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囊填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39318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药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胶囊填充机。所述胶囊填充机包括两个转台装置及一个计量装置,或一个转台装置及两个计量装置,所述一个计量装置设置于所述两个转台装置之间,或所述一个转台装置设置于所述两个计量装置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转台装置或计量装置的个数,实现转台装置或计量装置的工位被利用率提高一倍,从而在尽量节省填充机占地空间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胶囊填充机的产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药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胶囊填充机
技术介绍
胶囊填充机在国际上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世界上主要生产商是德国BOSCH 公司、意大利IMA公司和意大利MG2公司。我国胶囊填充机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当 时主要是仿制B0SCH公司60年代的产品GKF-400和GKF-SOO。目前的胶囊填充机一般采用 自动间歇回转运动形式,如图1所示,均由安装在工作台中央的转台及安装在转台一侧的 计量装置组成,转台以每分钟60 140转的转速旋转,每转有多次短暂停留时间,转台将胶 囊输送到转台周围的各个工作站,在各工作站短暂停留的时间里,播囊、分囊、废囊剔除、填 充、锁囊、出囊、清洁模具等各种作业同时自动进行。在填充过程中,计量装置与转台的填充 工位相连接。药粉通过计量装置的精确计量之后,从计量装置上的填充工位填充到转台上 的药粉填充工位中的胶囊中,然后胶囊将进入下一步的锁囊工序。 由于胶囊机的产量是由胶囊填充模块的模块孔数量及转台每分钟的转速决定,而 胶囊填充模块的模块孔数量及转台每分钟的转速基本上各个厂家都相差无几。但随着药品 工业生产的发展,胶囊产量相差无几的胶囊填充机已不能满足目前制药企业之间日趋激烈 的竞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速度快、最大限度提高产量的胶囊填充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胶囊填充机,包括两个转台装 置及一个计量装置,所述一个计量装置设置于所述两个转台装置之间。 所述转台装置包括胶囊分离工位、过渡工位、废胶囊剔除工位、药粉填充工位、胶 囊锁合工位、成品胶囊排出工位、模块清理工位。 所述计量装置包括两组工位,所述两组工位各自包括六个药粉填充工位。 所述计量装置的两组工位各自的末位药粉填充工位分别与所述两个转台装置的药粉填充工位相连接。 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胶囊填充机,包括一个转台装置及两个计量装置,所 述一个转台装置设置于所述两个计量装置之间。 所述转台装置包括两组工位,所述两组工位各自包括胶囊分离工位、过渡工位、药粉填充工位、废胶囊剔除工位、胶囊锁合工位、成品胶囊排出工位、模块清理工位。 所述两个计量装置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六个药粉填充工位。 所述转台装置的两组工位各自的药粉填充工位分别与所述两个计量装置的末位 药粉填充工位相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转台装置在进行一整套胶囊的分离、填充、剔除、锁 合、填出及模块清理操作时,通过增加转台装置或计量装置的个数,实现转台装置或计量装置的工位被利用率提高一倍,从而在尽量节省填充机占地空间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胶囊 填充机的产量。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胶囊填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技术方案所提出的一种包括两个转台装置及一个计量装置的 胶囊填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技术方案所提出的一种包括一个转台装置及两个计量装置的 胶囊填充机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具体描述包括两个转台装置及一个计量装置的胶囊填充机的技术方案。 胶囊填充机由于受体积的限制,其转台及计量装置大小受到限制,所以在尽量节 省填充机空间的设计思路下,以增加转台装置的个数来实现尽量提升填充机的产量。 如图2所示,在两个转台装置之间设置一个计量装置。 两个转台装置均包括12个工位,其中第一、二工位1、2为胶囊分离工位,用于对原 始空胶囊进行壳帽分离及多个胶囊的顺序排入工序;第三、四、五工位3、4、5为过渡工位, 用于提供上下模块分离、下模块伸出以及预留微丸充填工位;第六工位6为废胶囊剔除工 位,用于对胶囊的囊体囊帽未拔开的废胶囊进行剔除工序;第七工位7为药粉填充工位,用 于对胶囊进行药粉填充工序;第八工位8为过渡工位,用于提供下模块縮回;第九工位9为 胶囊锁合工位,用于对填充完成的胶囊进行壳帽锁合工序;第十、十一工位10、11为成品胶 囊排出工位,用于将成品胶囊排出转台生产线;第十二工位12为模块清理工位,用于清理 上一轮工序结束后的模块孔,以准备进入下一轮胶囊填充。 另外,位于中间的计量装置同样有12个工位,可以分成两组,每组六个药粉填充工位实现一个转台的药粉填充,其中每组的第一至第五个工位1、2、3、4、5用于将药粉多次充填到计量装置上的计量盘孔内,以实现经过五次充填后的总药粉量达到预定要求,而第六工位6用于将前5次充填好的药粉填入转台装置中第七工位上的胶囊中。 在胶囊填充操作中,左侧转台中的胶囊在经过第一工位至第六工位的分离、废胶囊剔除等工序后到达转台装置的第七工位,进行药粉填充工序。此时计量装置上两组工位中的任一组六个工位将对转台装置上的第七工位中的胶囊进行药粉计量并填充的工作。 对于右侧的转台,同样在右侧转台的第七工位,胶囊接受计量装置上两组工位中的另一组六个工位的药粉填充工作。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通过采用利用本技术可以大大 提高胶囊填充机的生产效率,以模块孔两排为例与现有两排模块孔胶囊填充机对比转台 转速125转/分钟,模孔数9孔/排,摸孔排数2排,填充机产量=转台转速X总模孔数。则一个转台的填充机产量=125X9X2 = 2250粒/分钟;两个转台的填充机产量=125 X 2 X 9 X 2 = 4500粒/分钟。由上述简单计算可见,本技术大大提高胶囊填充机的生产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具体描述包括一个转台装置及两个计量装置的胶囊填充机的技术方案。 胶囊填充机由于受体积的限制,其转台及计量装置大小受到限制,所以在尽量节 省填充机空间的设计思路下,以增加计量装置的个数来实现尽量提升填充机的产量。 如图3所示,在一个转台装置两侧各自设置一个计量装置。 该转台装置包括两组工位,每组工位各自包括10个工位,其中第一、二工位1、2为 胶囊分离工位,用于对原始空胶囊进行壳帽分离及多个胶囊的顺序排入工序;第三工位3 为过渡工位,用于提供上下模块分开、下模块伸出;第四工位4为药粉填充工位,用于对胶 囊进行药粉填充工序;第五工位5为过渡工位,用于提供预留微丸充填工位;第六工位6为 废胶囊剔除工位,用于对胶囊的囊体囊帽未拔开的废胶囊进行剔除工序;第七工位7为过 渡工位,用于提供下模块縮回;第八工位8为胶囊锁合工位,用于对填充完成的胶囊进行壳 帽锁合工序;第九工位9为成品胶囊排出工位,用于将成品胶囊排出转台生产线;第十工位 10为模块清理工位,用于清理上一轮工序结束后的模块孔,以准备进入下一轮胶囊填充。 另外,位于转台装置两边的两个计量装置各自包含六个药粉填充工位,用于实现 对转台的药粉填充工序。对于单侧计量装置的六个药粉填充工位而言,其具体用于实现对 转台上的一组工位进行药粉填充,其中单侧计量装置的第一至第五个工位用于将药粉多次 充填到计量装置上的计量盘孔内,以实现经过5次充填后的总药粉量达到预定要求,而第 六工位6用于将前5次充填好的药粉填入转台装置中第七工位上的胶囊中。 在胶囊填充操作中,转台左侧工位组中的胶囊在经过第一、二工位的分离工序后 到达该侧转台装置的第四工位,进行药粉填充工序。此时左侧计量装置上的六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胶囊填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填充机包括两个转台装置及一个计量装置,所述一个计量装置设置于所述两个转台装置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胶囊填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填充机包括两个转台装置及一个计量装置,所述一个计量装置设置于所述两个转台装置之间。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填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装置包括胶囊分离工位、 过渡工位、废胶囊剔除工位、药粉填充工位、胶囊锁合工位、成品胶囊排出工位、模块清理工 位。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囊填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装置包括两组工位,所述两 组工位各自包括六个药粉填充工位。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囊填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装置的两组工位各自的末 位药粉填充工位分别与所述两个转台装置的药粉填充工位相连接。5. —种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宝铭王庆龙郑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翰林航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