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75113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纵长的绝缘本体及设置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绝缘本体设有用于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前端面,该前端面包括间隔开的第一、第二前端面,第一、第二前端面各自凹设有若干收容导电端子的端子槽,各导电端子设有固持部及自固持部一端延伸的配合部,固持部和配合部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端子槽设有成一角度的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的连接位置成一圆弧设置,连接部抵持于该圆弧上,该圆弧在其底端设有一折点,该折点为导电端子之回弹提供回弹空间,圆弧分散了端子弯折时所带来的应力,减小了端子弯折对绝缘本体带来的损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该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的配合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1/0(输入/输出)连接器产品中,通常包括绝缘本体、设置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其绝缘本体设有若干收容导电端子的端子槽,各导电端子设有固持部及配合部,各端子槽设有固持收容固持部的固持槽及收容配合部的配合槽,固持槽与配合槽之间的连接部分为一圆角。当导电端子装入绝缘本体内时,配合部弯折收容于配合槽内,此时,固持部与配合部之间的连接部对圆角产生一定的应力,该应力集中在圆角上,从而将绝缘本体压坏;另,配合部收容在配合槽内时沿着圆角与配合槽之底面向内产生偏离,然后回弹,该回弹空间不够,从而导致端子不能够准确定位于预定位置。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该等问题,使得连接器之间能够具减小对绝缘本体损害且保证端子能够较准确定位于预定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对绝缘本体损害且保证端子能够较准确定位于预定位置的电连接器。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纵长的绝缘本体及设置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用于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前端面,该前端面包括间隔开的第一、第二前端面,第一、第二前端面各自凹设有若干收容导电端子的端子槽,各导电端子设有固持部及自固持部一端延伸的配合部,固持部和配合部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端子槽设有成一角度的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的连接位置成一圆弧设置,所述连接部抵持于该圆弧上,该圆弧在其底端设有一折点,该折点为导电端子之回弹提供回弹空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电连接器在其端子槽之连接位置设置一圆弧,以此来分散端子弯折时所带来的应力,减小了端子弯折对绝缘本体带来的损坏;另,本技术将端子槽之底壁与圆弧之连接位置设置为一折点,从而为端子之配合部收容在端子槽内时提供了一定的回弹空间,保证了端子能够较准确定位于预定的位置。附图说明 图1是符合本技术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是第1图所示电连接器沿A-A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揭示符合本技术的电连接器100,该电连接器100为一种输入/输出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纵长的绝缘本体1、收容于绝缘本体1的若干导电端子3及包覆于绝缘本体1外的金属壳体5。 如图1及图2所示,绝缘本体1设有用于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配合的前端面11、与前端面11相反设置的后端面13及连接前端面11与后端面13的侧壁15,该侧壁15自前端面11向后端面13延伸设置。 所述前端面11包括第一、第二前端面111、113,该第一、第二前端面111、 113各自沿侧壁15之延伸方向凹设有若干第一、第二端子槽17、19,该第一、第二端子槽17、19之间设有一收容孔20。各第一、第二端子槽17、19设有固持槽171与配合槽173,其中固持槽171沿侧壁15之延伸方向自前端面11延伸至后端面13,固持槽171设有第一底面23,该第一底面23垂直于前端面ll,配合槽173设有第二底面25,该第二底面25为一斜面,与前端面11成一角度设置,即第二底面25与第一底面23亦成一角度设置,且二者的连接位置成一圆弧175设置,第二底面25与圆弧175之连接部分形成一折点179。所述绝缘本体1的两端还设有延伸块21,该等延伸块21自各侧壁15向外延伸,且各延伸块21沿侧壁15的延伸方向凹设有一通孔211,该通孔211与上述收容孔20—起导引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的准确插入配合。 如图2及图3所示,导电端子3设有固持部31、自固持部31 —端延伸的配合部33及自固持部31另一端延伸的焊接部35,固持部31和配合部33之间设有连接部37。当导电端子3装入端子槽各第一、第二端子槽17、 19时,所述固持部31固持收容于固持槽171,然后将配合部33弯折以收容于配合槽173内,而焊接部35则露出于后端面13悬空设置。该装配过程中,配合部33弯折收容在配合槽173内时,连接部37同时抵压在圆弧175上,该圆弧175由于与导电端子3之连接部具有了较大的基础面积而分散端子3弯折时所带来的应力,从而减小了装配时端子弯折对绝缘本体1带来的损坏;另,各第一、第二端子槽17、19内设置的该折点179为端子配合部33配合槽173时提供了一定的回弹空间,从而保证了端子能够设置于预定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纵长的绝缘本体及设置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用于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前端面,该前端面包括间隔开的第一、第二前端面,第一、第二前端面各自凹设有若干收容导电端子的端子槽,各导电端子设有固持部及自固持部一端延伸的配合部,固持部和配合部之间设有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槽设有成一角度的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的连接位置成一圆弧设置,所述连接部抵持于该圆弧上,该圆弧在其底端设有一折点,该折点为导电端子之回弹提供回弹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纵长的绝缘本体及设置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用于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前端面,该前端面包括间隔开的第一、第二前端面,第一、第二前端面各自凹设有若干收容导电端子的端子槽,各导电端子设有固持部及自固持部一端延伸的配合部,固持部和配合部之间设有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槽设有成一角度的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的连接位置成一圆弧设置,所述连接部抵持于该圆弧上,该圆弧在其底端设有一折点,该折点为导电端子之回弹提供回弹空间。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槽包括用以收容导电端子固持部的固持槽及收容配合部的配合槽,所述第一底面为固持槽之底面,第二底面为配合槽之底面。3. 如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宾涛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