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及其固定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11598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子装置及其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应用于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上盖及底座,上盖连接底座并可相对于底座旋转以彼此叠合。固定结构包括固定组件及对应组件,固定组件设置于底座,包括固定柱及磁性体,磁性体与固定柱结合,固定柱可沿着垂直底座表面的方向移动;对应组件的设置位置对应于固定组件,包括对应磁性体,与磁性体具有不同极性;以及盖体,可沿着垂直于上盖表面的方向移动;当上盖与底座未叠合时,固定柱内缩于底座中,且盖体抵住上盖;当上盖与底座叠合时,磁性体受到对应磁性体的磁力作用,使得固定柱突出底座表面并推抵盖体向内移动以伸入上盖,以固定上盖防止发生偏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锁定电子装置上盖以防止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其固定结构,特别是一种应用于锁定电子装置的上盖部分以防止偏移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市面上除了仍为市场主流的笔记本型计算机以外,随着便携式计算机所具备的使用功能日益增多,亦发展出支持触控操作功能的平板计算机。藉由旋转并定位显示屏幕所在的上盖,即可将平板计算机转换为一般笔记本型计算机模式或平板触控模式来使用。当要使用平板计算机的平板触控模式时,大多藉由翻转上盖以将显示屏幕朝向计算机外侧,并将其平放与计算机底座主机部相叠合,以利于触控操作。由于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不慎移动上盖部分而产生错动问题,因此大部分平板计算机会在上盖及底座对应处,加设以橡胶或树胶所制成的定位凸块及凹槽,藉由相互搭配卡合以达到定位效果。然而像这类定位凸块结构往往必须设置在上盖或底座外围,其突出的设计会破坏计算机整体外观的美感;且当使用者在笔记本型计算机模式下使用键盘或触控板操作输入时,手部或多或少会碰触到这类定位凸块结构,而影响使用上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锁定电子装置的上盖部分以防止偏移的固定结构。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固定结构应用于一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上盖及一底座,该上盖连接该底座并可相对于该底座旋转以彼此叠合。该固定结构包括一固定组件及一对应组件,该固定组件设置于该底座,该固定组件包括一固定柱及一磁性体,该磁性体与该固定柱结合,该固定柱可沿着实质上垂直该底座表面的方向移动。该对应组件设置于该上盖,且该对应组件的设置位置对应于该固定组件,该对应组件包括一对应磁性体及一盖体;该对应磁性体与该磁性体具有不同极性;该盖体可沿着实质上垂直该上盖表面的方向移动。当该上盖与该底座未叠合时,该固定柱内缩于该底座中,且该盖体抵住该上盖;当该上盖与该底座叠合时,该磁性体受到该对应磁性体的磁力作用,使得该固定柱突出该底座表面并推抵该盖体向内移动以伸入该上盖,用以固定该上盖防止发生偏移。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底座、一上盖以及如前所述的至少一固定结构,该上盖用以盖合于该底座上表面,该上盖连接该底座且可相对于该底座旋转以彼此叠合。固定结构可视需求设置一至数组,且各组固定结构可包括一固定组件及至少一对应组件,以使同一固定组件可针对不同的对应组件,提供上盖在不同的叠合状态下均可达到固定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锁定电子装置的上盖部分以防止偏移,且不会影响电子装置整体外观的美感和使用上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结构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结构在电子装置的上盖及底座叠合前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结构在电子装置的上盖及底座叠合后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固定结构1             弹性件23固定组件10            框体24固定柱11              定位孔241柱体部111             注入孔242挡止部112             电子装置300容置槽113             底座310磁性体12              开孔311弹性件13              热熔点312框体14                上盖320定位孔141             开孔321对应组件20            热熔点322盖体21                显示屏幕330对应磁性体22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让审查员能更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出较佳实施例说明如下。本专利技术的固定结构应用于一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一可选择设有显示屏幕的上盖及一底座,上盖连接底座并可相对于底座旋转以彼此叠合,或该上盖用以盖合于电子装置的底座上表面,以提供保护底座表面的功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可为一平板计算机,藉由旋转其上盖至定位可切换计算机进入一笔记本型计算机模式或一触控操作模式,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请先参考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结构1的结构分解图。如图1所示,固定结构1包括一固定组件10及一对应组件20,固定组件10设置于电子装置的底座310,且对应组件20设置于电子装置的上盖320,其中对应组件20的设置位置对应于固定组件10的设置位置。固定组件10包括一固定柱11、一磁性体12、一弹性件13以及一框体14。固定柱11可沿着实质上垂直底座310表面的方向移动。固定柱11包括一柱体部111、一挡止部112以及一容置槽113,柱体部111可穿过底座310的一开孔311,且开孔311的截面积介于柱体部111的截面积与挡止部112的截面积之间,使得固定柱11在移动时可藉由挡止部112发挥限制移动的功能。容置槽113可供容置磁性体12,且藉由胶合等方式使磁性体12与固定柱11相结合。弹性件13的两端分别抵住固定柱11及底座310,藉由弹性件13受压缩后的弹性-->回复力以提供固定柱11在移动后的复位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3抵住固定柱11的挡止部112,使得柱体部111可顺利穿过开孔311。框体14用以供容置固定柱11、磁性体12以及弹性件13,且框体14与底座310相结合。在本实施例中,框体14包括定位孔141,可配合底座310内侧的热熔点312的设置,利用热熔固定方式使框体14与底座310相结合,但二者的结合方式并不以此为限。对应组件20的设置位置对应于固定组件10,对应组件20包括一盖体21、一对应磁性体22、一弹性件23以及一框体24。盖体21可沿着实质上垂直于上盖320表面的方向移动。盖体21包括一盖合部211、一挡止部212以及一容置槽213,盖合部211可穿过上盖320的一开孔321,且开孔321的截面积介于盖合部211的截面积与挡止部212的截面积之间,使得盖体21在移动时可藉由挡止部212发挥限制移动的功能,防止盖体21从上盖320脱落。对应磁性体22与磁性体12具有不同极性,使得对应磁性体22接近磁性体12时会产生异性相吸的磁力。弹性件23的两端分别抵住盖体21及对应磁性体22,因此盖体21可朝对应磁性体22的方向受力移动,并藉由弹性件23的弹性回复力以提供盖体21在移动后的复位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3的一端可置入容置槽213以抵住盖体21,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框体24用以供容置盖体21、对应磁性体22以及弹性件23,且框体24与上盖320相结合。在本实施例中,框体24包括定位孔241,可配合上盖320内侧的热熔点322的设置,利用热熔固定方式使框体24与上盖320相结合,但二者的结合方式并不以此为限。此外框体还包括一注入孔242,藉由注入孔242可灌入黏性材料,以利用胶合方式将对应磁性体22固定于框体24,使对应磁性体22不易受磁性体12的磁力吸引而移动脱落。以下请一并参考图2及图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结构1在电子装置的上盖320及底座310叠合前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结构1在电子装置的上盖320及底座310叠合后的剖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当电子装置的上盖320及底座310未叠合时(例如电子装置正处于笔记本型计算机模式下,即显示屏幕所在的上盖320与底座310呈一大角度展开状态等),本专利技术的固定结构1的固定组件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定结构,应用于一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上盖及一底座,该上盖连接该底座并可相对于该底座旋转以彼此叠合,该固定结构包括:一固定组件,设置于该底座,该固定组件包括一固定柱及一磁性体,该磁性体与该固定柱结合,该固定柱可沿着实质上垂直该底座表面的方向移动;以及一对应组件,设置于该上盖,且该对应组件的设置位置对应于该固定组件,该对应组件包括:一对应磁性体,与该磁性体具有不同极性;以及一盖体,可沿着实质上垂直于该上盖表面的方向移动;当该上盖与该底座未叠合时,该固定柱内缩于该底座中,且该盖体抵住该上盖;当该上盖与该底座叠合时,该磁性体受到该对应磁性体的磁力作用,使得该固定柱突出该底座表面并推抵该盖体向内移动以伸入该上盖,用以固定该上盖防止发生偏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结构,应用于一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上盖及一底座,该上盖连接该底座并可相对于该底座旋转以彼此叠合,该固定结构包括:一固定组件,设置于该底座,该固定组件包括一固定柱及一磁性体,该磁性体与该固定柱结合,该固定柱可沿着实质上垂直该底座表面的方向移动;以及一对应组件,设置于该上盖,且该对应组件的设置位置对应于该固定组件,该对应组件包括:一对应磁性体,与该磁性体具有不同极性;以及一盖体,可沿着实质上垂直于该上盖表面的方向移动;当该上盖与该底座未叠合时,该固定柱内缩于该底座中,且该盖体抵住该上盖;当该上盖与该底座叠合时,该磁性体受到该对应磁性体的磁力作用,使得该固定柱突出该底座表面并推抵该盖体向内移动以伸入该上盖,用以固定该上盖防止发生偏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结构,其中该固定组件还包括一弹性件,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住该固定柱及该底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结构,其中该固定组件还包括一框体,用以供容置该固定柱及该弹性件,且该框体与该底座相结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结构,其中该固定柱包括一柱体部及一挡止部,该柱体部可穿过该底座的一开孔,且该开孔的截面积介于该柱体部的截面积与该挡止部的截面积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结构,其中该对应组件还包括一弹性件,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住该盖体及该对应磁性体。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结构,其中该对应组件还包括一框体,用以供容置该盖体、该弹性件以及该对应磁性体,且该框体与该上盖相结合。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结构,其中该框体包括一注入孔,藉由该注入孔以胶合方式将该对应磁性体固定于该框体。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结构,其中该盖体包括一盖合部及一挡止部,该盖合部可穿过该上盖的一开孔,且该开孔的截面积介于该盖合部的截面积与该挡止部的截面积之间。9.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底座;一上盖,用以盖合于该底座上表面,该上盖连接该底座并可相对于该底座旋转以彼此叠合;以及至少一固定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立骅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