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多酚酸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5142122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丹参多酚酸盐的方法,包括用50%以上的乙醇提取丹参药材,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用水、10%以下和15-25%的乙醇梯度洗脱,以及醇沉等步骤。用该方法获得的丹参多酚酸盐,其中丹参乙酸镁的含量可达80%以上,原儿茶醛的含量显著降低,并且丹参多酚酸盐的产率可以到3%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丹参多酚酸盐的制药用途,即用于制备治疗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并发肢端循环障碍疾病的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提取精制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制备丹参多酚酸盐的方法、用 该方法获得的丹参多酚酸盐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据统计目前中国有高血压患者1亿多人, 冠心病患者一千多万,可见心血管疾病逐渐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第一杀手”。寻找和研制 有效的心血管疾病治疗药一直是药物研究领域的重点。传统中药在本领域已显示了很强的 优越性,其中较为著名的是丹参及其制剂。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是传统的活血化瘀中药之一,有长期的临床 应用基础,其中,丹参注射液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风等疾 病的治疗。但传统丹参注射剂因有效成分不明确、质量控制指标不严格导致临床疗效不稳 定,不良反应时常出现,已不符合中药现代化和走向国际化的要求。这些问题的出现,关键 是丹参的有效成分未能完全阐明。丹参的化学成分主要由脂溶性的二萜醌类化合物和水溶性的多酚酸盐类化合物 两部分组成。大量的药理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丹参的水溶性成分是丹参制剂、尤其是注射 剂的药理活性成分。本专利技术人开展了丹参的水溶性成分的系统研究,发现丹参的水溶性有效成分均以 盐的形式存在于生药材中,这些成分主要为丹参乙酸镁及其同系物紫草酸镁、迷迭香酸 钠、丹参乙酸二钾、异丹参乙酸二钾、丹参素钾和紫草酸二钾等。通过活性筛选和药理学研 究发现,丹参乙酸镁和它的同系物均为活性成分,其中以丹参乙酸镁药理作用最强,它是丹 参的主要活性成分,由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将丹参乙酸镁的含量作为为丹参提取物的质量控 制的关键指标。丹参多酚酸盐是丹参的一种提取物,目前临床上用于静脉滴注,其主要成分是丹 参乙酸镁,还含有紫草酸镁、迷迭香酸钠等。CN1247855A公开了一种丹参多酚酸盐的制备方 法,其包括热水提取、大孔吸附树脂吸附、30-80%的乙醇洗脱和无水乙醇醇沉等提取和纯 化步骤,然而该方法所得的丹参多酚酸盐中丹参乙酸镁的含量仅能达到60%,而临床应用 产品的要求为80-90%,因此其不能满足临床应用产品的含量要求。CN1911272A也公开了 一种丹参多酚酸盐的制备方法,其包括热水提取、大孔吸附树脂吸附、20%和50%的乙醇梯 度洗脱和二次乙醇醇沉等提取和纯化步骤,虽然所得丹参多酚酸盐中丹参乙酸镁的含量可 以达到80-90%,但是其产率最高仅为2%,不利于药材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此外,用该方法 制得的丹参多酚酸盐中原儿茶醛的含量约为0. 058%,而原儿茶醛含有的醛基为化学活泼 基团,通常不在药物结构中出现,其易和体内蛋白产生非特异性结合,因此有毒副作用的风 险,含量过高将不利于产品的安全性。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所提供的丹参多酚酸盐及其制备方法还不能完全满足临床 应用以及资源保护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丹参多酚酸盐的方法,与现有技术方法相比,用 该方法可以以更高的收率获得纯度符合临床要求的丹参多酚酸盐,同时可以降低不希望的 杂质的含量。具体地讲,按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产品中丹参乙酸镁的含量可达80%以上(优 选80-90% ),原儿茶醛的含量显著降低(至少低于0. 03% ),并且丹参多酚酸盐的产率可 以到3%以上。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制备丹参多酚酸盐的方法,包括(1)用50% (V/V)以上的乙醇提取丹参药材,获得提取液;(2)浓缩步骤(1)的提取液,获得浓缩液;(3)用水稀释步骤(2)的浓缩液,获得稀释液;(4)将步骤(3)的稀释液吸附于大孔吸附树脂;(5)用水洗脱;(6)用10% (V/V)以下的乙醇洗脱;(7)用15-25% (V/V)的乙醇洗脱,并收集洗脱液;(8)浓缩步骤(7)的洗脱液,获得浓缩液;(9)向步骤(8)的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进行醇沉,过滤,获得滤液;(10)浓缩步骤(9)的滤液;和(11)任选地干燥步骤(10)的浓缩液。优选地,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乙醇浓度为50-95% (V/V)。优选地,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乙醇浓度为70% (V/V)。优选地,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乙醇浓度为70% (V/V),提取次数为3次,每次2 小时。优选地,其中步骤(1)在回流条件下进行。优选地,其中步骤(2)中浓缩液在50_60°C时的相对密度为1. 00-1. 20。优选地,其中步骤⑵中浓缩液在50_60°C时的相对密度为1. 05-1. 15。优选地,其中步骤⑵在真空度-0. 07 -0. IMPa和温度80°C以下进行。优选地,其中步骤(3)的稀释液在室温时的相对密度为0. 92-1. 12。优选地,其中步骤(3)的稀释液在室温时的相对密度为0. 97-1. 07。优选地,其中步骤(1)的提取液和/或步骤(3)的稀释液经过滤后再进入下一步 马聚ο优选地,其中步骤的大孔吸附树脂选自聚二乙烯苯型大孔吸附树脂。优选地,其中步骤( 洗脱糖、蛋白质和无机盐。优选地,其中步骤(6)洗脱非丹参乙酸盐的丹参多酚酸盐类化合物。优选地,其中步骤(6)中的乙醇浓度为3-10% (V/V)。优选地,其中步骤(7)洗脱丹参乙酸盐。优选地,其中步骤(7)中的乙醇浓度为20% (V/V)。优选地,其中步骤(8)中的浓缩液在40_50°C时的相对密度为1. 10-1. 30。优选地,其中步骤(8)中的浓缩液在40_50°C时的相对密度为1. 15-1. 25。优选地,其中步骤⑶在真空度-0. 07 -0. IMPa和温度80°C以下进行。优选地,其中步骤(9)中乙醇加入的量使浓缩液中的乙醇浓度达到90% (V/V)以 上。优选地,其中步骤(9)中乙醇加入的量使浓缩液中的乙醇浓度达到90% (V/V)。优选地,其中步骤(9)中所加入的乙醇是95%乙醇(V/V)或无水乙醇。优选地,其中步骤(9)中取上清液进行过滤。优选地,其中步骤(10)中获得浓缩液,其在30_50°C时的相对密度为1. 00-1. 20。优选地,其中步骤(10)中获得浓缩液,其在30_50°C时的相对密度为1. 05-1. 15。优选地,其中步骤(10)中直接获得干燥产品。优选地,其中步骤(10)在真空度-0. 07 -0. IMPa和温度60°C以下进行。优选地,其中步骤(11)在真空度-0. 07 -0. IMPa和温度60°C以下进行。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由上述方法制得的丹参多酚酸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丹参提取的丹参多酚酸盐,其中原儿茶醛的 含量低于0. 03% (W/W),优选低于0. 02% (W/W),更优选低于0. 01 % (W/W)。优选地,上述从丹参提取的丹参多酚酸盐中丹参乙酸镁的含量为80%以上,更优 选其中丹参乙酸镁的含量为80-90%。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获得上述从丹参提取的丹参多酚酸盐。丹参多酚酸盐可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本专利技术人在对上述丹参多酚酸盐进行药理 学研究时发现其在大鼠血栓闭塞性肢端循环障碍模型、大鼠微循环障碍模型、大鼠动静脉 旁路血栓形成模型以及大鼠实验性棉球肉芽肿模型中均取得显著的缓解或治疗效果,这显 示丹参多酚酸盐具有治疗肢端循环障碍、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和抗炎症作用,可防 治糖尿病并发肢端循环障碍性疾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丹参多酚酸盐的 制药用途,即用于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丹参多酚酸盐的方法,包括:(1)用50%(V/V)以上的乙醇提取丹参药材,获得提取液;(2)浓缩步骤(1)的提取液,获得浓缩液;(3)用水稀释步骤(2)的浓缩液,获得稀释液;(4)将步骤(3)的稀释液吸附于大孔吸附树脂;(5)用水洗脱;(6)用10%(V/V)以下的乙醇洗脱;(7)用15-25%(V/V)的乙醇洗脱,并收集洗脱液;(8)浓缩步骤(7)的洗脱液,获得浓缩液;(9)向步骤(8)的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进行醇沉,过滤,获得滤液;(10)浓缩步骤(9)的滤液;和(11)任选地干燥步骤(10)的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丹参多酚酸盐的方法,包括(1)用50%(V/V)以上的乙醇提取丹参药材,获得提取液;(2)浓缩步骤(1)的提取液,获得浓缩液;(3)用水稀释步骤O)的浓缩液,获得稀释液;(4)将步骤(3)的稀释液吸附于大孔吸附树脂;(5)用水洗脱;(6)用10%(V/V)以下的乙醇洗脱;(7)用15-25%(V/V)的乙醇洗脱,并收集洗脱液;(8)浓缩步骤(7)的洗脱液,获得浓缩液;(9)向步骤(8)的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进行醇沉,过滤,获得滤液;(10)浓缩步骤(9)的滤液;和(11)任选地干燥步骤(10)的产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乙醇浓度为50-95%(V/V),优选 70% (V/V) ο3.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乙醇浓度为70%(V/ V),提取次数为3次,每次2小时。4.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在回流条件下进行。5.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O)中浓缩液在50-60°C时的相对 密度为 1. 00-1. 20,优选为 1. 05-1. 15。6.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2)在真空度-0.07 -0. IMI^a和 温度80°C以下进行。7.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3)的稀释液在室温时的相对密度 为 0. 92-1. 12,优选为 0. 97-1. 07。8.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⑴的提取液和/或步骤⑶的稀 释液经过滤后再进入下一步骤。9.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的大孔吸附树脂选自聚二乙烯 苯型大孔吸附树脂。10.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 洗脱糖、蛋白质和无机盐。11.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6)洗脱非丹参乙酸盐的丹参多 酚酸盐类化合物。12.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6)中的乙醇浓度为3-10%(V/V)。13.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7)洗脱丹参乙酸盐。14.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7)中的乙醇浓度为20%(V/V)。15.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8)中的浓缩液在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利江王逸平史晓浩李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