穿孔1412。第二传动链15用于将第二电机的动力传送至第六手腕单元13,以使第六手腕单元13可绕第六轴线B旋转。第二传动链15包括第二传动轴151、圆柱齿轮装置152、第二 圆锥齿轮153以及第四圆锥齿轮154。第二传动轴151穿设于第一传动轴的贯穿孔1412,且其两端分别伸出该贯穿孔 1412外。第二电机及圆柱齿轮装置152分别安装于第二传动轴151的两端。第一电机及第 二电机分别设置于第四手腕单元11的轴向两侧。圆柱齿轮装置152与圆柱齿轮装置142相 似,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15 及第二齿轮152b。第一齿轮14 与第一齿轮15 沿 轴向偏置。第二圆锥齿轮装置153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圆锥齿轮153a,153b。第四圆锥齿 轮巧4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圆锥齿轮15 ,1Mb。其中,第一齿轮15 与第二传动轴151 固定,第二齿轮152b与圆锥齿轮153a连动并可沿其轴向移动;圆锥齿轮15 相对于圆锥 齿轮15 固定设置;圆锥齿轮154b相对于第六手腕单元13固定设置以带动第六手腕单元 13绕第六轴线B旋转。图3示出了用于调整工业机器人的齿轮侧隙调整装置20。采用齿轮侧隙调整装置 20对圆柱齿轮装置142,152的侧隙进行调整的方式相似,以下以调整圆柱齿轮装置142的 侧隙调整装置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圆柱齿轮装置142的第一齿轮14 及第二齿 轮轮142b均为直齿渐开线齿轮。第一齿轮14 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齿轮侧隙调整装置,用于调整工业机器人的圆柱齿轮装置中的侧隙,该圆柱齿轮装置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齿轮沿其轴向位置固定,该第二齿轮沿其轴向可移动设置,该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沿轴向方向变位系数线性变化,且该第一齿轮变位系数较大端及较小端分别与第二齿轮变位系数较小端及较大端对应啮合,该齿轮侧隙调整装置包括一个弹性件,该弹性件提供使第二齿轮轴向偏移以抵靠第一齿轮的弹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侧隙调整装置,用于调整工业机器人的圆柱齿轮装置中的侧隙,该圆柱齿 轮装置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齿轮沿其轴向位置固定, 该第二齿轮沿其轴向可移动设置,该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沿轴向方向变位系数线性变化, 且该第一齿轮变位系数较大端及较小端分别与第二齿轮变位系数较小端及较大端对应啮 合,该齿轮侧隙调整装置包括一个弹性件,该弹性件提供使第二齿轮轴向偏移以抵靠第一 齿轮的弹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侧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为直齿 渐开线齿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侧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齿轮的一端开设有沿 轴向的容置孔,该弹性件收容于该容置孔内并抵持第二齿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侧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为压缩弹簧。5.一种工业机器人,其包括可绕第一轴线转动的第一手腕单元、可绕第二轴线转动的 第二手腕单元、用于驱动第一手腕单元的第一电机及第一传动链以及用于驱动第二手腕单 元的第二电机及第二传动链,该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正交,该第一传动链及第二传动链至 少其中之一包括圆柱齿轮装置,该圆柱齿轮装置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该 其特征在于该工业机器人还包括用于调整该圆柱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波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