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奶牛出生性比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21157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奶牛繁殖控制技术中单性定向繁殖方法。该法是在母牛人工授精之前以特定的电源照射母牛,增加一个人工光照阶段。光照后的牛在常规人工授精时,还可再用荧光灯照射母牛眼部一次。经光照处理过的母牛群生母率显著提高,平均为78.4%,变化范围为63.4%—90.3%。该法对精液及胚胎不加任何处理,成本低,设备简单,且能提高产奶量,促进育成牛早熟,具有产经高、安全有效1简便实用等特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奶牛场。(*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奶牛繁殖控制技术中单性定向繁殖方法。在现有技术中,控制奶牛出生性比、使之多产母犊已有诸多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精子和卵子受精之前分离精子的方法;另一类是精子和卵子受精之后鉴定胚胎性别的方法。第一类方法包括直接分离和间接分离精子的方法。直接分离包括沉降法、离心法、层析法、电泳法、光照法、电磁法、细胞分流法和流式细胞光度法等;或在精液中加入某种不利于雄性精子存活的生物化学物质,如维生素C、抗H-Y抗体或酸性物质等。间接分离是对母牛生殖道或血液进行化学处理,改变母牛生殖道或体液内环境,以控制雄性精子的活力或存活力,以利于雌性精子受精。第二类方法是在受精之后,对早期胚胎鉴定性别,选择期望性别的胚胎移植给受体母牛。鉴定胚胎性别的方法包括胚胎细胞核型分析、胚胎细胞表面H-Y抗原一抗体反应、雄性特异性DNA分子试剂检测和DNA多聚酶反应等。应用上述方法都涉及对精子或胚胎直接或间接处理,技术复杂,且往往影响到精子或胚胎的存活力或活力,最终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母牛的繁殖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增加人工光照而使母牛群多产母犊。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不对精子和胚胎施加任何处理的前提下,在母牛人工授精之前,利用特定的电光源高压汞气灯以一定的光照强度和光照制度照射母牛,增加一个人工光照阶段,以刺激母牛视觉器官,视神经感受光刺激,传导到视中枢进而传导到松果体和下丘脑,使分泌释放因子,释放因子经下丘脑一垂体门脉循环,直接调节腺垂体活动,引起内分泌的一系列变化,造成有利于雌性精子受精的生理效应。根据这一原理所设计的方法是,在牛头舍内牛前上方,安装功率为250-450W的高压汞气灯,灯距母牛进食时双目水平线的高度依照度计测得的光照强度来决定,每头母牛双目位置的光照强度为30-90勒克斯。每天于早晨和晚上进食期间,以高压汞气灯对母牛各进行一次照射,每次照射0.5-3小时,每日照射总时数为1-6小时,冬季昼短,照射时间要长,夏季昼长,照射时间要短。从人工光照开始之日到人工授精并准胎之日为光照阶段,人工光照阶段的天数为37-165天。光照阶段应处于产后到下一次妊娠之前,以保证最后妊娠的那次人工授精日之前,母牛体内内分泌变化达到了充分的程度。母牛发情时,进行常规人工授精。经高压汞气灯照射一个光照阶段后的母牛群,产母犊的比率为76%。经高压汞气灯照射一个光照阶段后的母牛,在人工授精时,可以再用40W的红光荧光灯或40W的绿光荧光灯照射母牛眼部一次,效果最佳。荧光灯距母牛眼部的水平距离,也依照度计测得的母牛双目位置的光照强度来决定,光照强度范围为1000-2000勒克斯,照射时间为30-90分钟,然后进行常规人工授精。用这种方法处理过的母牛群,产母犊的比率为83.3%。单用高压汞气灯照射和用高压汞气灯照射后再用色光荧光灯照射的两群母牛,平均产母犊的比率为78.4%,最高产母犊的比率为88.9%,其95%置信区间为63.4-90.3%。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如下1、用本专利技术处理过的母牛群,出生母犊的比率,不论与正常性比1∶1相比、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还是与试验前同期水平相比,都极显著地增产了母犊(P<0.005),增加的幅度分别为28.4%、32.1%和33.8%。2、本专利技术对受精前精子和受精后的早期胚胎不施加任何处理,省去了复杂的技术操作,避免了精子和胚胎的损伤。3、母牛遗传和繁殖机能不受影响,犊牛生长发育正常。4、本专利技术的成本低,所需设备简单,投入产出比为1∶48。5、增加人工光照阶段还可提高母牛泌乳量,并可促进育成牛早熟,提前进行配种。总之,本专利技术具有产母率高、安全有效、简便实用等特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奶牛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下实施例1选黑白花品种母牛19头,其中13头用250W的高压汞气灯照射。该灯安装在牛舍内牛头前上方,灯距母牛进食时双目水平线的高度依照度计测得的光照强度来决定,每头母牛双目位置的光照强度在30-70勒克斯之间。在早晨和晚上进食期间,对母牛各进行一次照射,早、晚两次照射时间相等。每头母牛的光照强度、每日照射总时数、光照持续天数(即人工光照阶段的天数)及产犊性别详见表1,结果该组13头母牛产母犊10头,产母率为76.9%。另外6头母牛用450W高压汞气灯照射,照射方法与用250W高压汞气灯相同,每头母牛的光照强度、每日照射总时数、光照持续天数及产犊性别详见表1。结果该组6头母牛产母犊5头,产母率占83.3%。这一群母牛共19头,产母犊15只,产母犊比率平均为78.9%。实施例2选11头黑白花品种的母牛,在用高压汞气灯照射一个光照阶段后(照射方法同上),在母牛人工授精时,再用40W的色光荧光灯照射母牛眼部一次。荧光灯照射是这样进行的如果人工授精在配种架内进行,则将荧光灯置于铁支架上,放于牛头正前方,使荧光灯灯管处于母牛双目正前方水平线上,灯管与牛头额面平行,灯管距额面距离由照度计测定的光照强度来决定。若人工授精不在配种架内进行而在牛槽边进食边输精,则将荧光灯置于母牛低头进食时眼部所在位置水平处正前方的支架上,安装好后即可开灯照射。该组每头母牛用高压汞气灯照射时的光源功率、光照强度、每日照射总时数、光照持续天数,及再用荧光灯照射的光色、光照强度、照射时间和产犊性别详见表2。结果用高压汞气灯照射后再用色光荧光灯照射过的11头母牛产母犊9头,产母犊比率平均为81.8%。权利要求1.一种乳用母牛繁殖控制技术中单性定向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母牛人工授精之前,以高压汞气灯为光源照射母牛,增加一个人工光照阶段。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压汞气灯安装在牛头前上方,功率为250-450W,母牛双目位置光照强度为30-90勒克斯。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早晨和晚上进食期间,以高压汞气灯对母牛各进行一次照射,每次照射0.5-3小时。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人工光照的天数为37-165天,该天数计数方法为从人工光照开始之日至人工授精并准胎时为止。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一个光照阶段后的母牛,在常规人工授精时,再用40W的红光荧光灯或40W的绿光荧光灯照射母牛眼部一次效果最佳,其光照强度为1000-2000勒克斯,光照时间为30-90分钟。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奶牛繁殖控制技术中单性定向繁殖方法。该法是在母牛人工授精之前以特定的电光源照射母牛,增加一个人工光照阶段。光照后的母牛在常规人工授精时,还可再用荧光灯照射母牛眼部一次。经光照处理过的母牛群生母率显著提高,平均为78.4%,变化范围为63.4%—90.3%。该法对精液及胚胎不加任何处理,成本低,设备简单,且能提高产奶量,促进育成牛早熟,具有产母率高、安全有效、简便实用等特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奶牛场。文档编号A61D19/00GK1068728SQ91108828公开日1993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1991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1991年9月14日专利技术者薄国鋆 申请人:河北省承德地区畜牧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乳用母牛繁殖控制技术中单性定向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母牛人工授精之前,以高压汞气灯为光源照射母牛,增加一个人工光照阶段。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国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承德地区畜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