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集装箱平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13351 阅读:3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集装箱平车,包括车钩缓冲装置、半挂车支撑座、车体、转向架、制动装置和集装箱固定锁闭机构,其中,车体包括大底架和牵枕装置;大底架横截面和纵截面结构为全钢焊接凹形结构,凹形结构上口形成大底架井口形结构;大底架包括侧墙、凹底;大底架在中间和两端对称地设有底架支撑座,支撑座连接侧墙和凹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凹底井式最大限度的利用线路限界,将车底承载面设计到允许的最低值;整车底部与牵引装置及上侧梁形成凹底结构;集装箱固定锁闭机构及相应观察孔能方便、安全地运载双层多规格集装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平车自重轻、载重大并能同时满足多规格集装箱运输方式,大大提高铁路运输在多式联运的能力。(*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铁路运输设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铁路货运平车,特别涉及一种装运双层集装箱或公路半挂车的铁路货运平车。
技术介绍
我国铁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货物运输方面除致力于提速重载外,将向运送高附 加值的集装箱运输方向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铁路集装箱运量已经占铁路总货运量的1/4 以上,而目前我国铁路集装箱运约占铁路货运发送量的2. 3%。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铁路运输正逐渐与国际接轨。铁标5t、10t集装箱将逐步淘汰,而国际 标准的20ft、40ft集装箱会越来越多,集装箱运量也越来越大。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包含两层含义即一为平车载运集装箱运输(Container on Flatcar)简称COFC ;另一为平车载运公路挂车的驮背运输(Trailers on Flatcar)简称 TOFC0目前我国铁路在COFC运输领域的取得长足的进步,各型集装箱专用车辆基本满足集 装箱运输业的发展要求,但在TOFC运输方面尚处于萌芽阶段。提高铁路货车综合运营能力,是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需要。运输装备水平快速 提高是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针对铁路现状,研发一种自重轻、载重大并能 同时满足COFC和TOFC运输方式的集装箱运输专用车,将大大提高铁路运输在多式联运中 的地位和竞争力。现有铁路集装箱车通常是平板结构,只能运载单层集装箱;有些能运载两层集装 箱,却不能运载公路半挂车,适合COFC和TOFC运输方式的双层集装箱车还未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集装箱平车,它自重轻、载重大并能同时满足COFC和 TOFC运输方式,大大提高铁路运输在多式联运的能力。本技术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层集装箱平车。通过以下技术方案 实现。本技术双层集装箱平车,包括车钩缓冲装置、半挂车支撑座、车体、转向架、制 动装置和集装箱固定锁闭机构,其中,车体包括大底架和牵枕装置;所述大底架横截面和纵 截面结构为全钢焊接凹形结构,凹形结构上口形成大底架井口形结构。本技术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层集装箱平车凹形和井口形结构, 以下称凹底井式结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双层集装箱平车大底架包括侧墙、凹底;大底架在中间和两端对称地 设有底架支撑座,支撑座连接侧墙和凹底。更进一步所述侧墙两端截面小于中部形成变截面形状,由上侧梁、侧墙板、变截面 槽形侧柱、立柱、L形下侧梁、导向座、变截面弯曲加强板构成,其中侧墙板为三段不等厚度 的板材拼接而成,上边缘与上侧梁组焊,下边缘与L形下侧梁组焊,变截面槽形侧柱、立柱组焊于侧墙板外表面;变截面弯曲加强板由不同厚度板材组成变截面弯曲形状,与侧墙板 变截面段组焊。在上侧梁上有均勻布置固定的导向座。更进一步所述凹底由底部横梁、纵向梁、地板、支撑横梁和连接板构成;支撑横梁 与连接板底面组焊,位于凹底中部和两端,连接板两端立面与侧墙板内表面组焊,并通过铆 接孔与L形下侧梁、底架支撑座铆接;底部横梁与变截面槽形侧柱对应,并组焊连接成U字 型横截面;纵向梁纵向排列,与底部横梁和支撑横梁焊接固定;地板位于底部横梁和纵向 梁之上,与连接板水平段对接焊。上述底部横梁与变截面槽形侧柱对应,并组焊连接成U字 型横截面;为承接公路半挂车重量,纵向梁纵向排列与汽车车轮相对应,并与底部横梁和支 撑横梁焊接固定。更进一步所述底架支撑座有集装箱旋锁观察操作孔。所述底架支撑座底部水平端与支撑横梁两端组焊,竖直端与立柱下端嵌入式连接 组焊,底架支撑座通过铆接孔与L形下侧梁和连接板进行铆接。底架支撑座通过铆焊组合 连接的方式,以最大程度消除/减少底架结构在装载货物所产生的局部变形和应力集中。 提高车辆的安全可靠性,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L形下侧梁与连接板在竖直方向上设有一定的间隙。该结构使货物的垂向作用力 不是直接传给L形下侧梁,而是通过连接板传递到底架支承座进而分散传递到车辆主要承 载部件——整个侧墙结构上。实现从结构设计上消除/减少底架结构在装载货物所产生的 局部变形和应力集中的功能。本技术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双层集装箱平车凹底井式结构上 固定双层集装箱锁闭机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所述集装箱固定锁闭机构是下层集装箱通过下层集装箱锁闭机构与 大底架固定,上层集装箱通过上下层集装箱锁闭机构与下层集装箱固定。进一步所述下层集装箱锁闭机构是可拆装全自动集装箱旋锁,凹底端部在40英 尺集装箱底角件相对应位置设置4套。凹底中部20英尺集装箱底角件相对应位置设置4 套,共8套。也可采用与凹底架固定焊为一体的固定式集装箱锁。进一步所述上下层集装箱锁闭机构是全自动集装箱旋锁,包括上锁头、锁座、下锁 头和可分离开锁杆构成。本技术牵枕装置主要由枕梁、牵引梁、端梁、大横梁、端部地板等组成;枕梁为 双腹板箱形截面结构;牵引梁为箱形截面放射形组焊梁,由整体式冲击座、磨耗板、分体式 心盘、整体式心盘座等组成。本技术设置半挂车支撑座,半挂车的牵引座落在支撑座承台面上并使牵引销 落在支撑座销孔内,使支撑座起到支承和定位的作用,支撑座承台面与底座采用销连接,支 撑座承台面有一定的转动角度;支撑座纵向可移动定位,以适应牵引不同车长的各型半挂 车。本技术车钩缓冲装置采用E级钢17型联锁式车钩、17型锻造钩尾框,MT_2型 缓冲器,能更好的适应重载列车牵引的要求。车钩提杆上设有复位弹簧,防止运行中由于震 动造成意外开钩。转向架采用副构架转向架。制动装置采用转向架集成式制动装置、可选 择加装ECP制动系统,车辆一端布置有手制动装置,手制动装置采用NSW型手制动机。本技术的有益性本技术凹底井式最大限度的利用线路限界,将车底承 载面设计到允许的最低值;整车底部与牵引装置及上侧梁形成凹底结构;而凹底是上侧梁 通过侧墙组成来承载,上侧梁又通过牵引装置上的大横梁承载于转向架之上,主要承力部 件大横梁与上侧梁形成井式承载结构。在侧墙侧梁上的导向座,方便集装箱吊运到位,导向座斜坡式结构增加了集装箱 的落箱宽度,便于操作者的视角定位,提高落箱效率。集装箱旋锁观察操作孔可以检查集装箱锁定状态以保证运输安全下层集装箱锁闭机构都方便拆装,当运装20ft型集装箱时,八套锁闭装置全部使 用;当装运40ft型集装箱时,将中部4套锁闭装置的旋锁取出存于储藏箱内。自动旋锁的 工作状态及紧急释放操作,通过集装箱旋锁观察操作孔实现。下层集装箱锁闭机构适应多 种需要的集装箱运载状态,安全且适应性高。上下层集装箱锁闭机构是有上下锁头组成,配 有飞体式开锁杆。锁紧后,开锁杆与锁分离,防止火车途中停车或人为误开锁而导致安全问 题发生;锁闭机构能实现上下锁头分别锁紧,防止在装载上层集装箱时将锁闭机构撞脱,杜 绝由此引起的安全事故。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运载双层集装箱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车体纵向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大底架纵向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大底架纵向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凹底横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凹底横向截面运载集装箱状态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凹底侧墙立柱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凹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双层集装箱平车,包括车钩缓冲装置(1)、半挂车支撑座(2)、车体(3)、转向架(5)、制动装置(6)和集装箱固定锁闭机构(4、7),其中,车体(3)包括大底架(8)和牵枕装置(9),其特征是所述大底架(8)横截面和纵截面结构为全焊接凹形结构,凹形结构上口形成大底架(8)井口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集装箱平车,其特征是所述大底架(8)包括侧墙 (8.1)、凹底(8.2);大底架(8)中间和两端对称地设有底架支撑座(8. 3),底架支撑座 (8. 3)连接侧墙(8. 1)和凹底(8. 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集装箱平车,其特征是所述侧墙(8.1)两端截面小于 中部形成变截面形状,由上侧梁(8. 1. 1)、侧墙板(8. 1. 2)、变截面槽形侧柱(8. 1. 3)、立柱 (8. 1.4)、L形下侧梁(8. 1.5)、导向座(8. 1.6)、变截面弯曲加强板(8.1.7)构成,其中侧墙 板(8. 1. 2)为三段不等厚度的板材拼接而成,上边缘与上侧梁(8. 1. 1)组焊,下边缘与L形 下侧梁(8. 1. 5)组焊,变截面槽形侧柱(8. 1. 3)、立柱(8. 1. 4)组焊于侧墙板(8. 1. 2)外表 面;变截面弯曲加强板(8. 1.7)由不同厚度板材组成变截面弯曲形状,与侧墙板变截面段 组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集装箱平车,其特征是在上侧梁(8.1. 1)上有均勻布 置固定的导向座(8. 1.6)。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集装箱平车,其特征是所述凹底(8.2)由底部横梁 (8. 2. 1)、纵向梁(8. 2. 2)、地板(8. 2. 3)、支撑横梁(8. 2. 4)和连接板(8. 2. 5)构成;支撑 横梁(8.2.4)与连接板(8.2.5)底面组焊,位于凹底(8.2)中部和两端,连接板(8.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青松林结良杨春雷潘树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