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51026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包括:带扣头,其安装在座椅上并且设置为与舌片联接;托架单元,其使得所述带扣头在所述座椅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所述带扣头和所述舌片易于在安全带系紧或松开时彼此相互联接或者分离。该座椅安全带装置通过允许带扣头的水平和竖直移动而便于更加方便地系紧座椅安全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能够在乘客系起或松 开安装在座椅上的座椅安全带时进一步便于该座椅安全带系紧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技术介绍
车辆的座椅一般具有座椅安全带(也称为安全带),其用于环绕乘客的胸部和/ 或腰部以防止乘客在事故中受伤。虽然所使用的安全带种类众多,但是最普遍的安全带 配备有舌片,其由金属制成,该舌片连接于一段长度的带状织物上;带扣头,其固定 于所述座椅上,通过使所述舌片配合到所述带扣头中将所述安全带系紧,通过使所述舌 片从所述带扣头上分离将所述安全带松开。因为所述带扣头连接于附加在所述座椅上的一条织物上,所以该带扣头可以设 置在座椅下方或座椅之间,这将会另外一方面使得所述座椅安全带不便于使用。近来,为了便于安全带的系紧并同时解决上述问题,已经引入了能够移动所述 带扣头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在这些装置中,公开了一种具有能够移动的带扣头的座椅安 全带装置,其能够向座椅前方移动。图1是示出了包括传统的能够向前移动的带扣头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连接于承载构件13的带扣头12设置在座椅S的侧面从而其能够沿 着螺杆15移动。螺杆15的一端由支承构件16所支承,螺杆15的另一端连接于电动机 17从而螺杆15能够通过电动机17而向前或向后旋转。随着螺杆15的旋转,承载构件13能够沿着螺杆15移动,并且连接于承载构件 13的带扣头12能够通过承载构件13而向座椅的前方或后方移动。当乘客试图系起所述座椅安全带时,他/她通过将带扣头12移动到使座椅安全 带能够根据他/她的身体而适当地系紧的位置而使舌片11连接于带扣头12。然而,传统的固定于承载构件13上的带扣头12只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即,向座 椅前方和后方移动。因此,带扣头12的竖直位置不能调整。此外,如果舌片11和带扣 头12的连接角度没有适当地设置好,这种结构可能会不利地导致安全带的系紧相当地不 便。本专利技术背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来增加对本专利技术总体背景的理解,其不 应作为该信息构成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已经公知的现有技术的确认和任何形式的暗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提供一种座椅安全带装置,其能够通过允许带扣头的水平和竖直移动而便于更加方便地系紧座椅安全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中,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可以包括带扣头,其安 装在座椅上并且设置为与舌片联接;托架单元,其使得所述带扣头在所述座椅的水平方 向和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所述带扣头和所述舌片易于在安全带系紧或松开时彼此相互 联接或者分离。所述托架单元可以包括螺杆,其设置在所述座椅的水平方向上以向前或向后 进行旋转;滑动板,其能够随着所述螺杆的旋转而移动;和带扣板,其具有缝隙。所 述带扣板的一端可以铰接于所述滑动板上,所述带扣板的另一端可以联接于所述带扣头 上。所述托架单元还可以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可以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带扣板 的所述缝隙上,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可以在所述滑动板的行进方向上滑动。所述缝隙可以为长型孔,连接杆可以从所述连接板中伸出并且安装到所述缝隙中。所述带扣头可以与所述带扣板联接,所述带扣板以预定角度倾斜。所述座椅安全带装置还可以包括安装在所述座椅上的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引导 所述滑动板的运动方向的前轨道和引导所述连接板的运动方向的前轨道。所述连接板的位移可以设置成小于所述滑动板的位移。所述座椅安全带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使所述螺杆旋转的电动机。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中,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可以包括带扣 头,其与座椅安全带的舌片联接;螺杆,其设置在座椅的水平方向上以向前和向后进行 旋转;滑动板,其能够随着所述螺杆的旋转而移动;和带扣板,其具有缝隙。所述带扣 板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滑动板,所述带扣板的另一端联接于所述带扣头。所述座椅安全带 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可以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带扣板的缝隙,所述 连接板的另一端可以在所述滑动板的行进方向上滑动。所述滑动板可以在水平方向上移 动所述带扣头,所述带扣板可以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带扣头,同时通过所述连接板而 旋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带装置能够通过允许所 述带扣头的在竖直移动和水平移动而更加便于所述座椅安全带的系紧。所述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带装置能够改进所述车辆的内部布局,这是通过如下 方式实现的在所述座椅安全带未系起时使所述带扣头设置在靠近所述座椅的下部的位 置上,在所述安全带系起时使所述带扣头向上移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他特征和优点,这些特征和优点可以从结合在本申 请文件中的附图以及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变得显而易见,并在其中进行更加详细的阐 述,其中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原理。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了包括传统的能够向前移动的带扣头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的侧视图。图3A到图3C是示出了图2所示的带扣头的水平移动和竖直移动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详细参考本专利技术的不同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并在下面进行描述。虽然本专利技术将结合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描述,但应了解该描述不是旨在将本 专利技术限制于那些示例性实施例。相反地,本专利技术旨在不仅仅覆盖示例性实施例,还覆盖 可以包括在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里的各种替代、改进、等效结构以 及其它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术语“水平方向”表示附图中的横向方向,即,在乘客坐在 车辆座椅中的状态下的向前和向后的方向,术语“竖直方向”表示垂直于所述水平方向 的方向。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的侧视 图,图3A到图3C是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带扣头的水平移动和竖直移动的侧视图。参考图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带装置1安装在例如 驾驶员的座椅或紧挨驾驶员的座椅的座椅(未示出)上,并且通过将连接于一段长度的织 带(未示出)的一端上的安全带舌片安装到带扣头50中而系紧。所述座椅安全带装置1包括带扣头50,其安装在所述座椅上以与所述安全带 舌片相紧固;托架单元,其使得带扣头50能够在所述座椅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移 动,从而所述带扣头50和所述舌片在安全带系紧或松开时能够易于彼此联接或分离。所述托架单元包括螺杆20、滑动板30、带扣板40和连接板60。螺杆20设置在 所述座椅的水平方向上并且通过电动机M而旋转。滑动板30联接于螺杆20以随着螺杆 20的旋转而在水平方向上滑动。带扣板40的一端铰接于滑动板30,带扣板40的另一端 联接于带扣头50。连接板60的一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带扣板40,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 能够通过滑动而移动。螺杆20位于外壳10内部,其安装在所述座椅上,螺杆20的一端连接于电动机 M。通过这种构造,螺杆20能够通过电动机M而向前或向后旋转以在附图的平面中向左 或向右(即,沿水平方向)移动滑动板30。滑动板30能够滑动地联接于前轨道15,该前轨道15设置在外壳10的前部中。 因此,滑动板30在其运动时能够沿着前轨道15在水平方向上平稳地滑动。联接于滑动板30的带扣板40的外形为具有预定长度的连杆。带扣板40的一端 铰接于滑动板30,带扣板40的另一端与带扣头50联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带装置,该座椅安全带装置包括:带扣头,其安装在座椅上并且设置为与舌片联接;和托架单元,其使得所述带扣头在所述座椅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所述带扣头和所述舌片易于在乘客系紧或松开安全带时彼此相互联接或者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9-9-4 10-2009-00836411.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带装置,该座椅安全带装置包括 带扣头,其安装在座椅上并且设置为与舌片联接;和托架单元,其使得所述带扣头在所述座椅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所述 带扣头和所述舌片易于在乘客系紧或松开安全带时彼此相互联接或者分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其中所述托架单元包括 螺杆,其设置在所述座椅的水平方向上以向前或向后进行旋转; 滑动板,其能够随着所述螺杆的旋转而移动;带扣板,其具有缝隙,其中所述带扣板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滑动板上,所述带扣板的 另一端联接于所述带扣头上;和连接板,其中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带扣板的所述缝隙上,所述连接 板的另一端在所述滑动板的行进方向上能够滑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其中所述缝隙为长型孔,并且其中连接杆从 所述连接板中伸出并且安装到所述缝隙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其中所述带扣头与所述带扣板联接,所述带 扣板以预定角度倾斜。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安全带装置,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炳价金一焕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奥托里夫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