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泰和专利>正文

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热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46416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热交换装置,借周期正逆向泵送流体方向,改善流体与热交换体或全热交换体的温度分布状态,借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的流体,流经流体泵内的热交换体、或流经夹设或涂布吸湿材料的热交换体、或流经兼具吸湿功能的热交换体,构成全热交换功能的温能回收及除湿的效果,及可减少固定流向产生堆积杂质的缺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热交换装置,尤其是指一种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且可操 控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热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图1所示为传统的呈固定流向单流路流体泵送装置的主要结构原理示意图;该传 统的呈固定流向单流路流体泵送装置包括有热交换体100与单向流体泵120,并可应用于 热交换装置或全热交换装置;如图1中所示,通常以单向流体泵120作固定单流向泵送流 体,流体经由设于不同温度空间侧的流体口送入,以及经由设于另一不同温度空间侧的流 体口排出;因其流体的流向固定,因此在热交换体100中温度差的分布梯度是不变的;如图 2所示为图1呈传统单流向泵送温能流体的温度分布图;图2所示中热交换体100与呈单 流向泵送流体间的温差会随时间累积而逐渐趋近,而逐渐减少功能。此外也有采用固定周期定时正反向泵送流体的方式,但是因两流体口之间的温度 差会随环境而变化,而使热交换效率随之降低,这是它的缺点。若图1所示的热交换体100由具热交换及除湿功能的全热交换体200所取代时, 则其全热交换体200与呈单流向泵动的流体间的湿度差及温度差会随运转时间的累积而 逐渐趋近而逐渐减少功能;如图3所示为图1的热交换体100换为具热交换功能及除湿功 能的全热交换体200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热交换直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热交换装置,为 将热交换体的一端,设置具有正逆向泵送流体功能的双向流体泵,构成流体双向泵动装置, 以及供操控流体双向泵动装置的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以使原本呈固定流向泵动的流 体,呈周期变换流向;其中流体双向泵动装置为由①能产生正压力以推动流体的流体泵动装置所构成;或 ②能产生负压力以吸引流体的流体泵动装置所构成;或③能产生正压力以推动流体及产生 负压力以吸引流体的流体泵动装置所构成,以供泵动气态或液态的流体,流体泵含由电力 马达、引擎动力、或其它风能、或热能、或温差能、或太阳能所产生的机械能或所转换的电能 所驱动;热交换体为内部具有流体通路,及能作吸热或释热的热交换体,以供于泵送流体 通过时,对流体产生吸热或释热的功能;电源为提供运作的电源,包括交流或直流的市电系统或独立供应电能的装置;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为由机电元件或固态电子电路元件、微处理器及相关软 件及操控接口所构成,以供操控流体双向泵动装置,使流经热交换装置或全热交换装置的流体,作周期性交换流向,以操控热交换装置中,流体与热交换体的温差分布状态;周期交换流体流向的时机为①人工操控流体双向泵动装置的泵动方向,或②借 由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参照温度变动设定时间周期,以操控流体双向泵动装置的泵动方 向,或③在能直接或间接检测流体温度变化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温度检测装置,温度检 测装置的检测信号,供输往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以在到达设定的温度时,操控流体双向 泵动装置的泵动方向,使流体呈相反的方向泵动。为将传统呈固定流向泵送流体的热交换装置,制成具有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 运作功能结构,以获得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功能,包括有①在热交换的应用运转时,借 周期正逆向泵送流体呈不同流向,以改变设置于热交换装置内部的热交换体与流体间的吸 热或释热运作过程中两端的温差分布状态,进而提升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效率;②在应用 于全热交换装置时,由热交换体夹设或涂布渗透式或吸附式等吸湿材料、或热交换体本身 材质或结构为兼具吸湿功能的全热交换体时、或流体的流路外部串联设有全热交换体的装 置、或串联具有热交换及吸湿功能的全热交换功能的管路时,可借周期改变流体的流量或 流向或两者均作操控,以周期改变热交换体所夹设或涂布渗透式或吸附式等吸湿材料与流 体间的温度差值及湿度饱和度差值、或改变本身材质或结构为兼具吸湿功能的全热交换体 与流体间的温度差值及湿度饱和度差值,以提升全热交换装置的全热交换功能,作热交换 的热回收及除湿的功能运作;③可借设置气态或液态流体成分检测装置所交换流体的成 分,以操控其交换流体的流向或流量或两者均作操控;④可在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流 体中,将前一流向的流体带进的杂质或污染物排出,可减少固定流向产生累积杂质或污染 物的缺点。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呈固定流向单流路流体泵送装置的主要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图1呈传统单流向泵送温能流体的温度分布图;图3为图1的热交换体换为具热交换功能及除湿功能的全热交换体的结构原理示 意图;图4为本技术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热交换装置由单侧设置具有正逆向 泵送流体功能的双向流体泵的结构原理示意图之一;图5为图4运作中温能流体与管路的温度分布变化图;图6为图4的热交换体换为具热交换功能及除湿功能的全热交换体的结构原理示 意图;图7为本技术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热交换装置,由两个呈不同泵动流向 的单向流体泵,构成流体双向泵动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之二;图8为图7运作中温能流体与管路的温度分布变化图;图9为图7的热交换体换为具热交换功能及除湿功能的全热交换体的结构原理示 意图;图10为图6加设气态或液态流体成分检测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11为图9加设气态或液态流体成分检测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采用至少一个可作双流向泵动的流体泵,设置于热交换体的第一流体口 a或第二流体口 b其中一个位置处的实施例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采用至少一个可作双流向泵动的流体泵,设置于热交换体中 间的实施例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由至少两个流体泵分别设置于热交换体两端第一流体口 a及 第二流体口 b处的实施例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由至少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呈串联构成流体双向 泵动装置,供设置于热交换体的第一流体口 a或第二流体口 b其中一个位置的实施例示意 图;图16为本技术由至少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呈串联构成流体双向 泵动装置,供设置于热交换体的中段的实施例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由至少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呈串联构成流体双向 泵动装置,供设置于热交换体两端的第一流体口 a及第二流体口 b的实施例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由至少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呈并联构成双向泵, 供设置于热交换体的第一流体口 a或第二流体口 b其中一个位置的实施例示意图;图19为本技术由至少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呈并联构成双向泵, 供设置于热交换体的中段的实施例示意图;图20为本技术由至少两个不同泵动流向的单向流体泵呈并联构成流体双向 泵动装置,供设置于热交换体两端的第一流体口 a及第二流体口 b的实施例示意图;图21为本技术由至少一个单向流体泵与呈桥式组成的四个可作开关式操控 的流体阀构成流体双向泵动装置,供设置于热交换体的第一流体口 a或第二流体口 b其中 一个位置的实施例示意图;图22为本技术由至少一个单向流体泵与呈桥式组成的四个可作开关式操控 的流体阀构成流体双向泵动装置,供设置于热交换体的中段的实施例示意图;图23为本技术由至少一个单向流体泵与呈桥式组成的四个可作开关式操控 的流体阀构成流体双向泵动装置,供设置于热交换体两端的第一流体口 a及第二流体口 b 的实施例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热交换装置,为将热交换体(100)的一端,设置具有正逆向泵送流体功能的双向流体泵,构成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以及供操控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的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其中: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为由①能产生正压力以推动流体的流体泵动装置所构成;或②能产生负压力以吸引流体的流体泵动装置所构成;或③能产生正压力以推动流体及产生负压力以吸引流体的流体泵动装置所构成;热交换体(100):为内部具有流体通路,及能作吸热或释热的热交换体;电源(300):为提供运作的电源,包括交流或直流的市电系统或独立供应电能的装置;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为由机电元件或固态电子电路元件、微处理器及相关软件及操控接口所构成,以供操控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使流经热交换装置或全热交换装置的流体,作周期性交换流向。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8-7-23 12/219,473;US 2008-11-17 12/292,307一种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热交换装置,为将热交换体(100)的一端,设置具有正逆向泵送流体功能的双向流体泵,构成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以及供操控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的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其中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为由①能产生正压力以推动流体的流体泵动装置所构成;或②能产生负压力以吸引流体的流体泵动装置所构成;或③能产生正压力以推动流体及产生负压力以吸引流体的流体泵动装置所构成;热交换体(100)为内部具有流体通路,及能作吸热或释热的热交换体;电源(300)为提供运作的电源,包括交流或直流的市电系统或独立供应电能的装置;流体周期换向操控装置(250)为由机电元件或固态电子电路元件、微处理器及相关软件及操控接口所构成,以供操控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使流经热交换装置或全热交换装置的流体,作周期性交换流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由 所述热交换体(100)夹设或涂布渗透式或吸附式吸湿材料的所述全热交换体(200)、或应 用于所述热交换体(100)本身材质或结构为兼具吸湿功能的所述全热交换体(200);所述温度检测装置(11)及湿度检测装置(21)为两者一体同构或两者分别单独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两个呈 逆向设置轮流泵动的单向流体泵(120),设置于所述热交换体(100)的两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热 交换体(100)夹设或涂布渗透式或吸附式吸湿材料的所述全热交换体(200)、或应用于所 述热交换体(100)本身材质或结构为兼具吸湿功能的所述全热交换体(200);上述温度检测装置(11)及湿度检测装置(21)可为两者一体同构或两者分别单独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设置有 温度检测装置(11)、湿度检测装置(21)、气态或液态流体成分检测装置(31),三者均设置, 或至少设置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检测装置,设置位置包括设于所述热交换体(100)、或 全热交换体(200)接近第一流体口(a)及第二流体口(b)两位置处或其中一个位置处,或 设置于其他可接触被交换流体的位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11)、湿度检测装置(21)、气态或液态流体成分检测装置(31)为全 部一体同构,或其中两种一体同构,或三者分别分离设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正逆向泵送的单流路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单侧设 置具有正逆向泵送流体功能的所述双向流体泵,构成所述流体双向泵动装置(123),供结合 于由所述热交换体(100)夹设或涂布渗透式或吸附式吸湿材料的所述全热交换体(200)的 一端、或应用于热交换体(100)本身材质或结构为兼具吸湿功能的所述全热交换体(200) 的一端;上述温度检测装置(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泰和
申请(专利权)人:杨泰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