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金属复合输送管。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金属复合输送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由耐腐蚀材料制成,内管位于外管的内部,双金属复合输送管的一端或两端具有连接部,连接部由耐腐蚀材料制成,内管与连接部相焊接,连接部的第一端与外管通过螺纹相连接,至少一个连接部的第二端具有焊接坡口。由于连接部与外管通过螺纹相连接,因此避免了异金属焊接,保证了焊接强度。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另一根双金属复合输送管一端的连接部相焊接,是同金属焊接,也能满足管路之间的连接强度的要求。另外,连接部采用耐腐蚀材料,避免了连接部自身受到腐蚀,也保证了双金属复合输送管的安全性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油化工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金属复合输送管。
技术介绍
腐蚀性油气田开采出来的油气含有H2S、C02、C1_等腐蚀性介质,这些介质对输送管 材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往往带来一些灾难性后果,如人员 伤亡、停工停产和环境污染等。腐蚀给石油工业造成的事故经济损失很大。因此对使用的 管材提出了更高的耐蚀要求。选用性能优良的管材是防止腐蚀事故的主要措施,但一般价 格低廉的碳素或低合金钢管的耐蚀性较差,而耐蚀性好的不锈钢、镍基合金、钛及钛合金等 材料的价格高,为节约高价材料的用量,人们开始研究、制造和选用复合管材,包括双金属 复合输送管。现有的双金属复合输送管,大多数采用接头连接处焊接。已有技术方案是在外管 两端焊接接头,接头是耐腐蚀材料,外管为碳素钢或低合金钢,二者属于异种金属焊接,其 焊接性能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影响了油气输送管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连接强度大、安全性能高的双金属复合输送管。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双金属复合输送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由耐腐蚀材料 制成,内管位于外管的内部,双金属复合输送管的一端或两端具有连接部,连接部由耐腐蚀 材料制成,内管与连接部相焊接,连接部的第一端与外管通过螺纹相连接,至少一个连接部 的第二端具有焊接坡口。进一步地,连接部与内管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进一步地,外管由碳素钢或者低合金钢制成。进一步地,外管的两端的外壁上具有螺纹。进一步地,外管的两端分别具有管状的连接部。进一步地,焊接坡口位于连接部的第二端的外端面上。进一步地,连接部的第二端的内直径等于外管的内直径。进一步地,内管延伸跨越连接部与外管之间的接缝,并焊接于连接部的第二端的 内壁上。采用本技术的双金属复合输送管,内管由耐腐蚀材料制成,连接部由耐腐蚀 材料制成,内管与连接部相焊接,连接部的第一端与外管通过螺纹相连接,连接部的第二端 具有焊接坡口。由于连接部与外管通过螺纹相连接,因此避免了异金属焊接,保证了焊接 强度。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另一根双金属复合输送管一端的连接部相焊接,是同金属焊接,也 能满足管路之间的连接强度的要求。另外,连接部采用耐腐蚀材料,避免了连接部自身受到 腐蚀,也保证了双金属复合输送管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 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 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双金属复合输送管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双金属复合输送管的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双金属复合输送管,包括内管 10和外管20,内管10由耐腐蚀材料制成,内管10位于外管20的内部,双金属复合输送管 的一端或两端具有连接部30,连接部30由耐腐蚀材料制成,内管10与连接部30相焊接,连 接部30的第一端31与外管20通过螺纹相连接,至少一个连接部30的第二端32具有焊接 坡口 33。双金属复合输送管的内管10为薄壁平端管,将内管10放置在外管20内后,借助 外力使内管10扩大变形并紧贴外管20及连接部30的内壁。连接部30与外管20的连接 采用螺纹连接形式,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异金属焊接造成的焊接强度下降,保证了双金属复 合输送管的连接强度和连接性能;耐腐蚀材料制成的内管10,在输送的油气中有腐蚀性介 质存在时,能保证在内管10中的腐蚀介质不接触外管20,保护外管20不受腐蚀性介质腐 蚀,保证了双金属复合输送管使用的安全性。连接部30采用耐腐蚀材料,避免了连接部30 本身受到腐蚀介质的腐蚀,保证了双金属复合输送管的管路运输的安全性能。连接部30的 第一端31与外管20 —端采用螺纹连接,连接部30的第二端32上具有焊接坡口 33,用于 与另一根双金属复合输送管的一端的连接部30的第二端32上的焊接坡口 33相焊接,从而 将多根双金属复合输送管连接在一起,以达到油气输送所需要的管路的长度。焊接坡口 33 可以分布在两根通过连接部30相连接的任意一根双金属复合输送管的连接部30的第二端 32上,也可分布在每个连接部30的第二端32上。对于多根连接在一起双金属复合输送管 来说,其首根和最末一根的双金属复合输送管上仅有一端具有连接部30,即对于双金属复 合输送管来说,连接部30分布在双金属复合输送管的一端或两端。优选地,连接部30与内管10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如图1所示,外管20的两端 分别具有管状的连接部30。双金属复合输送管的连接部30由厚壁管加工而成,在其第一端31加工内螺纹,在 其第二端32加工焊接坡口 33。连接部30与内管10相焊接。连接部30与内管10的材质 相同,都是耐腐蚀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与内管10相匹配的焊接性能,避免 了内管10与连接部30在焊接时的造成异金属焊接,保证了二者的连接强度和焊缝密封性 能,进一步加强了双金属复合输送管的管路运输的安全性能。如图1和图2所示,优选地,焊接坡口 33位于连接部30的第二端32的外端面上。焊接坡口 33加工于连接部30第二端32的外端面上,用于与另一根双金属复合输 送管一端的连接部30上的焊接坡口 33相焊接。另外,焊接坡口 33可以根据双金属复合输 送管的管径大小等因素加工成不同的形状,以达到最好的焊接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外管20由碳素钢或者低合金钢制成。外管20是碳素钢或者低合金钢,其外径一般为60mm至720mm,厚度为4mm至40mm, 外管20的壁厚较大,在使用过程中主要用于承受外力或内压;与之相匹配的,内管10是耐 腐蚀材料,内管10的材质为不锈钢、镍基合金、钛及钛合金或其他耐蚀性材料,厚度为Imm 至4mm,壁厚较小。内管10紧贴外管20和连接部30的内壁,主要起抗腐蚀作用。外管20 采用普通的碳素钢或者低合金钢,保证了双金属复合输送管的造价的低廉;内管10和连接 部30采用耐腐蚀材料,虽然材料的价格较高,但是由于内管10的壁厚较小,连接部30长度 很短,在起到耐腐蚀作用的同时,也避免了双金属复合输送管的成本过高。因此,本实用新 型的双金属复合输送管,在保证各项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将成本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利 于双金属复合输送管的推广和使用。如图1所示,外管20的两端的外壁上具有螺纹。外管20的两端的外壁上具有螺纹,即在外管20的两端加工公螺纹,外管20两端 分别与连接部30第一端31螺纹连接。螺纹连接避免了外管20与连接部30之间的异金属 的焊接,保证了连接强度。内管10的两端分别与外管20两端的连接部30的内壁进行密封焊接,将内管10 中的腐蚀介质与外管20完全隔离,防止外管20受到腐蚀。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连接部30的第二端32的内直径等于外管20的内直 径。优选地,如图1所示,内管10延伸跨越连接部30与外管20之间的接缝,并焊接于连接 部30的第二端32的内壁上。由于连接部30的第二端32的内直径等于外管20的内直径,因此,连接部30与外 管20通过螺纹连接后,管路内壁平滑过渡没有突起。如图1所示,内管10延伸跨越连接部 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金属复合输送管,包括内管(10)和外管(2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0)由耐腐蚀材料制成,所述内管(10)位于所述外管(20)的内部,所述双金属复合输送管的一端或两端具有连接部(30),所述连接部(30)由耐腐蚀材料制成,所述内管(10)与所述连接部(30)相焊接,所述连接部(30)的第一端(31)与所述外管(20)通过螺纹相连接,至少一个所述连接部(30)的第二端(32)具有焊接坡口(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金属复合输送管,包括内管(10)和外管(2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0)由 耐腐蚀材料制成,所述内管(10)位于所述外管(20)的内部,所述双金属复合输送管的一端 或两端具有连接部(30),所述连接部(30)由耐腐蚀材料制成,所述内管(10)与所述连接部 (30)相焊接,所述连接部(30)的第一端(31)与所述外管(20)通过螺纹相连接,至少一个 所述连接部(30)的第二端(32)具有焊接坡口(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复合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0)与内管 (10)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金属复合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0)由碳素钢或 者低合金钢制成。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凯意,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