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双平壁带材及使用该带材的双平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18144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强度双平壁带材及使用该带材的双平壁管,该带材包括内层塑胶壁、外层塑胶壁、中间塑胶层、加强金属带和条状金属,中间塑胶层位于内层塑胶壁与外层塑胶壁之间、沿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将该内、外层塑胶壁连接为一体,加强金属带长度沿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宽度沿中间塑胶层宽度方向设置在中间塑胶层中或设置在中间塑胶层中及中间塑胶层延伸区域的内层塑胶壁和或外层塑胶壁中,条状金属沿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内层塑胶壁和或外层塑胶壁中;该双平壁管使用上述带材缠绕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双平壁管带材的管壁强度,满足用户对双平壁管带材管壁强度的要求,同时不会给管壁带来应力集中。(*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造缠绕管道的带材,还涉及使用该带材构成的管道,更具 体地说,涉及一种高强度双平壁带材及使用该带材的双平壁管
技术介绍
在地下管网工程中,塑料缠绕结构壁管材已被广泛使用。由于采用纯塑料制造的 管道环刚度较低,难以达到交通要道承重荷载所需的高环刚度要求,因此需要加大管壁厚 度,使得制造管道的材料用量大大增加,成本增高。为了实现提高管道环刚度并降低管道生产成本的目的,出现了采用双平壁塑钢加 强结构的缠绕管。如图1所示,专利号为200820089887. 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聚乙烯 钢带增强中空缠绕结构壁管材”,通过在内层管壁1与外层管壁之间设置直立钢带3 (管壁 与带塑料覆盖层的钢带之间形成空腔幻,加强管壁,得到环刚度较高的管材,满足了一般情 况下地下管道承载重荷所要求的环刚度要求。但是,现有的双平壁塑钢缠绕管的连接结构存在如下缺陷对于一些对内外管壁 要求较高的双平壁塑钢缠绕管,采用现有管壁结构的双平壁塑钢缠绕管,管道的内外管壁 强度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双平壁管带材,克服现 有技术中双平壁塑钢缠绕管环内外管壁强度不能满足要求的缺陷,提高双平壁塑钢缠绕管 的内外管壁强度。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双平壁管,克服现有技术中双 平壁塑钢缠绕管环内外管壁强度不能满足要求的缺陷,提高双平壁塑钢缠绕管的内外管壁 强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高强度双平壁管 带材,包括内层塑胶壁、外层塑胶壁、中间塑胶层和加强金属带,所述中间塑胶层位于所述 内层塑胶壁与外层塑胶壁之间、沿所述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将该内、外层塑 胶壁连接为一体,所述加强金属带长度沿所述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宽度沿所述中间塑 胶层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中间塑胶层中或设置在所述中间塑胶层中及所述中间塑胶层延 伸区域的所述内层塑胶壁和或外层塑胶壁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条状金属,所述条状金属 沿所述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内层塑胶壁和或外层塑胶壁中。在本技术的高强度双平壁管带材中,所述条状金属为圆柱形金属条。在本技术的高强度双平壁管带材中,所述条状金属为钢丝绳。在本技术的高强度双平壁管带材中,设置在所述内层塑胶壁中的条状金属位 置与设置在所述外层塑胶壁中的条状金属位置沿所述内层塑胶壁和外层塑胶壁的中线对 称。在本技术的高强度双平壁管带材中,所述中间塑胶层与所述内层塑胶壁、所 述外层塑胶壁的连接处包括过渡圆角。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之二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双平壁管,由高 强度双平壁管带材螺旋缠绕制成,所述高强度双平壁管带材包括内层塑胶壁、外层塑胶壁、 中间塑胶层和加强金属带,所述中间塑胶层位于所述内层塑胶壁与外层塑胶壁之间、沿所 述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将该内、外层塑胶壁连接为一体,所述加强金属带长 度沿所述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宽度沿所述中间塑胶层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中间塑胶层 中或设置在所述中间塑胶层中及所述中间塑胶层延伸区域的所述内层塑胶壁和或外层塑 胶壁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条状金属,所述条状金属沿所述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间隔设 置在所述内层塑胶壁和或外层塑胶壁中。在本技术的双平壁管中,所述条状金属为圆柱形金属条。在本技术的双平壁管中,所述条状金属为钢丝绳。在本技术的双平壁管中,设置在所述内层塑胶壁中的条状金属位置与设置在 所述外层塑胶壁中的条状金属位置沿所述内层塑胶壁和外层塑胶壁的中线对称。在本技术的双平壁管中,所述中间塑胶层与所述内层塑胶壁、所述外层塑胶 壁的连接处包括过渡圆角。实施本技术的高强度双平壁带材及使用该带材的双平壁管,与现有技术比 较,其有益效果是1.在中间塑胶层中设置金属带的同时,通过在内层塑胶壁中或外层塑胶壁中或同 时在内层塑胶壁中和外层塑胶壁中设置条状金属,提高双平壁管带材的管壁强度,满足用 户对双平壁管带材管壁强度的要求;2.在内、外层塑胶壁中设置条状金属的管壁加强结构在加强管壁强度时,不会给 管壁带来应力集中。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双平壁塑钢缠绕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高强度双平壁管带材一种实施例的端面立体图。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高强度双平壁管带材100包括内层塑胶壁10、外 层塑胶壁20、中间塑胶层30、加强金属带40和条状金属50。中间塑胶层30位于内层塑胶壁10与外层塑胶壁20之间并沿双平壁管带材100 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将内层塑胶壁10和外层塑胶壁20连接为一体。加强金属带40长度沿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宽度沿中间塑胶层宽度方向设置 在中间塑胶层30中及中间塑胶层延伸区域的内层塑胶壁10和外层塑胶壁20中。在其他 实施例中,加强金属带40的宽度沿中间塑胶层宽度方向设置在中间塑胶层30中,或加强金 属带40的宽度沿中间塑胶层宽度方向设置在中间塑胶层30中并延伸至内层塑胶壁10中或外层塑胶壁20中,均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条状金属50沿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内层塑胶壁10和外层塑胶壁20 中。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需要,沿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仅在内层塑胶壁10中或外层塑 胶壁20中间隔设置条状金属50,能够实现加强内层塑胶壁10或外层塑胶壁20的目的。上述加强金属带40可以采用钢带或其他金属带。条状金属50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圆柱形金属条、钢丝绳等。在本实施例中,在内层塑胶壁10中的条状金属50的设置位置与设置在外层塑胶 壁20中的条状金属50的位置按照沿内层塑胶壁10与外层塑胶壁20的中线对称进行设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在内层塑胶壁10与外层塑胶壁20中设置条状金属50时,两管壁内的 条状金属50可以分别按照内层塑胶壁和外层塑胶壁的需要进行设置。为了降低中间塑胶层30与内层塑胶壁10、外层塑胶壁20的连接处的应力集中,设 置过渡圆角31连接中间塑胶层30与内层塑胶壁10、外层塑胶壁20的连接处。本技术的高强度双平壁管带材100宽度两侧结构可根据搭接需要确定。本技术的双平壁管使用上述高强度双平壁管带材100螺旋缠绕制成,其结构 不再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双平壁管带材,包括内层塑胶壁、外层塑胶壁、中间塑胶层和加强金属带,所述中间塑胶层位于所述内层塑胶壁与外层塑胶壁之间、沿所述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将该内、外层塑胶壁连接为一体,所述加强金属带长度沿所述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宽度沿所述中间塑胶层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中间塑胶层中或设置在所述中间塑胶层中及所述中间塑胶层延伸区域的所述内层塑胶壁和或外层塑胶壁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条状金属,所述条状金属沿所述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内层塑胶壁和或外层塑胶壁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双平壁管带材,包括内层塑胶壁、外层塑胶壁、中间塑胶层和加强金属 带,所述中间塑胶层位于所述内层塑胶壁与外层塑胶壁之间、沿所述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 向间隔设置并将该内、外层塑胶壁连接为一体,所述加强金属带长度沿所述双平壁管带材 长度方向、宽度沿所述中间塑胶层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中间塑胶层中或设置在所述中间塑 胶层中及所述中间塑胶层延伸区域的所述内层塑胶壁和或外层塑胶壁中,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条状金属,所述条状金属沿所述双平壁管带材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内层塑胶壁和 或外层塑胶壁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双平壁管带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金属为圆柱形金iM ^^ 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双平壁管带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金属为钢丝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双平壁管带材,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内层塑胶壁中 的条状金属位置与设置在所述外层塑胶壁中的条状金属位置沿所述内层塑胶壁和外层塑 胶壁的中线对称。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高强度双平壁管带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塑胶层与 所述内层塑胶壁、所述外层塑胶壁的连接处包括过渡圆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能欢李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华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