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凌云专利>正文

新型道面切割、倒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99759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道面切割、倒角机,包括机架、前轮、后轮,一个前轮的近侧装锯片,前轮呈上下位置可调形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深度调节方便,切割效果优异。(*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道面切割、倒角机。技术背景现有的道面切割、倒角机械,结构复杂,其传动机构调节精确度不理想,造成锯片 切割、倒角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工作效果好的新型道面切割、倒角机。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道面切割、倒角机,包括机架、前轮、后轮,其特征是一个前轮的近侧装 锯片,前轮呈上下位置可调形式。前轮为单轮形式,且前轮的中心线与锯片中心线的距离为3 40cm,前轮的轴心 线与锯片轴心线所在的垂直于道面的面的距离为0 20cm。前轮为双轮形式,一个前轮位于锯片近侧,另一个前轮远离锯片,且前轮的轴心线 与锯片轴心线所在的垂直于道面的面的距离为0 20cm。前轮轴心线与锯片轴心线在同一个垂直于道面的平面上。前轮为多轮形式,其中一个前轮的近侧装锯片,另有一对前轮为上下位置可调形 式。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深度调节方便,切割效果优异。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图。图2是图1实施例的前轮与锯片的位置关系图。图3是实施例2中前轮位于锯片的内侧时前轮与锯片位置关系图。图4是实施例2中前轮位于锯片的外侧时前轮与锯片位置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一种新型道面切割、倒角机,包括机架1、前轮2、后轮3,前轮为单轮形式,前轮的 近侧装锯片4 (两者越靠近越好),前轮呈上下位置可调形式。前轮的中心线与锯片中心线 D的距离为3 40cm,前轮的轴心线与锯片轴心线所在的垂直于道面的面的距离d为0 20cm。前轮轴心线与锯片轴心线可在同一个垂直于地面的平面上。实施例2:前轮为双轮形式,一个前轮位于锯片近侧(位于锯片的内侧或外侧),另一个前轮远离锯片,且前轮的轴心线与锯片轴心线所在的垂直于道面的面的距离L为O 20cm。其 余同实施例1。 当然,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合适实施例,例前轮的调节位置可以通过限位装置限定。权利要求一种新型道面切割、倒角机,包括机架、前轮、后轮,其特征是一个前轮的近侧装锯片,前轮呈上下位置可调形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道面切割、倒角机,其特征是前轮为单轮形式,且前轮 的中心线与锯片中心线的距离为3 40cm,前轮的轴心线与锯片轴心线所在的垂直于道面 的面的距离为0 2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道面切割、倒角机,其特征是前轮为双轮形式,一个前 轮位于锯片近侧,另一个前轮远离锯片,且前轮的轴心线与锯片轴心线所在的垂直于道面 的面的距离为0 20cm。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新型道面切割、倒角机,其特征是前轮轴心线与锯片 轴心线在同一个垂直于道面的平面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道面切割、倒角机,包括机架、前轮、后轮,一个前轮的近侧装锯片,前轮呈上下位置可调形式。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深度调节方便,切割效果优异。文档编号E01C23/09GK201567519SQ20092023566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2日专利技术者吴凌云, 王奋翰 申请人:吴凌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道面切割、倒角机,包括机架、前轮、后轮,其特征是:一个前轮的近侧装锯片,前轮呈上下位置可调形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奋翰吴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吴凌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