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52224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转接器,适用于连接一种附件工作头和一种输出轴,所述附件工作头具有呈正十二边形安装孔,所述输出轴上沿轴向方向延伸有十二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凸起,所述的转接器包括:具有两个端面(103、104)的圆柱形的主体(101)、贯穿主体(101)的中心定位孔(102),所述转接器的一个端面(104)上沿着轴向方向延伸有与中心定位孔(102)同轴设置的凸台(105),所述的凸台(105)与附件工作头的安装孔配接,在所述转接器的主体(101)的外圆周面上,沿着径向方向呈放射状的均匀的延伸有若干凸块(106),每一个凸块(106)与邻近的另一个凸块(106)构成一组,每一组凸块(106)之间形成一个收容空间(107),所述输出轴的至少两个相邻的凸起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107)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接器,尤其是一种手持式的摆动类动力工具的转接器附件,用 于将附件工作头连接安装在输出轴上。
技术介绍
多功能机是业界常见的手持式的摆动类动力工具,它的工作原理是输出轴围绕自 身的轴心线做摆动运动。因此,当用户在输出轴上安装有不同的附件工作头后,常见的 附件工作头包括直锯片、圆锯片、三角形磨砂盘和铲型刮刀等,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的操作功 能,如锯、切、磨、刮等,以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多功能机有两种,它们的工作原理大致上相同,但是,它们 的附件却有着各自独特的设计,从而使它们的附件并不能通用。这样,就为用户的使用带来 一定的不便,即使用第一种多功能机只能使用与第一种多功能机配套的附件工作头,而使 用第二种多功能机则只能使用与第二种多功能机配套的附件工作头。如图1所示,为第一种多功能机的附件工作头,这里指定1为其编号。该附件工作 头1 一般包括工作部2和安装部3,其中工作部2可以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而设计成不同样 式,如直锯片、圆锯片、磨砂盘等等,这里以直锯片为例进行说明。安装部3则通常以穿孔的 方式设计成正十二边形安装孔。如图2所示,为第二种多功能机的附件工作头,这里指定10为其编号。该附件工 作头10同样的包括工作部20和安装部30,其中工作部20也可以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而 设计成不同样式,而安装部30与图1中所示的附件工作头不同的是设计成圆形的中心定位 孔31,并且位于中心定位孔31的圆周外侧,均勻的设置有十二个四边形通孔32,所述的通 孔32呈放射状分布并围绕中心定位孔31。对应这些通孔32,在多功能机的输出轴40上, 其自由端沿着轴向方向延伸出十二个凸起42,这些凸起42同样的是围绕输出轴40上的中 心圆孔41布置成放射状。这样,当附件工作头10安装在输出轴40上时,这些凸起42对应的插入到通孔32 中,而后再使用螺钉50依次穿过附件工作头10的中心定位孔31和输出轴40的中心圆孔 41,从而可以将附件工作头10拧紧固定在输出轴40上。根据应用的需要,该附件工作头10还可以相对于输出轴40进行角度设置。此时, 用户可以拧下螺钉50,将凸起42从对应的通孔32中取出,而后旋转一定角度(如三十度或 九十度)后再次插入不同的通孔32中,并借助螺钉50再次拧紧固定,就可以使附件工作头 10相对于输出轴40产生了一定的角度变换,有利于用户根据环境使用。正如前面所述,由于附件工作头因安装部的不同而仅能应用在对应的多功能机 上,这就为多功能机及其附件工作头的通用性使用造成了不便。因此,实有必要开发出一款转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接器,作为多功能机的附件,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接器,适用于连接一种附件工作头和一种 输出轴,所述附件工作头具有呈正十二边形安装孔,所述输出轴上沿轴向方向延伸有十二 个沿圆周方向均勻分布的凸起,所述的转接器包括具有两个端面的圆柱形的主体、贯穿主 体的中心定位孔,所述转接器的一个端面上沿着轴向方向延伸有与中心定位孔同轴设置的 凸台,所述的凸台与附件工作头的安装孔配接,在所述转接器的主体的外圆周面上,沿着径 向方向呈放射状的均勻的延伸有若干凸块,每一个凸块与邻近的另一个凸块构成一组,每一 组凸块之间形成一个收容空间,所述输出轴的至少两个相邻的凸起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优选的所述凸块具有两条边,并且这两条边的延长线相交汇聚在中心定位孔的中心处。所述凸块的个数为两个、三个、四个或六个。所述凸台为正六方凸台、或正十二边形凸台、或圆形凸台。本专利技术中的转接器,借助提供的不同连接界面,可以实现在前述的多功能机的输 出轴上连接具有正十二边形安装孔的安装部的附件工作头,有助于改善多功能机与附件工 作头的通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多功能机常见的附件工作头之一的示意图,其安装部呈正十二边形安装 孔。图2为另一款多功能机及其使用的附件工作头的示意图,该附件工作头的安装部 包括中心定位孔以及围绕在中心定位孔圆周外侧的若干个四边形通孔。图3a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转接器的示意图(第一面)。图3b为该转接器的示意图(第二面)。图3c为该转接器的侧面剖视图。图4为该转接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5为该转接器连接在多功能机上的侧面剖视图。图6a为该转接器在调节角度时的状态参考图,此时,附件(实线)与附件(虚线) 之间呈九十度夹角。图6b为该转接器在调节角度时的状态参考图,此时,附件(实线)与附件(虚线)之间呈三Ξ十度夹角。图示中的相关元件对应编号如下1、附件2、工作部3、安装部10、附件20、工作部30、安装部31、中心定位孔32、通孔40、输出轴41、中心圆孔42、凸起50、螺钉100、转接器101、主体102、中心定位孔103、端面104、端面105、凸台106、凸块107、收容空间108、边109、边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2,如
技术介绍
中所描述的,两种常见的多功能机的附件工作头, 因为安装部的不同而只能应用在相匹配的多功能机上,即第一种采用正十二边形安装孔的 附件工作头无法应用在第二种多功能机上,同样的,第二种采用若干呈放射状分布的通孔 的附件工作头也无法应用在第一种多功能机上,这样就为附件的通用性使用带来了不便。请参阅图3,一种应用在多功能机上的转接器100,可拆卸的连接在前述的第二种 多功能机上,即输出轴的自由端沿着轴向方向延伸有若干凸起(具体为十二个),并且这些 凸起围绕输出轴的轴心线呈放射状布置,同时转接器100上还可以安装连接第一种采用正 十二边形安装孔的附件工作头。转接器100,包括大致呈圆柱形的主体101,贯穿主体101的中心定位孔102以及 两个端面103和104。其中,中心定位孔102用于供螺钉50穿过,端面103用于连接多功能 机的输出轴40,这里称之为第一面,端面104用于连接附件1,这里称之为第二面。在第二 面上即端面104上沿着轴向方向延伸出一个与中心定位孔102同轴心的正六方凸台105,用 于配接附件1的正十二边形安装孔。当然,这里的凸台105还可以采用其他形状,如正十二 边形或者圆形以及其他能够和附件1的正十二边形安装孔配接的形状。在转接器100的主体101的外圆周面上,沿着径向方向呈放射状的均勻的延伸出 若干凸块106,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这样的凸块为六个。这些凸块106中的每一个和邻近 的另一个凸块106可以构成一组,而每一组凸块106之间形成一个收容空间107,用于配接 多功能机的输出轴40自由端的凸起42。另外,每一个凸块106具有两条边108、109,并且两条边108、109的延长线相交并 汇聚于中心定位孔102的中心位置处。当然,这样的凸块106还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可 以达成和六个凸块106同样的功效,区别仅在于每两个凸块106之间形成的收容空间107 所能容纳输出轴40上的凸起42的数量。转接器100在使用过程中,端面103即第一面对应多功能机的输出轴40插入,此 时,输出轴40自由端的十二个凸起42将每两个为一组,收容在转接器100的每两个凸块 106所构成的收容空间107中。如图4所示,在每一个收容空间107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接器,适用于连接一种附件工作头和一种输出轴,所述附件工作头具有呈正十二边形安装孔,所述输出轴上沿轴向方向延伸有十二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凸起,所述的转接器包括:具有两个端面(103、104)的圆柱形的主体(101)、贯穿主体(101)的中心定位孔(102),所述转接器的一个端面(104)上沿着轴向方向延伸有与中心定位孔(102)同轴设置的凸台(105),所述的凸台(105)与附件工作头的安装孔配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接器的主体(101)的外圆周面上,沿着径向方向呈放射状的均匀的延伸有若干凸块(106),每一个凸块(106)与邻近的另一个凸块(106)构成一组,每一组凸块(106)之间形成一个收容空间(107),所述输出轴的至少两个相邻的凸起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107)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接器,适用于连接一种附件工作头和一种输出轴,所述附件工作头具有呈正 十二边形安装孔,所述输出轴上沿轴向方向延伸有十二个沿圆周方向均勻分布的凸起,所 述的转接器包括具有两个端面(103、104)的圆柱形的主体(101)、贯穿主体(101)的中心 定位孔(102),所述转接器的一个端面(104)上沿着轴向方向延伸有与中心定位孔(102) 同轴设置的凸台(105),所述的凸台(105)与附件工作头的安装孔配接,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转接器的主体(101)的外圆周面上,沿着径向方向呈放射状的均勻的延伸有若干凸块 (106),每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强王勇霍立祥吴海全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