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制品穿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54721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纤维制品穿孔装置,它包括:一第一转轮,包括有复数个刀具,并以该第一转轮的轴心为中心进行转动;一第二转轮,包括有复数个刀具,并以该第二转轮的轴心为中心进行转动;一承载单元;一支撑轮,设置在所述承载单元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转轮及所述第二转轮之间,包括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刀具;及一气缸,连接所述承载单元,用以带动所述支撑轮在所述第一转轮及所述第二转轮之间进行位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应对各种需求无须频繁拆装刀具,且操作便捷、定位准确。(*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穿孔装置,尤指一种使用便捷高效的穿孔装置。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为已有纤维制品穿孔机台的构造示意图。如图1所示,已有的纤维制 品穿孔机台10主要包括一进料装置11、一穿孔装置13及一接收装置15,其中穿孔装置13 由进料装置11接收纤维制品12,并在纤维制品12上形成穿孔,而后再将经过穿孔的纤维制 品12输送至接收装置15。穿孔装置13包括有一第一转轮131、一第二转轮133、一第一支撑轮135及一第 二支撑轮137,其中第一转轮131上的刀具与第一支撑轮135上的刀具相接触,且第一转 轮131可以其轴心为中心进行转动,而第一支撑轮135则以固定的方式设置(不会进行转 动),藉此可将由第一转轮131及第一支撑轮135之间通过的第一纤维制品121进行打洞。 第二转轮133上的刀具与第二支撑轮137上的刀具相接触,且第二转轮133可以其轴心为 中心进行转动,而第二支撑轮137则以固定的方式设置(不会进行转动),藉此可对从第二 转轮133及第二支撑轮137之间通过的第二纤维制品123进行打洞。在对纤维制品12进行打洞的过程中,可使得纤维制品12由第一转轮131及第一 支撑轮135之间通过,如第一纤维制品121。或使得纤维制品12由第二转轮133与第二支 撑轮137之间通过,如第二纤维制品123。第一支撑轮135上设置有一刀具1351 ;第二支撑轮137上设置一刀具1371 ;第一 转轮131上设置有三个刀具1311,而第二转轮133上则设置有六个刀具1331,藉此将可在 第一纤维制品121与第二纤维制品123上形成不同距离的穿孔,如图2所示。例如可使得 第一纤维制品121上各列穿孔1211之间的距离Ll大于第二纤维制品123上各列穿孔1231 之间的距离L2,例如Ll可为L2的两倍,如图3所示。纤维制品穿孔机台10虽然可以对纤维制品12进行穿孔,但其在应用上仍有其限 制性。例如当第一支撑轮135或第二支撑轮137上的刀具1351/1371磨损,或是欲更换 刀具1351/1371的种类时,使用者都必须先停止纤维制品穿孔机台10的运转,并将刀具 1351/1371由第一支撑轮135或第二支撑轮137卸下,而后再将新的刀具重新锁合在第一支 撑轮135或第二支撑轮137上。刀具135/137在进行拆卸及重新组装的步骤,往往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并会 对产品的生产效率造成影响。同时在进行刀具135/137更换时亦需要额外的人力,并增加 了在更换刀具135/137的过程中发生意外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制品穿孔装置,主要于支撑轮上设置 有复数个刀具,并可透过转动支撑轮来进行刀具的更换,使得支撑轮以不同的刀具与第一 转轮或第二转轮上的刀具接触,而不用对支撑轮上的刀具进行拆卸及重新组装,以达到快速更换刀具的目的。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制品穿孔装置,主要将支撑轮设置在第一转轮及第二转轮之间,并透过气缸带动支撑轮进行位移,使得支撑轮上的刀具与第一 转轮或第二转轮上的刀具接触,有利于简化纤维制品穿孔装置的构造。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制品穿孔装置,主要将一承载单元以 悬挂的方式设置,并将支撑轮设置在承载单元上,而承载单元的下方则与气缸连接,藉此以 气缸带动承载单元及支撑轮,并透过摆动的方式调整支撑轮与第一转轮及第二转轮之间的 位置。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制品穿孔装置,其中支撑轮设置于承 载单元上,并可将一固定单元设置在支撑轮与承载单元之间,藉此将支撑轮固定在承载单 元上,使得支撑轮不会在承载单元上发生转动或晃动的情形。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制品穿孔装置,其中支撑轮上设置有 四个或四个以上不同型式的刀具,并可透过转动支撑轮的方式更换不同型式的刀具,并以 该刀具在纤维制品上形成不同的穿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纤维制品穿孔装置,它包括一第一转轮,包括有复数个刀具,并以该第一转轮的轴心为中心进行转动;一第二转轮,包括有复数个刀具,并以该第二转轮的轴心为中心进行转动;一承载单元;一支撑轮,设置在所述承载单元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转轮及所述第二转轮之间,包 括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刀具;及一气缸,连接所述承载单元,用以带动所述支撑轮在所述第一转轮及所述第二转 轮之间进行位移。所述支撑轮可相对于所述承载单元进行转动。所述纤维制品穿孔装置还包括有一固定单元设置在所述承载单元与所述支撑轮 之间,并用以将所述支撑轮固定在所述承载单元上。所述承载单元包括有至少一凹槽,所述支撑轮包括有复数个凹槽,所述固定单元 设置在所述承载单元的凹槽及所述支撑轮的其中之一的凹槽内。所述纤维制品穿孔装置还包括有一转动支架连接所述承载单元的一端,所述气缸 与所述承载单元的另一端相连。所述气缸用以带动所述承载单元以所述转动支架为中心进行摆动。所述纤维制品穿孔装置还包括有至少一用以对所述承载单元进行定位的定位单兀。所述定位单元为一螺丝。所述定位单元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定位单元及第二定位单元,且第一定位 单元及第二定位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承载单元的两侧。所述第一转轮上刀具与所述第二转轮上刀具的数量不同。所述支撑轮包括有一第一刀具、一第二刀具、一第三刀具及一第四刀具,且第一刀 具与第二刀具的型式不同,第三刀具与第四刀具的型式不同。所述支撑轮的刀具与所述第一转轮的刀具或所述第二转轮的刀具接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应对各种需求无须频繁拆装刀具,且操作便捷、定位准确。附图说明图1是已有纤维制品穿孔机台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已有纤维制品穿孔装置的构造示意图。图3是经过穿孔的纤维制品的构造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纤维制品穿孔机台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图4A、图4B是本技术纤维制品穿孔装置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图5A、图5B是本技术纤维制品穿孔装置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图5C是本技术纤维制品穿孔装置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6A、图6B分别是本技术纤维制品穿孔装置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纤维制品穿孔装置的刀具的构造示意图。主要组件标号说明10 纤维制品穿孔机台 11 进料装置12 纤维制品121第一纤维制品1211穿孔123第二纤维制品1231穿孔13 穿孔装置131 第一转轮1311刀具133 第二转轮1331刀具135第一支撑轮1351刀具137第二支撑轮1371刀具15 接收装置20 纤维制品穿孔机台 21 进料装置25 接收装置30 纤维制品穿孔装置 31 第一转轮311 刀具33 第二转轮331 刀具341 第一定位单元343第二定位单元35 支撑轮351 刀具3511第一刀具3513第二刀具3515第三刀具3517第四刀具353第一凹槽355第二凹槽36 转动支架37 承载单元371 凹槽38 固定单元39 气缸40 纤维制品穿孔装置 41 第一转轮43 第二转轮45 支撑轮451 刀具4511第一刀具4513第二刀具4515第三刀具4517第四刀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4,为本技术纤维制品穿孔机台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纤维制品穿孔机台20包括有一进料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纤维制品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第一转轮,包括有复数个刀具,并以该第一转轮的轴心为中心进行转动;一第二转轮,包括有复数个刀具,并以该第二转轮的轴心为中心进行转动;一承载单元;一支撑轮,设置在所述承载单元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转轮及所述第二转轮之间,包括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刀具;及一气缸,连接所述承载单元,用以带动所述支撑轮在所述第一转轮及所述第二转轮之间进行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纤维制品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第一转轮,包括有复数个刀具,并以该第一转轮的轴心为中心进行转动;一第二转轮,包括有复数个刀具,并以该第二转轮的轴心为中心进行转动;一承载单元;一支撑轮,设置在所述承载单元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转轮及所述第二转轮之间,包括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刀具;及一气缸,连接所述承载单元,用以带动所述支撑轮在所述第一转轮及所述第二转轮之间进行位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制品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可相对于所述承 载单元进行转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制品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制品穿孔装置还包 括有一固定单元设置在所述承载单元与所述支撑轮之间,并用以将所述支撑轮固定在所述 承载单元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制品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单元包括有至少一 凹槽,所述支撑轮包括有复数个凹槽,所述固定单元设置在所述承载单元的凹槽及所述支 撑轮的其中之一的凹槽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制品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制品穿孔装置还包 括有一转动支架连接所述承载单元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东义
申请(专利权)人:全利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