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车门内开启装置,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汽车车门内开启装置不够安全的问题。本汽车车门内开启装置,包括固连在汽车内饰板上的手柄本体,本体上设有与其形状匹配的开启件,本体的一端设有与本体垂直的轴套,轴套内设有可转动设定角度的转轴,转轴的一端伸出轴套并与开启件固连,转轴的另一端固连有当转动转轴时能将汽车的开启拉索向开启方向拉动的卷绕机构,卷绕机构与一复位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简化内饰板结构、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配件
,涉及一种开启装置,特别是一种汽车车门内开启直O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汽车的车门是保证坐在车内的乘员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当车门关上 时,车门在内开启手柄拉开的情况下还能不能开启是车内的乘员人身是否安全及财产是否 安全极其重要的一个保证,如果在车门关上后还能锁止,那这样就算来开内开启手柄也不 能打开车门,这样给坐着小孩子或是老人时提供更多更安全的保障。传统的汽车汽车车门开启拉手是独立的,起到车门开启时解锁作用,这样使得车 门内饰板的A面曲面复杂,结构强度低,在开启拉手的过程中拉手易断。还有一些是在内开 启手柄上设置锁止按钮,这种锁止按钮都是拨锁止按钮前部以达到解锁功能,这样的传统 结构存在着锁止按钮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而且用手去锁止时不是很舒适。目前,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国内外各种类型汽车门的开启拉手在长期的改 造中得到提升,但依然还是上述的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拉杆式汽车门拉手,是在汽车门板 上冲压成凹槽,在凹槽处设置拉杆,掀动拉杆即可开启车门。另一种是半页式汽车门拉手, 是在汽车门板上冲压成的凹槽处设置可翻转的页板,页板只及汽车门板凹槽的半面,掀动 页板即可开启车门。这两种形式的汽车门拉手都存在共同的缺陷1、在汽车行驶中会产生 风噪,增加汽车的风阻系数;2、由于汽车门拉手作为开启车门的装置始终处于开放状态,冈 此会被盗窃分子撬压车门所利用;3、在车辆暂停时,外界人员可以随意通过掀动拉手开启 车门进入车内,侵害干扰车主的正常生活空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简化内饰板结构、 使用寿命长的汽车车门内开启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汽车车门内开启装置,包括固连在汽车内饰板上的手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本体上设有与其形状匹配的开启件,所述本体的一端设有与本体垂直的轴套,所述的轴 套内设有可转动设定角度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出轴套并与上述的开启件固连,所述 转轴的另一端固连有当转动转轴时能将汽车的开启拉索向开启方向拉动的卷绕机构,所述 的卷绕机构与一复位件连接。在关门时,乘员进入车内,用手拉动手柄本体,就能实现汽车车门的关闭。开门时, 乘员用手拨动开启件,由于开启件与可转动设定角度的转轴固连,所以开启件能转动一定 角度。开启件转动角度时,由于卷绕机构也与转轴固连,所以卷绕机构也开始工作,工作时 将将汽车的开启拉索向开启方向拉动,汽车的门锁被打开,当汽车门锁被打开后,乘员只需 推动车门,即可将车门打开。当乘员下车后,复位件能将卷绕机构复位,由于卷绕机构与转3轴固连,所以转轴也复位,从而使与转轴固连的开启件复位。此时,汽车门锁利用自身的复 位机构将汽车的开启拉索向关闭方向拉动,汽车门锁被关闭。本汽车车门内开启装置中开 启件和手柄本体一体化设置,使汽车内饰板便于造型;而且开启件采用转动来开启车门,使 开启件的耐久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在上述的汽车车门内开启装置中,所述的卷绕机构包括其轴线与转轴轴向平行设 置的回转轮,所述回转轮的两端具有向径向延伸的阻挡部,在所述的阻挡部上设有卡接头, 上述的开启拉索通过钢绳连接到卡接头上,当所述的转轴转动时钢绳能卷绕在回转轮上。这里设置的钢绳的一端固连在卡接头上,而且钢绳的一部分卷绕在回转轮上,将 回转轮转动时,钢绳能继续卷绕或松开回转轮。钢绳的卷绕或松开实现开启拉索向开启方 向拉动或离开。在上述的汽车车门内开启装置中,所述的复位件为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连在 上述的回转轮上,另一端固连在内饰板上。扭簧一方面能使开启件复位,另一方便与回转轮固连,可限制回转轮的转动角度, 从而限制开启件的转动角度。在上述的汽车车门内开启装置中,所述的内饰板上设有定位柱,上述的扭簧穿设 在所述的定位柱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车门内开启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开启件设置在手柄本体上,使车门内饰板的A面简洁大方,没有复杂的过度面, 便于造型,也使得总布置问题简单化。2、采用定卷绕机构,开启力度非常小,开启件不易断裂,使得开启机构的耐久性能 大幅度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开启件复位时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开启件打开时的示意图。图3是本汽车车门内开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汽车车门内开启装置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开启件复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开启件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饰板;11、定位柱;2、本体;3、开启件;4、轴套;5、转轴;6、开启拉索; 61、钢绳;7、复位件;8、回转轮;81、阻挡部;82、卡接头。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2、3、5、6所示,本汽车车门内开启装置,包括固连在汽车内饰板1上的手柄 本体2,本体2的一端设有与本体2垂直的轴套4,轴套4内设有可转动设定角度的转轴5, 转轴5的一端伸出轴套4,并在伸出部上固连有开启件3,开启件3的形状与本体2的形状 相匹配,而且开启件3的长度小于本体2的长度。开启件3可随转轴5 —起转动,当开启件3与本体2重合时,车门内的开启拉索6将车门锁住;当开启件3与本体2相互偏离一定角 度时,车门门锁被打开。车门门锁的打开和关闭是这样实现的,如图3、5、6所示,转轴5的另一端连接有卷 绕机构,当转动转轴5时卷绕机构能将汽车的开启拉索6向开启方向拉动。具体的,本卷绕 机构包括其轴线与转轴5轴向平行设置的回转轮8,回转轮8的两端具有向径向延伸的阻挡 部81,在阻挡部81上设有卡接头82,开启拉索6通过钢绳61连接到卡接头82上,当转轴 5转动时回转轮8也一起转动,钢绳61被卷绕在回转轮8上。为了使开启件3在打开后能自动复位,如题3和4所示,将卷绕机构与一复位件7 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复位件7为扭簧,其一端固连在转轴5上,另一端固连在内饰板1上。依 据的原理是,当扭簧被扭曲后,其自身的弹力可使扭簧恢复到初始状态。为了保证扭簧的牢 固性,在内饰板1上设有定位柱11,扭簧穿设在定位柱11上。当乘员乘坐汽车时,上车后抓住本体2将车门关闭。需要下车时,转动开启件3,开 启件3的转动带动转轴5的转动,而转轴5转动时卷绕机构也跟随转动,转动过程中能卷绕 钢绳61,使开启拉索6打开,从而方便打开车门。下车后,卷绕机构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绕 刚才转动的方向反向转动,转动过程中带动开启件3的复位,此时开启拉索6也复位。本汽车车门内开启装置中将开启件3设置在手柄本体2上,使车门内饰板1的A 面简洁大方,没有复杂的过度面,便于造型,也使得总布置问题简单化。而且采用卷绕机构, 开启力度非常小,开启件3不易断裂,使得开启机构的耐久性能大幅度提高。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 代,但并不会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内饰板1、定位柱11、本体2、开启件3、轴套4、转轴5、开启 拉索6、钢绳61、复位件7、回转轮8、阻挡部81、卡接头8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 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汽车车门内开启装置,包括固连在汽车内饰板(1)上的手柄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2)上设有与其形状匹配的开启件(3),所述本体(2)的一端设有与本体(2)垂直的轴套(4),所述的轴套(4)内设有可转动设定角度的转轴(5),所述转轴(5)的一端伸出轴套(4)并与上述的开启件(3)固连,所述转轴(5)的另一端固连有当转动转轴(5)时能将汽车的开启拉索(6)向开启方向拉动的卷绕机构,所述的卷绕机构与一复位件(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内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绕机构包括其 轴线与转轴(5)轴向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凯,付学智,刘荣,余见山,韦兴民,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