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口腔科中用于测量颔间距、根管长、牙量、骨量及牙间距的测量仪器,它包括壳体、传感器、显示屏,壳体一端所设的固定管内有一活动杆,推动壳体上的推钮,活动杆在固定管内运动,在固定管和活动杆上配有供测量颔间距、根管长、牙量、牙间距的测量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配上测量头后测量有关量值时,由壳体上的显示屏直接读值,快捷方便。(*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讲是一种口腔科中用于测量颔间距、牙量、骨量、牙间距、根管长度的测量仪。在口腔临床中,精确测量有关参数是十分重要的。如全口义齿修复中,需对颔间距进行测量;畸形牙的正畸治疗中,设计矫正器主要是依据牙量、骨量和牙间距;根管充填时,根管长度的测量;牙周病治疗中,牙周袋的深度以及唇裂修复术中,定点测量,均需精确的量值参数。而上述有关参数的测量,目前临床中,尚无方便可靠的测量手段,一般采用游标卡尺,分规及直尺作为测量工具。专业期刊《亚太区牙科季刊》[Asia-Pacific Dental News,APDNJULY 1990],地址香港中环云咸街67号立健大厦四楼,印刷凸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Jul1990第22页,公开了一种名为《牙袋探针》的器械,由其内容简介可知,使用该探针主要具有以下不便使用该探针则需手靠近口腔处,方可握稳探针,如果握不稳,测量结果误差大;由于其测量深度是依探针后部的以毫米为单位的量度尺表现的,因此,其精确度将受限制;另外,该装置只适于测量牙袋深度,无法测量颔间距、牙量、骨量及牙间距等。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口腔外直接计数,并配装有颔间距、根管长、牙量、牙间距的测量工作头的测量仪。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口腔多用测距仪,它包括壳体(1),被测量值由壳体(1)内设置的传感器(2)变换并经放大整形后,由壳体(1)上可见的数字显示屏(3)显示,电池(4)为其提供电源,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一端设有一固定管(5),管内设有一与传感器(2)相连的活动杆(6);活动杆(6)上所设的位移推钮(7)由壳体(1)上靠近固定管(5)一端所开的条形孔处凸伸至壳体(1)的体外,推钮(7)在条形孔内可前后移动;活动杆(6)和固定管(5)上设有可拆卸的测量颔间距、牙根管长度、牙量、骨量和牙间距的测量头。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中,用于测量颔间距的测量头是由可卡装在固定管(5)所在的壳体(1)的一端的下颔托板(11)和插装在活动杆(6)端部的活动板(14)组成。用于测量牙根管长度的测量头是弧形管(16)设有一在管内可移动的细钢丝(17)构成的,细钢丝(17)的两端伸至弧形管(16)的两端外部,其一端为园钝状头,另一端可插入活动杆(6)之端部,弧形管(16)的设有沉孔的一端套接在固定管(5)的端部。用于测量牙量、骨量、牙间距的测量头是由直管(20)内设置一在管内可移动的细杆(21)构成的,直管(20)的一端设有一与管身垂直的固定标杆(22),另一端设置的沉孔可套接在上述的固定管(5)的端部,位于固定标杆(22)所在的一侧,细杆(21)的端部设有一与杆身垂身的活动标杆(23),细杆(21)的另一端插在活动杆(6)的端部。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活动杆(6)的端部被三等分地沿杆长方向切开一小段形成微张开的三瓣体,三瓣体的根部杆体上设有一小段外螺纹,其上设有螺母(10),拧动螺母(10),三瓣体之间形成的开式孔的大小相应变化。上述的下颔托板(11)是由一长方形板体制成的,在板体同一侧上垂直于板面设有两块相互平行的夹板(12),夹板(12)之间的距离与壳体(1)的宽度或厚度相等,两夹板(12)之间位于下颔托板(11)上设有一供固定管(5)插入的孔。上述用于测量牙根管长度的弧形管(16)为锥状弧形管,锥头端的细导管(18)上设有一椭园形的小挡块(19),它可绕细导管(18)转动。上述用于测量牙量、骨量、牙间距的直管(20)为锥状管。上述用于测量颔间距的活动板(14)是一园方形板,其一面垂直设置一细杆(15)。本技术采用壳体与工作测量头可卸式的技术方案,测量头可方便地进行消毒,便于满足医疗器械的卫生要求;壳体上设有数显屏,在口腔外即可读数,因此使用极为方便;每组测量头具有互换性,一个主机可配有每组多套测量头,以满足多个病人同时就诊的需要;本测距仪采用了传感器转换技术,测量精度可靠。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形图;图2为图1的打开壳体盖后的内部结构图。由图1和图2可见,壳体(1)的一端面上垂直设置一固定管(5),该管靠近一较窄的边,电容式传感器(2)的动板的一端固定联接有活动杆(6),该杆位于固定管(5)内部,在电容式传感器(2)的动板上固定联接的位移推钮(7)从壳体(1)上靠近固定管(5)的一端所开的条形孔中伸至壳体(1)上且微凸出壳体(1)表面,当推钮(7)在条形孔中被推动时,与电容式传感器(2)的动板联为一体的活动杆(6)在固定管(5)内运动,为了测量颔间距,牙根管长度,牙量,骨量,牙间距,在活动杆(6)和固定管(5)上安装一组可拆卸的工作测量头。图3是下颔托板(11)的结构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活动板(14)的结构图,图6是图5的左视图。下颔托板(11)和活动板(14)配合使用可测量颔间距。下颔托板(11)是由一块如图4所示的显长方形的板体制成的,其中两长边向两侧凸弓,参见图3,在板体的一面上且垂直于板面固联两块相互平行的夹板(12),在两夹板(12)之间还设有一与下颔托板(11)平行的加强板(13),在下颔托板(11)和加强板(13)上配钻一同心孔,固定管(5)可插入孔中,且两夹板(12)夹卡在壳体(1)上,参见图6,垂直于活动板(14)固联有细杆(15),细杆(15)的端部可插在活动杆(6)的端部,推动位移推钮(7)时,可调节活动板(14)和下颔托板(11)之间的距离,这样便可方便地测出颔间距,如图9所示。图7是用于测量根管长的测量头,它是由锥状弧形管(16)及其内设有可移动的细钢丝(17)构成的,细钢丝(17)的两端伸至锥状弧形管(16)的两端外部,其一端为园钝状,以免从根管中插入后刺伤牙床,另一端可插入活动杆(6)之端部,锥状弧形管(10)的设有沉孔的一端套接在固定管(5)的端部,锥头端的细导管(18)上活接一椭园形的小挡块(19),它可绕细导管(18)转动,在测量中,利用该挡块(19)依着牙齿,可以平稳地握持测距仪。图8是用于测量牙间距、牙量、骨量的测量头,它是在锥状直管(20)内设量一可移动的细杆(21),锥状直管(20)的锥端固联有固定标杆(22),在同一端细杆(21)上设有一活动标杆(23)与固定标杆(22)平行,锥状直管(20)的尾部设置的沉孔用于套接在固定管(5)上,同一端的细杆(21)的端部插在活动杆(6)的端部。当推动推钮(7)时,固定标杆(22)和活动标杆(23)的间距变化,从而测出牙量、骨量、牙间距等。图10为活动杆(6)端部放大图。为了使活动杆(6)在联接细杆(15)、细钢丝(17)或细杆(21)时牢靠,同时又便于拆卸,活动杆(6)的端部三等分地沿杆长方向切开一小段形成微张开的三瓣体,三瓣体根部杆身上设有一小段外螺纹,其上配有螺母(10),螺母(10)靠近三瓣体一端有一小段锥管壁,拧动螺母(10),三瓣体之间形成的开式孔的大小相应变化,参见图10。参见图1和图2,壳体(1)上设有清零扣(9),与之对应,壳内设有清零簧片(8),当按下清零扣(9)时,清零簧片(8)与清零扣(9)相接触,使绕在清零簧片(8)端部的线路与壳体(1)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口腔多用测距仪,它包括壳体(1),被测量值由壳体(1)内设置的传感器(2)变换并经放大整形后,由壳体(1)上可见的数字显示屏(3)显示,电池(4)为其提供电源,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一端设有一固定管(5),管内设有一与传感器(2)相连的活动杆(6);活动杆(6)上所设的位移推钮(7)由壳体(1)上靠近固定管(5)一端所开的条形孔处凸伸至壳体(1)的体外,锥钮(7)在条形孔内可前后移动;活动杆(6)和固定管(5)上设有可拆卸的测量颔间距,牙根管长度,牙量,骨量和牙间距的测量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王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零五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