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和壳聚糖复合多孔止血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192816 阅读:3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和壳聚糖复合多孔止血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止血材料是由介孔生物活性玻璃与壳聚糖复合而成;所述的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占整个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比1~90%。所述的复合多孔止血材料为多孔微球、多孔海绵或多孔粉体。所述的80wt%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和20wt%壳聚糖复合多孔海绵状止血材料显示出最短的止血时间或最小的出血量,优于同条件下美国Starch Medical Inc公司生产的PerelotTM止血粉;所述的介孔生物活性玻璃为M58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孔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介孔生物活性 玻璃和壳聚糖复合多孔止血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止血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当人体失血超过SOOmL时就会危及生命,而一旦意外伤害导致动脉出血,可能在 10分钟内出血超过800mL,因此在急救医学上对于动脉出血抢救有“白金10分钟”的说法。 每年我国有上百万的人死于失血过多,这些人群主要集中在车祸、摔砸伤、地震灾害、洪水 灾害、手术中或手术后以及其它突发事件等出血。在战场上,50%的阵亡士兵是由于出血过 多所致。为了减少士兵在战场上的由于失血过多的死亡,美军在阿富汗战争以及伊拉克战 争中给士兵配置了含沸石分子筛快速止血海绵(商品名为Quickclot)。在临床上常用的止血材料有止血纱布、止血纤维、止血绷带,但他们在使用过程中 存在止血时间较长、易与伤口粘连而不易换药、对伤口的感染和化脓无能为力等。而且在 手术中和手术后突发性大出血的止血问题也一直是临床难题。目前止血材料主要分为生物 性和化学性两类,生物性的止血材料主要包括纤维蛋白胶和胶原蛋白。化学性止血材料主 要有壳聚糖、多微孔类无机材料如沸石(zeolite)等、可溶性止血纱布、组织胶等,但各有 缺点,如纤维蛋白胶和胶原蛋白主要是成本过高、止血速度慢而且存在疾病感染危险;多孔 沸石主要存在使用过程中放热烧伤表面组织;可溶性止血纱布主要存在止血时间过长、对 出血迅猛者止血性能差等。介孔材料作为止血材料研究时间不长,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Francis X-Hursey无意发现沸石分子筛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并申请专利,2002年专门生产以沸石 分子筛为主体的Z-Medica公司成立,生产的商品名为Quikclot,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野 战战场),该新型止血材料的止血效果及提高存活率等方面多优于传统止血材料,因而目前 已经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该材料的止血机理是依赖分子筛材料超常的吸附能力,可在 数秒钟内吸干伤口流出的血液中的水分,而不吸收红细胞、血小板和其它凝血因子,因而使 凝血因子浓缩立即起到止血效果。到2005年复旦大学余承忠教授报道介孔生物活性玻璃 具有很好的止血效果并申请国家专利技术专利,随后2006年华东理工大学刘昌胜教授报道介 孔硅基干凝胶具有很好的止血性能并申请国家专利技术专利。虽然介孔材料作为快速止血材料 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介孔材料在止血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改进,如介 孔硅基干凝胶粉和沸石分子筛生物活性低,在使用过程中难以被人体吸收,而且最为关键 的是介孔止血材料都是粉体止血材料,给使用中带来极为不便。壳聚糖是研究者开发的一种新型止血材料,由于其对人体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 降解、能促进组织再生等而逐渐用于临床。早在1983年Malette WG等就发现壳聚糖具有 较好的止血功能,并申请专利。随后很多科技工作者对壳聚糖的止血性能展开了很多研究, 如1991年Klokkevold I3R等在兔舌上进行壳聚糖止血性能研究,在实验中给兔注射前列 环素抑制体内血小板功能,进一步证实壳聚糖醋酸盐溶液的止血功效,同时也说明了止血作用不依赖于血小板;2000年Sugamori T等用壳聚糖的盐酸溶液做止血研究,分别与医用 棉、胶原相比,发现壳聚糖能够刺激血小板大量释放PF-4因子,说明壳聚糖可以对肝素化 血液促凝。随后Malette WG, Fukasawa M等展开了壳聚糖止血机理研究,发现其止血机制 不是常规依赖于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而是通过对红细胞作用,使其发生黏附,从而达到止血 效果。但由于壳聚糖材料止血作用有限,对于广泛的出血创面止血效果不甚理想,常需复合 其他止血药如凝血因子等。而凝血因子等生物止血剂的保存条件比较苛刻,储备不便,使得 价格较高,这又为壳聚糖快速止血材料的应用代来阻碍。美国专利US6060461描述了一种具有微孔结构颗粒材料用于快速止血,其止血性 能效果明显高于非孔结构,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认为,有孔的材料止血性能明显优于非孔结构、 表面粗糙结构或其他处理材料,而且孔隙率越高其止血性能越好。鉴于上述认知,如何利用 介孔材料和壳聚糖制备出可生物降解,其一利用介孔生物玻璃的介孔结构及对创面的修复 功能,其二壳聚糖本身具有较好的止血性能天然高分子材料,避其现有止血材料的不足,又 能充分利用二者良好的止血性能。以上的设想构成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也即引导出本专利技术的 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出一种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和壳聚糖复合多孔止血材料及 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多孔止血材料可以用于不同医用止血场合,包括缓慢性出血和快速大 量出血等。该材料不仅止血效果好,止血速度快,而且可以调控细胞的行为和组织的形成, 加速创面组织愈合修复,以弥补现有技术中单一介孔生物活性玻璃或单一壳聚糖止血材料 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一种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和壳聚糖复合多孔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介孔生物 活性玻璃和壳聚糖复合而成,通过冷冻干燥方法,制备出具有纳米或微米级的多孔止血材 料,所述的介孔生物活性玻璃与壳聚糖或壳聚糖的衍生物的质量百分比为1 90%,所述 的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的主要组成为SiO2,还可添加Ca0、P205、Mg0、A&0、Zn0等,其中二氧化 硅和其他氧化物的摩尔比为(50 99) (1 50);表面可以通过氨基接枝改性提高,以 与壳聚糖的相容性。具体步骤如下(1)将表面活性剂溶于去离子水溶液中在25 45°C搅拌至澄清,用盐酸调节pH 值小于2以下后,加入硅源及钙源、磷源、镁源、银源、锌源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生成的二 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的摩尔比为(50 99) (1 50),继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在90 120。C温度下继续搅拌一定时间,得到溶胶凝胶;(2)将所制得的溶胶-凝胶烘干,在550°C 700°C温度下烧结6小时,得到介孔生 物活性玻璃材料,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的孔径在3 20nm之间,粒径为0. 5 10 μ m ;(3)将制备好的介孔生物活性玻璃进行表面氨基接枝将每克介孔生物活性 玻璃分散在IOOml无水甲苯以及Iml KH550,在80°C水浴回流装置中回流5h,然后用孔 径0.22微米微孔滤膜的抽滤瓶抽滤、清洗,清洗过的生物活性玻璃放于100 130°C真 空烘箱中干燥12h ;表面接枝实验方法参照如下Jin Sun, Yongsheng Li, Liang Li, et al. Functionalization andbioactivity in vitro of mesoporous bioactive glasses,Journal ofNon-Crystalline Solids 354(2008)3799-3805.(4)依提供的复合多孔材料不同形态制备步骤分别为①复合多孔止血材料为多孔微球的制备是采用水/油乳化体系,首先将氨基接枝 改性后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和壳聚糖醋酸水溶液复合,搅拌均勻;形成乳液,然后将上述乳液 在油溶性有机溶剂中反相乳化,得到油/水/油体积,搅拌;在石蜡、十氢萘或甲苯的油溶性有机溶剂中加入油溶性乳化剂SpanSO或Span85, 其中油溶性乳化剂质量百分比为10 30% ;按油溶性有机溶剂的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和壳聚糖复合多孔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止血材料是由介孔生物活性玻璃与壳聚糖复合而成;所述的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占整个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比1~9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和壳聚糖复合多孔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止血材 料是由介孔生物活性玻璃与壳聚糖复合而成;所述的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占整个复合材料的 质量百分比1 90%。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多孔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①所述的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组成为SiO2和Ca0、P205、Mg0、Ag20或ZnO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SiO2和其他氧化物的摩尔比为(50-99) (1-50);②所述的壳聚糖的脱乙酰度为80-95%,粘度为50-800。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多孔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多孔止血材料为多 孔微球、多孔海绵或多孔粉体。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多孔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孔生物活性玻璃 表面通过氨基接枝改性。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多孔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孔生物活性玻璃 的粒径为0. 5-10 μ m,所述的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孔径在3-20nm之间。6.制备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多孔止血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 骤为(1)将表面活性剂溶于去离子水溶液中在25 45°C搅拌至澄清,用盐酸调节pH值小 于2后,加入硅源及钙源、磷源、镁源、银源和锌源中任意一种或几种,其中生成的二氧化硅 和其他氧化物的摩尔比为(50 99) (1 50),继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在90 120°C温 度下继续搅拌一定时间,得到溶胶-凝胶;(2)将所制得的溶胶_凝胶烘干后在550°C 700°C温度下烧结6小时,得到介孔生物 活性玻璃材料;(3)将制备好的介孔生物活性玻璃进行表面氨基接枝改性将每克介孔生物活性玻璃 分散在IOOml无水甲苯以及Iml KH550,在80°C水浴回流装置中回流5h,然后用孔径0. 22 微米微孔滤膜的抽滤瓶抽滤、清洗,清洗过的生物活性玻璃放于100 130°C真空烘箱中干 燥 12h ;(4)按制备的复合多孔止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江冯新星侯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硅健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