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式微藻产业光合作用培殖装置,包括:管道式光合作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培养罐和循环分离器;管道式光合作用单元的出口端通过设有泵的管路与循环分离器连接,管道式光合作用单元进口端与培养罐的输出管连接;循环分离器顶部设有纯氧输出管;循环分离器略高于泵连接管部位设有微藻回收管;循环分离器与培养罐之间设有连接管。本装置可避免杂菌等微生物的侵入和飞虫或尘埃的飘落,满足了高质量微藻纯种培殖要求。它将流体力场、光场与磁场等物理场有机相结合,达到强化微藻生长过程,可保证微藻产品质量的稳定和产量的稳定,生产周期短,可实现微藻高细胞密度连续繁育,便于微藻产业规模化生产和管理。(*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微藻培养技术,尤其是一种封闭式微藻产业光合作用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微藻是一种含有高蛋白质的水生藻类植物,据测定其含油率可达90%。因此,在国 际油价飞涨,石化资源日趋枯渴,现代工业和民用对油料资源需求不断扩大的今天,寻找新 的可再生能源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关心的问题。用含油率高的微藻取代石油制取燃油无疑将 成为新能源开发的方向。利用微藻生产的生物柴油不含硫,燃烧时不排放有毒害气体,排入 环境中也可被微生物降解,不污染环境,发展富含油质的微藻是生产生物柴油的一大趋势, 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因此,如何提高微藻培植密度和微藻产品质量是微藻开发利 用遇到的首要问题。目前,微藻培植普遍采用开放式浅水道结构反应池,这种开放式浅水道结构反应池结构 比较简单,造价也较低廉。但其存在以下不足1、 由于是开放式结构,水面与大气接触,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难于保持微藻培植处 于最佳条件;2、 由于是开放式结构,难以避免杂菌等微生物的侵入和飞虫或尘埃的飘落,故难于达 到高质量微藻纯种培殖要求;3、 由于是开放式结构,水分容易蒸发,造成其盐度增加,会导致微藻生长速度缓慢;4、 开放式浅水道结构反应池通常光路较长,光照面积与体积之比较低,导致其光能和 C02的利用率较低,无法满足高细胞密度生物的培殖要求;5、 占地面积大,藻液浓度低、微藻产量低,导致生产成本高、收获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培养 的微藻密度高、质量好、生产周期短,可实现高细胞密度连续生产的封闭式微藻产业光合作 用培殖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法得以解决。这种封闭式微藻产业光合作用培殖装置,包括管道式光合作用单元、培养罐和循环分嵐與 肉命; o这种封闭式微藻产业光合作用培殖装置的特点是所述管道式光合作用单元的出口端通过设有泵的管路与循环分离器连接,管道式光合作 用单元进口端与培养罐的输出管连接;所述循环分离器顶部设有纯氧输出管;所述循环分离器略高于泵连接管部位设有微藻回收管;所述循环分离器与培养罐之间设有连接管。本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予以解决。所述管道式光合作用单元由U型玻璃管和玻璃直管通过连接法兰组成顺序平行、彼此相 通的循环管路。所述循环分离器与培养罐的连接管上设有磁化器。 所述管道式光合作用单元与培养罐的连接管路上设有加热器。 所述培养罐内设有负离子发生器。本封闭式微藻产业光合作用培殖装置的工作过程是将出油率高、生长繁殖快的微藻品种和配好的营养液分批次地倒入培养罐中;启动管路 上的泵,使装置内的液体保持一定的流速,装置中的液体在流经管道式光合作用单元过程中 吸收水中的营养、二氧化碳和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微藻在光照水流水温、营养等融合作用 下,在装置内循环分裂,快速生长,培养出大量微藻;管道式光合作用单元流出的含有微藻 的液体进入循环分离器,由循环分离器将漂浮在液体上面的微藻经微藻回收管流入微藻回收 罐;沉在微藻下方未成熟微藻则随液体通过管路返回到培养罐内,进行下一次循环。与大气相通的二氧化碳浓縮器则可通过管路向培养罐输入二氧化碳,为微藻在营养液中 的培养提供充足的二氧化碳,管路上设置的磁化器、加热器及培养罐内的负离子发生器均可 促进微藻有营养液中的培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 这种封闭式微藻产业光合作用培殖装置可避免开放式结构微藻反应池液面直接与大 气接触,避免了杂菌等微生物的侵入和飞虫或尘埃的飘落,满足了高质量微藻纯种培殖要求2、 这种封闭式微藻产业光合作用培殖装置将流体力场、光场与磁场等物理场有机相结 合,达到强化微藻生长过程,可保证微藻产品质量的稳定和产量的稳定,生产周期短,可实 现微藻高细胞密度连续繁育,便于微藻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和管理。本技术封闭式微藻产业光合作用培殖装置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详细给出附图说明附图是封闭式微藻产业光合作用培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从附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封闭式微藻产业光合作用培殖装置由管道式光合作用 单元l、培养罐2、循环分离器3、泵4、 二氧化碳浓縮器5、负离子发生器6、加热器7和磁化 器8组成。所述管道式光合作用单元1由U型玻璃管11和玻璃直管12通过连接法兰13组成顺序平行、 彼此相通的循环管路。管道式光合作用单元1的输入端通过管路9与培养罐2底部连接相通,与大气相通的二氧 化碳浓縮器5的输出管10插至培养罐2内。管道式光合作用单元1的输出端通过设有泵4的管路 14与循环分离器3连接,循环分离器3的顶部设有纯氧输出管15,循环分离器3略高于泵连接 管路14部位设有微藻回收管16,循环分离器3与培养罐2之间设有连接管17。所述培养罐2内设有负离子发生器6 。所述循环分离器3与培养罐2的连接管l 7上设有磁化器8 。所述管道式光合作用单元1与培养罐2的连接管路9上设有加热器7。本封闭式微藻产业光合作用培殖装置使用时,将装置的微藻回收管16与微藻回收罐18连 接,将装置的纯氧输出管15与纯氧储存罐19连接。本封闭式微藻产业光合作用培殖装置的工作过程是将出油率高、生长繁殖快的微藻品种和配好的营养液分批次地倒入培养罐2中;启动管 路14上的泵4,使装置内的液体保持一定的流速,装置中的液体在流经管道式光合作用单元l 过程中吸收营养液中的养份、二氧化碳和光照,微藻在光照水流水温、营养等融合作用下, 在装置内循环分裂,快速生长,培养出大量微藻;管道式光合作用单元l流出的含有微藻的 营养液经管路9进入循环分离器3,由循环分离器3将漂浮在营养液上面的微藻经微藻回收管 16输入到微藻回收罐18;沉在微藻下方未成熟微藻则随营养液通过管路16返回到培养罐2内 ,进行下一次循环。与大气相通的二氧化碳浓縮器5通过管路10向培养罐2输入二氧化碳,为微藻在营养液中 的培养提供充足的二氧化碳,设置在循环分离器3与培养罐2管路17上设置的磁化器8和设置 在培养罐2与管道式光合作用单元1连接管路9上的加热器7及设置在培养罐2内的负离子发生 器6均可促进微藻有营养液中的培养。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 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 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封闭式微藻产业光合作用培殖装置,包括:管道式光合作用单元,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培养罐和循环分离器; 所述管道式光合作用单元的出口端通过设有泵的管路与循环分离器连接,管道式光合作用单元进口端与培养罐的输出管连接; 所述循环分离器顶部设有纯氧输出管; 所述循环分离器略高于泵连接管部位设有微藻回收管; 所述循环分离器与培养罐之间设有连接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闭式微藻产业光合作用培殖装置,包括管道式光合作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培养罐和循环分离器;所述管道式光合作用单元的出口端通过设有泵的管路与循环分离器连接,管道式光合作用单元进口端与培养罐的输出管连接;所述循环分离器顶部设有纯氧输出管;所述循环分离器略高于泵连接管部位设有微藻回收管;所述循环分离器与培养罐之间设有连接管。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封闭式微藻产业光合作用培殖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管道式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炳泉,
申请(专利权)人:张炳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