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隙排气式导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79758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验室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间隙排气式导流器。它由锥形斗、竖管和支撑筋构成,其特征是:锥形斗是倒圆锥形的壳体,锥形斗的下端是与锥形斗相通且为一个整体的圆筒形的竖管,支撑筋是竖直的三角形片,三条支撑筋沿导流器的侧面圆周均匀分布,且每一支撑筋的两条边均沿着纵向方向分别与锥形斗和竖管连接为一整体。在竖管插入容器的瓶口时,由于三条支撑筋的阻隔,锥形斗的底端无法直接与容器的瓶口接触,在向锥形斗内倒入液体时,容器内的空气可从相邻两支撑筋之间的空隙处排出。杜绝了因液体粘稠而将竖管封堵的情况发生。(*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室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间隙排气式导流器
技术介绍
在化学实验中,往瓶口较小的容器中装液体时需要用到导流器,现有的导流器由 倒圆锥形的锥形斗和其下部的竖管构成。由于现有的容器瓶口通常为圆形,因此在导流器 的竖管插入后,竖管上端的锥形斗根部往往将容器瓶口完美封堵。这样一来,在向导流器中 导入液体时候,导流器内部的通道需要同时起到进液和排气两种作用。在向导流器中倒入 液体时,特别是倒入粘稠度较大的液体时,常常因液体将导流器下部的竖管完全封堵,使容 器内的空气无法排出而使液体无法流入容器,甚至还会发生液体从导流器的上口溢出的情 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同时能够保证 容器中的空气能够及时排除的间隙排气式导流器。解决本技术技术问题的方案是间隙排气式导流器由锥形斗、竖管和支撑筋 构成。其中,锥形斗是倒圆锥形的壳体,锥形斗的下端是与锥形斗相通且为一个整体的圆筒 形的竖管。支撑筋是竖直的三角形片,三条支撑筋沿导流器的侧面圆周均勻分布,且每一支 撑筋的两条边均沿着纵向方向分别与锥形斗和竖管连接为一整体。在竖管插入容器的瓶口时,由于三条支撑筋的阻隔,锥形斗的底端无法直接与容 器的瓶口接触,在向锥形斗内倒入液体时,容器内的空气可从相邻两支撑筋之间的空隙处 排出。采用上述方案,能达到以下效果1.由于本技术能够自动流出容器瓶口的排气空间,使容器中的空气能够及时 从排气口排出。杜绝了因液体粘稠而将竖管封堵的情况发生。2.锥形斗和竖管的结合部位是导流器强度最低的部位,而三条支撑筋起到了增 加导流器强度的作用,防止导流器在使用中被不慎折断的情况发生,同时,由于支撑筋的存 在,与现有技术相比,导流器的壁厚可以更加薄,这样也降低了导流器的制作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中1.锥形斗2.竖管3.支撑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间隙排气式导流器由锥形斗1、竖管2和支撑筋3构成。其中,锥形斗1是倒圆锥 形的壳体,锥形斗1的下端是与锥形斗1相通且为一个整体的圆筒形的竖管2。支撑筋3是 竖直的三角形片,三条支撑筋3沿导流器的侧面圆周均勻分布,且每一支撑筋3的两条边均 沿着纵向方向分别与锥形斗1和竖管2连接为一整体。在竖管2插入容器的瓶口时,由于三条支撑筋3的阻隔,锥形斗1的底端无法直接 与容器的瓶口接触,在向锥形斗1内倒入液体时,容器内的空气可从相邻两支撑筋3之间的 空隙处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间隙排气式导流器,由锥形斗、竖管和支撑筋构成,其特征是:锥形斗是倒圆锥形的壳体,锥形斗的下端是与锥形斗相通且为一个整体的圆筒形的竖管,支撑筋是竖直的三角形片,三条支撑筋沿导流器的侧面圆周均匀分布,且每一支撑筋的两条边均沿着纵向方向分别与锥形斗和竖管连接为一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间隙排气式导流器,由锥形斗、竖管和支撑筋构成,其特征是锥形斗是倒圆锥 形的壳体,锥形斗的下端是与锥形斗相通且为一个整体的圆筒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廷彬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江东轻舟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