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洪德专利>正文

竖立式上顶下拉液压抽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72043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竖立式上顶下拉液压抽油机,其平衡箱位于机架内,液压缸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平衡箱下方的机架的底座上,活塞柱的顶端与平衡箱的底端安装在一起并能使平衡箱沿机架内上下移动,平衡箱上方的机架的顶部安装有定滑轮,抽油平台的内端安装在机架的上部外侧,在抽油平台的外部安装有导向轮,抽油绳索的内端固定安装在平衡箱上,抽油绳索的外端通过定滑轮和导向轮后能与抽油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寿命长、使用方便、安装性好、能耗低、维护成本低等优点,还可实现抽油机的大行程和提高抽油机的运行速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最好在使用时采用地下室式的,从而可进一步降低能耗,降低井架的高度,提高稳定性及减小安装难度。(*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开采石油的抽油机
,是一种竖立式上顶下拉液压抽油机。二
技术介绍
现有抽油机一般包括游梁式抽油机和液压式抽油机等,而游梁式抽油机是比较传统的抽油机,但一直存在以下问题结构比较庞大、重量比较大,调整冲程、冲次和平衡都比较困难,特别是能耗较高;液压式抽油机是近十几年来出现的新型抽油机,但因结构复杂、使用寿命短、不便于使用、维护成本高而一直没有被广泛使用。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竖立式上顶下拉液压抽油机,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解决了现有技术结构复杂、使用寿命短、不便于使用、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其具有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寿命长、使用方便、安装性好、能耗低、维护成本低等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竖立式上顶下拉液压抽油机,包括液压装置,该液压装置包括液压缸和液压泵,液压缸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泵相连通,液压缸包括缸体、活塞柱和活塞,该液压缸采用双向液压缸,其平衡箱位于机架内,液压缸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平衡箱下方,活塞柱的顶端与平衡箱的底端安装在一起并能使平衡箱沿机架内上下移动,平衡箱上方的机架的顶部安装有定滑轮,抽油平台的内端安装在机架的上部外侧,在抽油平台的外部安装有导向轮,抽油绳索的内端固定安装在平衡箱上,抽油绳索的外端通过定滑轮和导向轮后能与抽油杆固定连接。下面是对上述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液压装置可采用多级活塞双向液压缸,该多级活塞双向液压缸的缸体包括固定缸体和不少于一级的活动缸体,每级缸体内都有活塞,每个活塞的下方为上行腔,每个活塞的上方为反向腔,活塞柱的下端与末级活动缸体内的活塞固定在一起或成为一体;末级活动缸体的下端与其下一级活动缸体内的活塞固定在一起或成为一体并在该活塞上有上行油路孔将上下缸体的上行腔连通;在活动缸体上有反向油路通道,该反向油路通道的上部进出口与活动缸体内的反向腔上部相通,该反向油路通道的下部进出口与活动缸体外的反向腔下部相通;在固定缸体的下部接通有上行油路管并与上行腔连通,在固定缸体的上部接通有反向油路管并与反向腔连通。4在上述活动缸体上可有不少于二个对称分布的反向油路通道。在上述活动缸体上可有四个对称分布的反向油路通道。上述抽油平台的内端可铰接在机架的上部外侧,抽油平台能上翻或侧转。上述抽油平台的外部可与上翻或侧转液压缸的活塞柱外端铰接在一起,上翻或侧转液压缸的底座铰接在机架上。上述平衡箱的重量最好等于抽油杆空载重量与上行活塞力之和再减去下行活塞力之差。上述液压装置及其相应的机架部分可有保温室,液压装置位于保温室内。上述液压装置的活塞换向控制装置可采用机械行程开关式的或电子控制式的。上述抽油绳索可采用单股绳索或多股绳索或单股链条或多股链条或带状绳索,抽油绳索通过悬绳器与抽油杆固定连接在一起。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寿命长、使用方便、安装性好、能耗低、维护成本低等优点,还可实现抽油机的大行程和提高抽油机的运行速度。本技术最好在使用时采用地下室式的,从而可进一步降低能耗,降低井架的高度,提高稳定性及减小安装难度。四附图说明附图l为本技术中多级活塞双向液压缸的实施例l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l的A-A向剖视结构。附图3为附图l的B-B向剖视结构。附图4为本技术中多级活塞双向液压缸的实施例2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附图4的C-C向剖视结构。附图6为附图4的D-D向剖视结构。附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4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l为活塞柱,2为固定缸体,3为活塞,4为上行腔,5为反向腔,6为末级活动缸体,7为上行油路孔,8为反向油路通道,9为上行油路管,IO为反向油路管,ll为中级活动缸体;12为液压缸,13为液压泵,14为平衡箱,15为机架,16为定滑轮,17为抽油平台,18为导向轮,19为抽油绳索,20为保温室,21为上翻或侧转液压缸,22为悬绳器,23为土壤。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7和8所示,该竖立式上顶下拉液压抽油机包括液压装置,该液压装置包括液压缸12和液压泵13,液压缸12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泵13相连通,液压缸12包括缸体、活塞柱l和活塞3,该液压缸12采用双向液压缸,平衡箱14位于机架15内,液压缸12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平衡箱14下方,活塞柱1的顶端与平衡箱14的底端安装在一起并能使平衡箱14沿机架15内上下移动,平衡箱14上方的机架15的顶部安装有定滑轮16,抽油平台17的内端安装在机架15的上部外侧,在抽油平台17的外部安装有导向轮18,抽油绳索19的内端固定安装在平衡箱14上,抽油绳索19的外端通过定滑轮16和导向轮18后能与抽油杆固定连接。这样,平衡箱14通过抽油绳索19与抽油杆负载保持相对平衡,因此,液压缸12向下拉平衡箱14所作的功主要用于从油井中提升液柱和克服抽油杆向上运动的摩擦力所需要的功,液压缸12向上顶平衡箱14所作的功主要用于抽油杆克服向下运动的摩擦力而使抽油泵复位,从而减少无用功,降低了能耗。实施例3:如附图7至8所示,与上述竖立式上顶下拉液压抽油机不同之处在于如附图7所示,实施例3的机架15的底座位于地面上,这样便于安装。实施例4:如附图7至8所示,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如附图8所示,实施例4的液压装置及其相应的机架15部分有保温室20,液压装置位于保温室20内,实施例4的机架15的底座可以位于地面上,最好将实施例4的液压装置及其相应的机架15部分的保温室20置于地面以下的相对恒温层,在使用时成为地下室式的,这是因为过高或过低的环境温度都不利于液压装置长时间正常工作,这样使液压装置工作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利于减少液压装置的故障,从而延长了液压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并且利用了大地的相对恒温作用使保温室20内保持相对恒温,而不需要外来能源保温,这就大大节约了能源,并且还有以下优点降低井架的高度,提高稳定性及减小安装难度。特别适用于夏季较炎热或/和冬季较寒冷地区的石油开采。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竖立式上顶下拉液压抽油机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7和8所示,抽油平台17的内端铰接在机架15的上部外侧,抽油平台17能上翻或侧转,从而让来油井口便于修改井作业,最好通过液压来实现(但也可通过人工来实现),抽油平台17的外部与上翻或侧转液压缸21的活塞柱外端铰接在一起,上翻或侧转液压缸21的底座铰接在机架15上。由于双向液压缸下行时高压液对活塞的作用面积小于上行时高压液对活塞的作用面积,如附图7和8所示,因此下行时高压液对活塞的力矩小于上行时液压活塞的力矩,这样平衡箱的重量最好为抽油杆空载重量与上行活塞推力之和再减去下行活塞拉力之差,S卩平衡箱的重量=抽油杆空载重量+上行活塞推力-下行活塞拉力。如附图7和8所示,抽油绳索19可采用单股绳索或多股绳索或单股链条或多股链条或带状绳索,可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抽油绳索19通过悬绳器22与抽油杆固定连接在一起。如附图1至8所示,液压装置采用多级活塞双向液压缸,如附图1至6所示,该多级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竖立式上顶下拉液压抽油机,包括液压装置,该液压装置包括液压缸和液压泵,液压缸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泵相连通,液压缸包括缸体、活塞柱和活塞,该液压缸采用双向液压缸,其特征在于平衡箱位于机架内,液压缸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平衡箱下方,活塞柱的顶端与平衡箱的底端安装在一起并能使平衡箱沿机架内上下移动,平衡箱上方的机架的顶部安装有定滑轮,抽油平台的内端安装在机架的上部外侧,在抽油平台的外部安装有导向轮,抽油绳索的内端固定安装在平衡箱上,抽油绳索的外端通过定滑轮和导向轮后能与抽油杆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竖立式上顶下拉液压抽油机,包括液压装置,该液压装置包括液压缸和液压泵,液压缸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泵相连通,液压缸包括缸体、活塞柱和活塞,该液压缸采用双向液压缸,其特征在于平衡箱位于机架内,液压缸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平衡箱下方,活塞柱的顶端与平衡箱的底端安装在一起并能使平衡箱沿机架内上下移动,平衡箱上方的机架的顶部安装有定滑轮,抽油平台的内端安装在机架的上部外侧,在抽油平台的外部安装有导向轮,抽油绳索的内端固定安装在平衡箱上,抽油绳索的外端通过定滑轮和导向轮后能与抽油杆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竖立式上顶下拉液压抽油机,其特征在 于液压装置采用多级活塞双向液压缸,该多级活塞双向液压缸的缸体包括固定缸体和不少于 一级的活动缸体,每级缸体内都有活塞,每个活塞的下方为上行腔,每个活塞的上方为反向 腔,活塞柱的下端与末级活动缸体内的活塞固定在一起或成为一体;末级活动缸体的下端与 其下一级活动缸体内的活塞固定在一起或成为一体并在该活塞上有上行油路孔将上下缸体的 上行腔连通;在活动缸体上有反向油路通道,该反向油路通道的上部进出口与活动缸体内的 反向腔上部相通,该反向油路通道的下部进出口与活动缸体外的反向腔下部相通;在固定缸 体的下部接通有上行油路管并与上行腔连通,在固定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洪德王新愚
申请(专利权)人:徐洪德王新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