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动力机械的轴及其轴颈表面的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197203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型动力机械的轴,所述轴的轴颈表面有耐磨层,该耐磨层是合金堆焊层。这种大型动力机械轴颈表面的修复方法,步骤包括:对轴颈部分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油污;采用微弧等离子堆焊工艺,在轴颈表面堆焊合金堆焊层;堆焊完成后,对轴颈部分回火、去除应力;对轴颈部分进行切削加工,使其尺寸和粗糙度满足设计要求。解决了在精加工后的大型轴表面进行表面处理的技术难题。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堆焊的方法,是冶金结合,因此堆焊层表面平整、焊缝质量稳定、工件变形小、厚度较薄,且较薄的堆焊层就能够满足表面硬度和化学成分的相关技术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目前对大型轴的表面修复具有重大意义,易于大规模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焊接工艺,具体是一种在精加工后的大型动力机械的轴表面堆焊 的方法。
技术介绍
大型动力机械的轴是动力设备的核心传动部件,其重量及载荷很大,不能采用滚 动轴承,只能采用滑动轴承。大型动力机械,转子质量大、转速快,其轴一般采用强度较高的 材料制造。对于高温工况的动力机械,如汽轮机,轴一般采用含Cr较高的耐热钢材料制造, 因Cr的含量较高,硬度较低,转子轴颈容易磨损。当轴颈的磨损量超过允许值时,整个转子 就得报废,造成巨大的损失。由于这种大型轴的尺寸很大,采用现有的热处理设备,无法对 轴颈表面进行渗碳、渗氮等硬化处理。日本一家公司试图对这种轴颈表面作硬化处理,以提 高耐磨性,其技术手段是在轴颈表面喷涂一层耐磨涂层。由于涂层与轴不是冶金结合,在转 子高速运转时容易脱落,反而将轴瓦表面被拉毛,该方案最后以失败告终。迄今为止,这种 大型轴的表面均未作任何硬化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大型动力机械的轴,其轴颈表面有耐磨层,可提高 轴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大型动力机械轴颈表面的修复方法,以降低轴的 报废率。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型动力机械的轴,所述轴的轴颈表面有耐磨层,该耐磨层是合金堆焊层,合 金堆焊层的材料与轴的材料可实现冶金结合,合金堆焊层的材料硬度低于轴的材料硬度。所述轴用12Cr材料制成,合金堆焊层是Cr-Mo合金堆焊层。所述Cr-Mo合金堆焊层的厚度为2 8mm。所述Cr-Mo合金堆焊层中Cr的重量份占Cr-Mo合金总重量的1 2%。一种大型动力机械轴颈表面的修复方法,步骤包括(1)对轴颈部分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油污;(2)采用微弧等离子堆焊工艺,在轴颈表面堆焊合金堆焊层;(3)堆焊完成后,对轴颈部分回火、去除应力;(4)对轴颈部分进行切削加工,使其尺寸和粗糙度满足设计要求。所述堆焊采用分层堆焊法,每层的厚度为1. O 2. Omm。所述合金堆焊层是Cr-Mo合金堆焊层,所述Cr-Mo合金堆焊层的第一层是过渡性 的封Cr层,该层的Cr的重量份为2 4% ;布置在封Cr层以上的堆焊层是工作层,该层的 Cr的重量份为1 2%。所述堆焊的层间温度小于150°C。所述回火使用履带加热器,回火温度为600 700°C,回火时间为8 12h。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大型动力机械的轴颈表面硬度提高,轴的使用寿命长。轴颈修复工艺解决了在精加工后的大型轴轴颈表面堆焊的技术难题,成功运用在 1000MW的汽轮机转子轴颈的修复上。同时,本专利技术采用堆焊的方法,合金堆焊层与轴是冶金 结合,因此堆焊层表面平整、焊缝质量稳定、工件变形小、厚度较薄,且较薄的堆焊层就能够 满足表面硬度和化学成分的相关技术要求。本专利技术对目前对大型轴的表面硬化处理具有重大意义,易于大规模推广和使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针对大型动力机械的轴无法采用常规热处理设备进行轴颈表面硬化处理 的问题,提供一种大型动力机械的轴,该轴的轴颈表面有合金堆焊层,提高了轴颈的耐磨性 能,可延长轴的使用寿命。堆焊的原则是合金堆焊层的材料与轴的材料可实现冶金结合,合金堆焊层的材 料硬度低于轴的材料硬度。依据此原则,可加工出满足各种工况使用的大型轴。例如汽轮机转子轴处在高温工况中,一般用12Cr爱热刚制造,其轴颈表面耐磨 层可用Cr-Mo合金堆焊,该Cr-Mo合金堆焊层的厚度为2 8mm。针对轴直径的不同,Cr-Mo 合金堆焊层中的Cr含量也不同,保证Cr元素的重量份占Cr-Mo合金总重量的1 2%,使 得该Cr-Mo钢层得表面硬度HV 160 观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大型轴轴颈的修复方法,是用一种耐磨材料在轴颈表面堆焊起 来,再通过切削恢复原来的尺寸。旧轴修复的技术难点在于,轴的其它部分已经精加工完成,堆焊时的热量传导将 是这些部分变形,因此,采用什么堆焊工艺,才能使轴的温升最慢、变形最小?例如汽轮机转子轴的修复,轴颈加工面积大、转子材料焊接性能较差,用常规的 方法如埋弧焊等无法满足其变形、堆焊区性能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要在这种精加工后的 大型轴表面重新作表面处理,并且不能改变该轴的尺寸,加工难度十分大,国内外尚没有可 行的办法。本专利技术对汽轮机的转子轴颈进行修复,采用以下步骤(1)对转子的轴颈部分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油污。采用物理的方法,对 轴颈表面做喷砂如钢丸或白刚玉,去除表面的氧化层;采用化学清洗液如丙酮等清洁轴颈 表面,去除油污,并晾干。(2)采用微弧等离子堆焊工艺,在转子的轴颈表面堆焊合金堆焊层。由于,12Cr的轴已为精加工状态,为了保证处理过程中尽可量的减少对于转子本 身的组织结构的影响及防止转子的变形,选择了热输入量小、焊缝质量稳定的微弧等离子 堆焊方法。微弧等离子是一种利用等离子弧作为高温热源,采用粉末状或丝极作为填充金 属的一种熔焊工艺,较一般等离子堆焊的电弧刚度小,使用小电流焊接,其热输入量低、焊 缝稀释率低、热影响区小、成型美观、设备小巧灵活、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微弧等离子方 法其热量集中、电弧稳定、熔池小,堆焊层稀释率极低,其热影响区小于1mm,可用较小的电流45 100A,即可实现稳定焊接,可以不预热焊接,最大限度控制热输入量,是控制焊接变 形的关键。同时,本专利技术方法采用小参数多层多道堆焊,严格控制焊接电流及各层厚度,堆焊 层每层的焊接电流电流逐层递增,为45 100A,堆焊层的厚度为1.0 2. 0mm。第一层为 封Cr层,采用最小参数薄层焊接,为了能够将基体元素扩散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底层电流 值45 55A,堆焊厚度为1. 0 1. 5mm,使得该层的Cr的重量份为2 4%。布置在封Cr 层以上的堆焊层是工作层,可以直接与轴瓦接触,该层的Cr的重量份为1 2%。堆焊采用微弧等离子自动送丝焊接,焊丝采用ER80S-B2,为无飞溅纯净焊接,焊层 表面平整、美观。由于12Cr材料热容量大、传热快,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焊接电流小,因此,可以连 续施焊,并且层间温度满足低于150°C的要求,减少因停弧形成的接头,影响焊接质量。(3)堆焊完成后,对轴颈部分回火、去除应力。本实施例采用履带加热器现场局部 去应力回火,回火温度为600 700°C,回火时间为8 12h。严格控制升、降温速度,保证 保温时间,热处理后现场金相及硬度检查,回火充分,组织改善,硬度达设计要求。(4)对轴颈部分进行切削加工,使其尺寸和粗糙度满足设计要求。修复后,检测汽轮机转子轴的技术指标变形量检测变形量彡0. 10mm。无损检测 各检测部位均无损伤。以下分别是本专利技术的两个具体实施例,以此对本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实施例一对Φ 384的50MW报废转子的轴颈表面进行修复、加工堆焊层,采用下表的工作参 数50MW转子焊层1层2层厚度1. 3mm1. 6mm基体30CrIMolV (Φ384)焊丝ER80S-B2层间温度<150。C回火履带现场回火,600 700°CX8 12h50丽转子的轴颈部分共焊接二层,焊层厚度约2. 8mm,焊接时间约50小时。第一 层用小电流薄层焊接,封Cr效果明显,Cr的重量份占该层Cr-Mo合金的2. 22% ;第二层适 当加大焊接参数,Cr的重量份占该层Cr-Mo合金的1. 22%,满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动力机械的轴,所述轴的轴颈表面有耐磨层,其特征在于:该耐磨层是合金堆焊层,合金堆焊层的材料与轴的材料可实现冶金结合,合金堆焊层的材料硬度低于轴的材料硬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动力机械的轴,所述轴的轴颈表面有耐磨层,其特征在于该耐磨层是合 金堆焊层,合金堆焊层的材料与轴的材料可实现冶金结合,合金堆焊层的材料硬度低于轴 的材料硬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动力机械的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用12Cr材料制成, 合金堆焊层是Cr-Mo合金堆焊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动力机械的轴,其特征在于所述Cr-Mo合金堆焊层的 厚度为2 8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动力机械的轴,其特征在于所述Cr-Mo合金堆焊层中 Cr的重量份占Cr-Mo合金总重量的1 2%。5.一种大型动力机械轴颈表面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1)对轴颈部分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油污;(2)采用微弧等离子堆焊工艺,在轴颈表面堆焊合金堆焊层;(3)堆焊完成后,对轴颈部分回火、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焱黄岚金硪馨邱述林陈兴东钟成山李胜刚吴比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