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移动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91679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机和对讲机组成的一体化移动通信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对讲机与手机一体化通信设备结构复杂、两个系统相互干扰的缺点,公开了一种采用功能转换开关进行切换的移动通信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体化移动通信装置,包括一套手机终端系统和一套对讲机功能模块以及功能转换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功能转换开关进行移动通信装置工作模式切换,可以工作在对讲机模式或手机模式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移动通信领域及特殊情况下的应急通信。(*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手机和对讲机组成的一体化移动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GSM和CDMA(包括CDMA2000制式、WCDMA制式或 TD-SCDMA制式)为代表的各种移动通信服务日臻完善,运营商给用户提供了语音、短信、上 网等功能,同时手机还提供音乐、游戏、摄像、OFFICE(—种办公软件)等丰富的功能,成为 重要的通信及娱乐工具。随着3G时代的到来和手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手机将成为集 PC、移动通信等功能于一体的个人移动终端。另一方面,对讲机与手机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一、不受网络限制,不依赖基站通信;二、提供一对一,一对多的通话方式,操作简单,通信方便;三、通话和制造成本低。在紧急调度和集体协作工作的情况下,对讲机的集群通话方式 较为适用,因此,它广泛应用于公安、民航、制造等行业。 移动通信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由于移动通信技术依赖 基站,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或战争时期等特殊情况下,基站的失效会造成普通民众无法 与外界通信,影响救援工作的进行。而对讲机通信系统不依赖基站,在一定距离范围内的通 信十分方便,非常适用于这种紧急情况,但其普及率远远低于手机,同时携带手机和对讲机 又会令用户感到不方便。因此,若能提供对讲机与手机一体化的移动通信装置,用户可以根 据情况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从而解决基站失效情况下的通信问题。 现有技术的手机结构,如图l所示,包括一套移动电话射频前端、一套基带处理 器、一个手机卡接口以及其他功能单元。当在手机卡接口中插入手机卡,用户就选定了相应 的服务商及无线通信网络。这就是传统的移动通信手机。 参见图2,这是对讲机,其组成结构包括一套对讲机射频前端、一套对讲机模块以 及其他功能单元,其他功能单元至少包括键盘、显示屏、听筒、扬声器、电源系统。该对讲机 能够与一定距离范围内的其它对讲机进行地面集群通信。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102571A)公开了一种利用基带处理器接口直接控制对讲 机、手机一体化通信装置工作状态的技术方案,不但连接关系复杂,而且由于其属于软切 换,存在两个系统相互干扰的问题,影响了系统的灵敏度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对讲机与手机一体化通信 设备结构复杂、两个系统相互干扰的缺点,提供一种采用功能转换开关进行切换的移动通 信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体化移动通信装置,包括移 动电话射频前端、手机卡接口 、基带处理器、对讲机射频前端、对讲机模块以及其他功能单 元;所述移动电话射频前端、所述基带处理器、所述手机卡接口与所述其他功能单元配合,使所述通信设备工作于移动电话模式;所述对讲机射频前端、所述基带处理器、所述对讲机 模块与所述其他功能单元配合,使所述通信设备工作于对讲机模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功 能转换开关,所述功能转换开关与所述基带处理器连接; 具体的,所述其他功能单元至少包括显示屏、键盘、听筒、扬声器、电源系统; 具体的,所述基带处理器工作制式为GSM制式; 具体的,所述基带处理器工作制式为CDMA制式;包括CDMA2000制式、WCDMA制式、 TD-SCDMA制式; 优选的,所述基带处理器通过所述功能转换开关分别与所述移动电话射频前端和 所述对讲机射频前端连接; 或者,所述基带处理器通过所述功能转换开关分别与所述对讲机模块和所述手机 卡接口连接;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情况灵活选择工作模式,特别是在基站失效 的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对讲机模式通信,平时使用对讲机模式也可以节省话费。对讲机模 式下,手机模式中除通信功能外的其他所有功能均可使用。通过功能转换开关的切换,手 机、对讲机两套系统互不干扰,灵敏度指标符合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手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对讲机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功能转换开关与移动电话射频前端和对讲机射频前端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本技术的移动通信装置,将一套手机终端系统与一套对讲机功能模块集成在 一起,利用功能转换开关,可以进行对讲机模式与手机模式的相互切换,在基站失效、无网 络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对讲机模式进行通信。 实施例1 参见图3。本例的移动通信装置,包括移动电话射频前端、手机卡接口、基带处理 器、对讲机射频前端、对讲机模块以及其他功能单元。本例的功能转换开关连接在基带处理 器与移动电话射频前端和对讲机射频前端之间,通过功能转换开关的切换,基带处理器可 以分别选择与对讲机射频前端或手机射频前端连接。当用户将功能转换开关切换到基带处 理器与手机射频前端相连接时,对讲机射频前端被屏蔽,手机射频前端与系统连接,此时本 例移动通信装置就具有手机功能,能够完成通常手机的相应功能。当用户将功能转换开关 切换到基带处理器与对讲机射频前端相连接时,手机射频前端被屏蔽,对讲机射频前端接 入系统,对讲机模块与对讲机射频前端配合,同时对讲机模块与基带处理器通信,从而共用 手机模式中的其他功能单元,此时本例移动通信装置具有对讲机功能以及手机功能中除通 信外的其他所有功能。本例中,其他功能单元包括键盘、显示屏、听筒、扬声器、红外接口、蓝牙接口、摄像头、USB接口等以及电源系统。 采用工作制式不同的基带处理器,与相应的手机卡配合,本例移动通信装置工作 制式可以是基于2G系统的GSM制式,也可以是基于3G系统的CDMA制式,如我国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TD-SCDMA制式等。 本例的功能转换开关由 一 只安森美半导体(On Semiconductor)公司的 NLASB3157单刀双掷开关构成,他们与基带处理器、手机射频前端以及对讲机射频前端的连 接关系如图5所示。NLASB315单刀双掷开关的控制端(Select)与基带处理器连接,基带处 理器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控制手机射频前端和对讲机射频前端与基带处理器的连接,完 成通信设备工作模式的切换。本例的功能转换开关也可以选用基于CMOS工艺或MEMS工艺 的其他开关。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例的功能转换开关连接在基带处理器与手机卡接口和对讲机模块 之间,基带处理器通过控制手机卡和对讲机模块与基带处理器的连接,对移动通信装置的 工作模式进行切换。当用户将功能转换开关切换到基带处理器与手机卡连接时,对讲机模 块被屏蔽,手机卡与系统连接,此时本例通信设备就具有手机功能。当用户将功能转换开关 切换到基带处理器与对讲机模块相连接时,手机卡被屏蔽隔离,对讲机模块接入系统,对讲 机模块与对讲机射频前端配合,同时对讲机模块与基带处理器通信,从而共用手机模式中 的其他功能单元,此时本例的通信设备具有对讲机功能以及手机功能中除通信外的其他所 有功能。本例的其他结构参见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体化移动通信装置,包括移动电话射频前端、手机卡接口、基带处理器、对讲机射频前端、对讲机模块以及其他功能单元;所述移动电话射频前端、所述基带处理器、所述手机卡接口与所述其他功能单元配合,使所述通信设备工作于移动电话模式;所述对讲机射频前端、所述基带处理器、所述对讲机模块与所述其他功能单元配合,使所述通信设备工作于对讲机模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功能转换开关,所述功能转换开关与所述基带处理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体化移动通信装置,包括移动电话射频前端、手机卡接口、基带处理器、对讲机射频前端、对讲机模块以及其他功能单元;所述移动电话射频前端、所述基带处理器、所述手机卡接口与所述其他功能单元配合,使所述通信设备工作于移动电话模式;所述对讲机射频前端、所述基带处理器、所述对讲机模块与所述其他功能单元配合,使所述通信设备工作于对讲机模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功能转换开关,所述功能转换开关与所述基带处理器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功能单元至少 包括显示屏、键盘、听筒、扬声器、电源系统。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处理器工作制 式为GSM制式。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移动通信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国罗讯钱慧珍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