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77137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扶手,包括横向设置在电梯轿厢厢壁上的纵长的半框形凸出的扶手本体,所述扶手本体包括上水平面、主表面和下水平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本体的主表面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控制电梯轿厢运行的控制装置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梯轿厢扶手,由于将控制面板设置在扶手上,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等优点。控制面板设置在扶手向后倾斜的上半部,既避免了乘客抵靠时的误操作,又具有显示面板直观,视角大等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的扶手。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梯轿厢的扶手,是供乘客在乘坐电梯时抵靠或抓握的。一般为纵长的 横向设置在轿厢厢壁的不锈钢件。扶手可以根据装饰的需要设计成圆柱形、弧形或方形 等,一般都是中空的,通过焊接或螺丝等方式固定在轿厢厢壁上。电梯的控制面板则是 控制电梯运行的装置,包括控制按钮、显示楼层的显示面板及显示制造商信息的铭牌。 控制面板一般和扶手分开安装。这种结构布置的成本较高、结构不紧凑。控制面板通常 安装的位置较高,儿童和残障人士使用起来非常不便。中国专利200820032465.5中公开 了一种将扶手和控制面板结合在一起的方案,即将控制面板设置在弧形的扶手上水平面 上。这种方案虽然结构紧凑、节省安装时间和成本。但是由于显示楼层的显示板水平放 置,不直观且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且 显示直观的电梯轿厢扶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梯轿厢扶手,包括横向设置在电梯轿厢厢 壁上的纵长的半框形凸出的扶手本体,所述扶手本体包括上水平面、主表面和下水平 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本体的主表面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控制电梯 轿厢运行的控制装置电路连接。优选的,所述主表面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下表面平行与电梯轿厢的厢 壁,所述上表面倾斜,形成斜面,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上表面。优选的,所述上表面与电梯轿厢厢壁的夹角的范围是30° 90°。优选的,所述上表面与电梯轿厢厢壁的夹角为34.7°。优选的,所述扶手本体是中空的。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操作电梯的控制按钮、显示楼层的显示面板和 铭牌。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通过螺钉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主表面上。本技术的电梯轿厢扶手,由于将控制面板设置在扶手上,具有结构简单、 紧凑等优点。控制面板设置在扶手向后倾斜的上半部,既避免了乘客抵靠时的误操作, 又具有显示面板直观,视角大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梯轿厢扶手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梯轿厢扶手的侧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电梯轿厢扶手包括扶手本体10,扶手本体10 是纵长的框形,凸出的设置在轿厢厢壁12上。扶手本体10水平分成上表面14和下表面 16。上表面14的上部向轿厢厢壁12倾斜,下表面16与轿厢厢壁12平行。上表面14与 轿厢厢壁12的夹角α为34.7°。电梯的控制面板18通过螺钉(未显示)可拆卸地设置 在上表面16上,控制面板18上设置有操作电梯的控制按钮20、显示楼层的显示面板22 和铭牌24。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 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 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 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轿厢扶手,包括横向设置在电梯轿厢厢壁上的纵长的半框形凸出的扶手本体,所述扶手本体包括上水平面、主表面和下水平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本体的主表面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控制电梯轿厢运行的控制装置电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扶手,包括横向设置在电梯轿厢厢壁上的纵长的半框形凸出的扶手 本体,所述扶手本体包括上水平面、主表面和下水平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本体的 主表面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控制电梯轿厢运行的控制装置电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表面包括上表面和下 表面,所述下表面平行与电梯轿厢的厢壁,所述上表面倾斜,形成斜面,所述控制面板 设置在所述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轿厢扶手,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学奇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京都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