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传动效率之卷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727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传动效率之卷线器,于线轮一侧设有一煞车片,煞车片二侧则设有二盘片,二盘片可受驱动而旋转,线轮藉一心轴设于主体上,线轮与心轴之间设有支持组件,当心轴受力沿轴向移动时,可透过支持组件对线轮与一盘片施压,使煞车片受二盘片迫紧夹持于其中形成双煞结构,藉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之卷线器具有极佳之动力传输效率,且线轮具有极强之煞车力道。(*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wind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inding device of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s provided with a brake line to brake wheel side, the two side is provided with two disc, two disc can be driven to rotate, the line wheel by a mandrel on the main body, the support componen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ine wheel and the spindle, beware of axial stress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when moving through the support component of the line wheel and a pressing disc brake disc, the two fastening clamp forming Shuangsha structure therein, thereby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reel has excellent power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nd has a strong line wheel brake p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钓具领域技术,特别是指一种高传动效率之巻线 器,可有效传递动力且可提供强力之煞车功效。
技术介绍
习知巻线器利用 一心轴驱使线轮沿轴向移动,使设于线轮一侧之 煞车片抵顶于一金属盘片,该金属盘片可受一握柄透过齿轮等传动机 构驱动而旋转,藉此,动力可由握柄传递至线轮,或者是当握柄不动 时,提供线轮一定程度之煞车力道,以避免出线速度过快。由于习知结构利用煞车片与单一金属盘片间之摩擦力将动力由 握柄传递至线轮,或者提供线轮煞车力道,在外力过大之情形下,煞 车片与金属盘片之间可能发生打滑, 一方面造成动力传输之损失,另 一方面则可能发生线轮无法有效煞车之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习知技术所存在之缺失,主要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高传动效率之巻线器,其动力传输之损耗极低,且具有极强大之 线轮煞车力道。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传动效率之巻线器,包含有一主体;一心轴,设于该主体且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沿一轴 向移动;一线轮,具有一轴部、 一轴孔供该心轴穿设、 一第一翼部由该轴部一端径向延伸而出、 一第二翼部由该轴部另一端径向延伸而出、一 側盖固设于该第 一翼部,以及一容室定义于该第 一翼部与该侧盖之 间,其中,该侧盖具有一轴孔;一煞车片,以与该线轮一起旋转之方式设于该线轮之容室中; 一齿杆,套设于该心轴且可受驱动而旋寿争;一套件,以与该齿杆一起旋转之方式套设于该齿杆之一端,该套 件并穿设于该侧盖之轴孔;一第一盘片,以与该套件一起旋转之方式设于该线轮之容室中且 位于该煞车片与该侧盖之间;一第二盘片,以与该套件一起旋转之方式设于该线轮之容室中且 位于该煞车片与该第一翼部之间;一弹性件,设于该第一盘片与该第二盘片之间;以及一支持组件,设于该心轴与该线轮之间,当该心轴位于第二位置 时,该心轴可透过该支持组件对该第二盘片施加压力,使该第二盘片、 该煞车片与该第一盘片紧靠在一起。该煞车片具有至少一凸部,该线轮之第一翼部具有至少一凹陷供 该煞车片之凸部容置。该线轮之第 一翼部与该煞车片之间设有多个弹簧。该套件具有一卡掣部,其橫剖面为非圓形,该第一盘片具有一供 该套件之卡掣部插设的轴孔。该套件具有一卡犁部,其橫剖面为非圆形,该第二盘片具有一供 该套件之卡掣部插设的轴孔。该弹性件为一波形垫圏。该支持组件包含有一轴承套设于该心轴且位于该线轮轴部之一 端, 一扣环嵌设于该心轴,以及至少一弹簧垫片设于该扣环与该轴承之间。该支持组件包含有 一 轴承套设于该心轴且位于该线轮轴部之另一端, 一扣环嵌设于该心轴,至少 一弹資垫片设于该扣环与该轴承之 间,以及一止推轴承套设于该心轴且f立于该轴承与该第二盘片之间。 该心轴位于第二位'£时,该心轴透过该支持组件对该线轮施加压力。本技术之优点在于当心轴受力沿轴向移动时,可透过支持组 件对线轮与 一盘片施压,使煞车片受二盘片迫紧夹持于其中形成双煞 结构,藉此具有极佳之动力传输效率,且线轮具有极强之煞车力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图; 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之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沿3-3方向之剖视图; 图4是图3之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技术之动作示意图; 图6是图5之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IO巻线器12主体13架体14左盖件15右盖件16心轴]8扳手19握柄A轴向20线轮21轴部22豸由孑L2 3第一翼部24第二翼部25侧盖26轴孔27螺栓28凹陷281弹发29容室30煞车片32凸部34轴孔36齿杆40套件 44第一盘片 48第二盘片41轴孔49 4由3L46轴孔42卡掣部5 0弹性件52支持组件54左轴承 56弹簧垫片 58扣环55扣环57右轴承 59弹簧垫片60止推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之高传动效率 之巻线器10包含有一主体12、 一心轴16、 一线轮20、 一煞车片30、 一 齿杆36、 一套件40、 一第一盘片44、 一第二盘片48、 一弹性件50以及 一支持组件52。该主体12具有一架体13、 一左盖件14与一右盖件15,该心轴16 设于该主体12之左盖件14与右盖件15上,该心轴16之右端与一扳手18 连接,当该扳手18旋转时,可带动该心轴16于一第一位置(如第四图 所示)与一第二位置(如第六图所示)之间沿一轴向A移动。该线專仑20具有一轴部2〗、 一轴孔22供该心轴16穿:&、 一第一翼部 23由该轴部21右端径向延伸而出、 一第二翼部24由该轴部21左端径向 延伸而出,以及一侧盖25利用四螺栓27锁固于该第一翼部23,该侧盖 25中央具有一圓形轴孔26,该第一翼部23具有四凹陷28,用以供四弹 簧281容置,该第一翼部23与该侧盖25之间定义出一容室29。该煞车片30以与该线轮20—起旋转之方式设于该线轮20之容室 29中,事实上,该煞车片H有四凸部分别容置于该线轮20第一翼部23之四凹陷28中,藉此,该煞车W 30可与该线4仑20—起旋转,该四 弹簧281分别设于该线轮20之第一翼部23与该煞本片30之间,藉此, 该煞车片30于未受力时可抵了贞亍该恻盖25而定位,另该煞车片30具有 一轴孔34。该齿杆36套设于该心轴16,该本体12之右侧盖15枢设有一握柄 19,当该握柄19旋转时,可透过一传动机构(图未示)驱动该齿杆36 旋转,由于该传动机构之结构属习知技术,容不在此详述,藉此,该 齿杆36可受该握柄19驱动而旋转,该齿杆36—端外缘略呈方形。该套件40以与该齿杆36—起旋转之方式套设于该齿杆36之一端, 实际上该套件40具有一略呈方形之轴孔41,供该齿杆36之一端插入, 藉此,该套件40可受该齿杆36驱动而一起旋转,此外,该套件40具有 一-^掣部42其横剖面略呈方形,该套件40并穿设于该侧盖25之轴孔26 与该煞车片30之轴孔34。该第一盘片44以与该套件40—起旋转之方式设于该线轮20之容 室29中且位于该煞车片30与该侧盖25之间,实际上该第一盘片44具有 一略呈方形之轴孔46供该套件40之卡掣部42插设,藉此,该第一盘片 44可与该套件40—起;j走转。该第二盘片48以与该套件40—起旋转之方式设于该线轮20之容 室29中且位于该煞车片30与该第一翼部23之间,实际上该第二盘片48 具有一略呈方形之轴孔49供该套件40之卡掣部42插设,藉此,该第二 盘片48可与该套件40—起旋转。该弹性件50设于该第一盘片44与该第二盘片48之间且位于该煞 车片30之轴孔34,于本实施例中,该弹性件50为一波形垫圈套设于该 套件40之卡掣部42,该弹性件50提供之弹力可令该第一盘片44、该第 二盘片4 8于未受力时保持与该煞车片3 0分离之状态。该支持组件52设于该心轴16与该线轮20之间,于本实施例中该支 持组件52包含有一左轴承54套设于该心轴16且位于该线轮20轴部21之左端, 一扣环55嵌设于该心轴lb,以及四弹簧垫片56-没于该扣环55 与该左轴承54之间,此外,该t持组件52更包含有一右轴承57套设于 该心轴16且位于该线轮20轴部2]之右端, 一扣环58嵌设于该心轴1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传动效率之卷线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主体;    一心轴,设于该主体且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沿一轴向移动;    一线轮,具有一轴部、一轴孔供该心轴穿设、一第一翼部由该轴部一端径向延伸而出、一第二翼部由该轴部另一端径向延伸而出、一侧盖固设于该第一翼部,以及一容室定义于该第一翼部与该侧盖之间,其中,该侧盖具有一轴孔;    一煞车片,以与该线轮一起旋转之方式设于该线轮之容室中;    一齿杆,套设于该心轴且可受驱动而旋转;    一套件,以与该齿杆一起旋转之方式套设于该齿杆之一端,该套件并穿设于该侧盖之轴孔;    一第一盘片,以与该套件一起旋转之方式设于该线轮之容室中且位于该煞车片与该侧盖之间;    一第二盘片,以与该套件一起旋转之方式设于该线轮之容室中且位于该煞车片与该第一翼部之间;    一弹性件,设于该第一盘片与该第二盘片之间;以及    一支持组件,设于该心轴与该线轮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高传动效率之卷线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主体;一心轴,设于该主体且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沿一轴向移动;一线轮,具有一轴部、一轴孔供该心轴穿设、一第一翼部由该轴部一端径向延伸而出、一第二翼部由该轴部另一端径向延伸而出、一侧盖固设于该第一翼部,以及一容室定义于该第一翼部与该侧盖之间,其中,该侧盖具有一轴孔;一煞车片,以与该线轮一起旋转之方式设于该线轮之容室中;一齿杆,套设于该心轴且可受驱动而旋转;一套件,以与该齿杆一起旋转之方式套设于该齿杆之一端,该套件并穿设于该侧盖之轴孔;一第一盘片,以与该套件一起旋转之方式设于该线轮之容室中且位于该煞车片与该侧盖之间;一第二盘片,以与该套件一起旋转之方式设于该线轮之容室中且位于该煞车片与该第一翼部之间;一弹性件,设于该第一盘片与该第二盘片之间;以及一支持组件,设于该心轴与该线轮之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传动效率之巻线器,其特征在于 该煞车片具有至少 一 凸部,该线轮之第 一翼部具有至少 一 凹陷供该煞车片之凸部容置。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传动效率之巻线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清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宝熊渔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