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人工授精方法及所用稀释液技术

技术编号:521050 阅读:3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华鲟人工授精方法及所用稀释液。所述的方法,是采用稀释液A液和B液作授精介质,用二次湿法操作,第一次用A液淘洗卵子去除卵巢液,第二次用B液激活卵子和精子并使精子分散均匀授精;所述的稀释液,为A液和B液,A液由NaCl、KCl、CaCl↓[2].2H↓[2]O、MgCl.6H↓[2]O、NaHCO↓[3]、Na↓[2]CO↓[3]、NaOH、柠檬酸、青霉素、链霉素、蒸镏水配制而成,B液由A液以25倍体积的蒸镏水稀释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避免不利自然因素对人工授精的卵、精的损坏,提高卵、精激活率、受精率、降低致畸率、节省精液用量,从而使中华鲟人工授精对野生雄鲟捕捞数量的依赖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类人工授精技术。
技术介绍
中华鲟属江海洄游的大型鱼类。由于长江水利工程建设、水质污染的加剧以及捕捞强度增大等因素,中华鲟种群锐减,现已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提高中华鲟人工繁殖及人工增殖放流技术以帮助该种群的恢复,成为水产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进行中华鲟人工繁殖,需要中华鲟亲鱼,由于政府特许的捕捞减少,能获得的中华鲟亲鱼极少,而其中的雄性亲鱼更加稀少。因此,提高授精率,是人工繁殖摆脱资源条件制约的关键。目前,鱼类人工授精的方法共有三种干法、半干法、湿法。干法是发现雌鱼即将产卵时,一人用手按住雌鱼生殖孔,将鱼提出水面,擦去鱼体水份,另一人将卵挤入干盆中,用同样的方法立即向盆内挤入雄鱼精液,用手或羽毛轻轻搅拌,约1~2分钟,使精卵充分混合,然后,加入清水激活,再轻轻搅拌1~2分钟,静置约1分钟,倒去污液,人工授精即告完成。半干法的区别是,将挤出或用吸管吸出的精液用0.3~0.5%生理盐水稀释,然后倒在卵上,再搅拌。湿法的区别是将精、卵同时挤在盛有清水的盆中,不断搅匀授精。中华鲟的人工授精,始于70年代。多年来所采用的方法是分别将雌鱼的卵子和雄鱼的精子挤出,按每3~4万粒卵加约15毫升的精液,轻轻搅拌,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加水300~500毫升,再轻轻搅拌1~2分种,静置约1分钟,倒去污液。所加入的水为长江水或者井水、自来水等淡水,是激活精、卵的授精介质。用这种方法所获得的受精率一般为51.9%。这种人工授精方法的受精率之所以不高,其原因主要为 1.直接使用长江水或者其它淡水作中华鲟人工授精的授精介质,由于工业活动的加剧,有各种生产废液废渣排到水中和地下,使不同水源的成分各异且复杂,不同水质影响精卵激活率的因素差异较大,尤其是PH值不尽相宜,导致精子某些酶的活性被抑制,致使精子丧失授精能力。2.作为授精介质的淡水一旦受到污染(如重金属、有机磷等),对卵子、精子有毒害作用,使其丧失活力,直接影响受精率,而且增加胚胎的畸变。3.人工授精,挤卵带出许多卵巢液,而中华鲟的卵巢液十分粘稠,与卵子裹在一起,采用干法授精,当精液加入后,许多精子被卵巢液粘住,加淡水激活后,也不能快速运动穿透卵子受精孔,使一些卵子得不到授精。4.操作中,用作授精介质的淡水成分、渗透压、PH值不确定,其用量、各环节的时间控制不准确,存在随机随意性。现有的中华鲟人工授精方法,除了受精率低的问题外,还存在精液用量大的问题。这是因为,中华鲟卵粒大且量大,附带的卵巢液粘稠又粘住许多精液,为了让精、卵充分混合,所以,必须使用大量的精液。这使中华鲟人工受精的资源成本加大,使本来就宝贵的雄亲鱼显得更加紧缺。水生动物受精多以水为介质(淡水、海水),淡水的低渗透压能激活淡水鱼类精子快速运动,海水中的K+离子或不同盐度的海水能激活海水鱼类精子快速运动。而研究鱼类尤其是江海洄游鱼人工授精稀释液鲜有报导。大黄鱼稀释液由NaCl、KCl、NaHCO3、葡萄糖等组成,盐度为10‰时,大黄鱼精子不被激活,在盐度为20~30‰时,90%精子被激活(林丹军等,2002年);大银鱼在下列配制的稀释液中精子寿命最长NaCl 7.47g、KCl 0.29g、CaCl 20.22g以1升蒸馏水稀释(李勃等,1997)。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中华鲟人工授精提供一种方法,以提高受精率、降低致畸率、节省精液用量,从而减小对野生雄性亲鱼捕捞数量的依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为实施该方法提供一种稀释液,以保证该方法实现要达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分别取得和收集卵子、精子,按卵子数∶精液量=1万粒∶1.33ml分量卵、精;按卵子数∶A液∶B液=1万粒∶166.7毫升∶66.7毫升分量A液、B液;将A液倒入卵子中,用手单旋向轻搅20秒,迅速将手停在中央10秒,在30秒内将上层粘液倒掉,加入精液,轻搅20秒,加入B液,轻搅2分钟;所述的A液,是按在每1000毫升的蒸馏水中,以下列物质及其含量所配制的人工授精稀释液NaCl 6.78g、KCl 1.56g、CaCl2·2H2O 0.20g、MgCl·6H2O 0.22g、NaHCO30.30g、Na2CO30.14g、NaOH 0.18g、柠檬酸0.10g、青霉素80万单位、链霉素80万单位;所述的B液,是由A液以25倍体积蒸馏水稀释得到,操作在气温和所述稀释液的温度为15~26℃下进行。本专利技术,授精介质采用稀释液A液和B液,操作采用二次湿法。第一次是用A液淘洗卵子,湿法下,卵巢液分子间的结合力被稀释液破坏或减弱,从而降低其粘稠度,使卵巢液溶入稀释液随之排出;第二次是用B液激活卵子和精子,并将精子密度降低,让其均匀分散在卵子之中,实现授精。作为本专利技术授精介质的稀释液,是参考中华鲟血液成分而配制,NaCl、KCl、CaCl2·2H2O、MgCl·6H2O、NaHCO3、Na2CO3在溶液中,各离子之间协同作用,使之成为平衡液;通过蒸馏水稀释,分成A液和B液,柠檬酸和NaOH使溶液在用于不同环节时具备所需的PH值,各组分的含量使溶液在用于不同环节时具备所需要的渗透压,A液中渗透压为289mosmol/kg、PH值为7.4,卵子用A液淘洗时,其环境条件与卵巢液的相仿,A液经25倍稀释成B液后,渗透压为265mosmol/kg、PH值为7.1,正适宜卵子打开受精孔和精子快速运动,卵子、精子在稀释液中就象在中华鲟体内一样;青霉素和链霉素使稀释液具备抗菌功能。与中华鲟人工授精的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具的有优点是1.授精介质采用配制的稀释液,成分、渗透压、PH值稳定,避免污染,消除了不利自然因素对受精率的影响。2.采用A液和B液二次湿法操作,适合中华鲟特有的生理现象,分步解决了轻松快捷除去粘稠量大的卵巢液和高比率激活精、卵的问题。3.稀释液近似中华鲟体液,是一种等渗溶液,卵子在A液中能得到保护,保持原本的体征,B液能为精子补充能量,延长其存活时间,B液中恰当的渗透压和PH值能抑制精子的代谢进程,减少精子本身的营养消耗,增强精子抗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而且特别适宜卵子受精孔的打开和精子的快速运动。4.B液的使用还使精液量增加,使精子的密度降低,分布分散,提高其利用率。5.操作规范,效果稳定。上述特点的综合效果是使精、卵的激活率、受精率大为提高,畸变率降低,而精液的用量得到节省。这些均有利于减少对雄鲟的捕捞,利于中华鲟自然种群的保护。应用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分5次对中华鲟人工授精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中,本专利技术授精介质为稀释液A液和B液,操作采用二次湿法;现有技术授精介质为长江水,操作采用干法,同在气温23℃、水温20℃条件下进行。结果是现有技术5次的受精率分别是25.7%、45.1%、52.3%、62.4%、74%,平均受精率为51.9%,5次的致畸率分别是15.7%、23.1%、20.5%、21.2%、9.5%,平均致畸率为18.0%,精液用量3万粒卵时用精液量>10ml。本专利技术5次的受精率分别是65.2%、67.4%、71.3%、75.3%、98.3%,平均受精率为75.5%,5次的致畸率分别是2.3%、2.1%、0.8%、0.5%、0.3%,平均致畸率为1.2%,精液用量3万粒卵时用精液量为4ml。对比试验表明本专利技术平均受精率高于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中华鲟人工授精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取得和收集卵子、精子,按卵子数∶精液量=1万粒∶1.33ml分量卵、精;按卵子数∶A液∶B液=1万粒∶166.7毫升∶66.7毫升分量A液、B液;将A液倒入卵子中,用手单旋向轻搅20秒,迅速将手停在中央10秒,在30秒内将上层粘液倒掉,加入精液,轻搅20秒,加入B液,轻搅2分钟;所述的A液,是按每1000毫升的蒸馏水中,以下列物质及其含量所配制的人工授精稀释液:NaCl6.78g、KCl1.56g、CaCl↓[2].2H↓[ 2]O0.20g、MgCl.6H↓[2]O0.22g、NaHCO↓[3]0.30g、Na↓[2]CO↓[3]0.14g、NaOH0.18g、柠檬酸0.10g、青霉素80万单位、链霉素80万单位;所述的B液,是由A液以25倍体积蒸馏水 稀释得到,操作在气温和所述稀释液的温度为15~26℃下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鉴毅危起伟杨德国陈细华朱永久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