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现辅助翻身的医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37894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称重功能的医疗床,使用该医疗床,病人不必离开医疗床即可随时测量体重,从而方便医务人员的治疗和监护。所述医疗床既使用称重传感器作为称量仪器,又能够有效防止称重传感器承受过大的侧向力,具有称量精度高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床面板、床架和带脚轮的轮架以及与立柱电机连接的立柱电机架,所述轮架上或所述床架上设置有称重装置。(*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床,特别涉及一种可实现辅助翻身的医疗床
技术介绍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长期卧床的患者,为了减少长期固定于一种姿态的不适,改善 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防止褥疮的产生,需要定时翻身,但是目前实际使用的医疗床,都不 具备辅助患者翻身的功能,使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工作面临很多困难,长期卧床患者对医 疗床的使用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医疗床不能辅助患者翻身,无法满足长期卧床患者对医疗床的使 用需求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实现辅助翻身的医疗床,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实 现辅助翻身的医疗床,包括床架和床板,床架设有床架底座和升降架,升降架的床头端和床 尾端与床架底座之间,分别设有升降装置,床头端和床尾端之中的至少一端,在其左右两侧 分别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下端分别与床架底座相应部位固定连接,升降装置的上端 分别与升降架的相应部位连接,升降装置的上端与升降架的相应部位之间设有柔性连接装 置,升降装置的上端与升降架的相应部位之间沿升降架的平面存在位移,升降装置可将与 其连接的升降架的相应部位升起或下降;床板设置于升降架上。 柔性连接装置是设有连杆的连杆悬挂机构,连杆的上端与升降装置的上端铰接, 连杆的下端与升降架的相应部位铰接。 升降装置分别设有升降驱动装置。 升降驱动装置是手动升降驱动装置。 升降驱动装置是电动升降驱动装置,电动升降驱动装置设有控制开关。 设有多种辅助翻身控制开关,多种辅助翻身控制开关与电动升降驱动装置电连接。 多种辅助翻身控制开关是可编程序控制器或微型计算机系统控制器。 本技术可实现辅助翻身的医疗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能取得的技术效果是床架设有床架底座和升降架,升降架的床头端和床尾端与床架底座之间,分别设有升降装置,床头端和床尾端之中的至少一端,在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可将与其连接的升降架的相应部位升起或下降,根据医疗护理工作的需要,床架左右两侧的升降装置左侧上升,右侧下降,床架另一端的升降装置的上端的高度保持在床架左右两侧升降装置上端高度的中间位置,升降架就会形成向右倾斜的状态,辅助卧床的患者方便地向右翻身;当床架左右两侧的升降装置左侧下降,右侧上升,床架另一端的升降装置的上端的高度保持在床架左右两侧升降装置上端高度的中间值,升降架就会形成向左倾斜的状态,辅助卧床的患者方便地向左翻身。升降架倾斜时,各升降装置上端的间距会发生变化,升降装置的上端与升降架的相应部位之间设有柔性连接装置,升降装置的上端与升降架的相应部位之间沿升降架的平面存在位移,可以在升降架倾斜时补偿各升降装置上端的间距变化,维 持升降架倾斜功能的正常工作,防止升降装置和相关部件受损。本技术可实现辅助翻 身的医疗床的升降装置同步升降的时候,还可以使床板在保持水平的情况下,整体上升或 下降,满足检查、治疗、护理工作的需要。 柔性连接装置是设有连杆的连杆悬挂机构,连杆的上端与升降架的上端铰接,连 杆的下端与升降架的相应部位铰接,可以在升降架倾斜,各升降装置上端的间距发生变化 时,连杆受牵拉从垂直状态变为倾斜状态,补偿各升降装置上端的间距的变化,维持升降架 倾斜功能的正常工作,防止升降装置和相关部件受损。 升降装置分别设有升降驱动装置,可以向升降装置提供动力,实现升降架倾斜的 功能。 升降驱动装置是手动升降驱动装置,可以不需要外界的动力源,依靠人力驱动升降架倾斜,不仅成本低,而且适用于电力供应不稳定或没有电力供应的地区。 升降驱动装置是电动升降驱动装置,电动升降驱动装置设有控制开关,可以利用电力驱动升降装置,实现升降架倾斜,操作方便,降低了护理工作的强度。 设有多种辅助翻身控制开关,多种辅助翻身控制开关与电动升降驱动装置电连接,便于集中控制升降架的倾斜,可以将不同的升降装置的不同动作,集中到一个控制按键上,实现升降架复杂的倾斜动作一键操纵。 多种辅助翻身控制开关是可编程序控制器或微型计算机系统控制器,可以对升降 架的各种倾斜动作、倾斜的角度、倾斜的速度、倾斜方向、转换的时间间隔进行存储,实现多 种辅助翻身功能的智能化操纵。 使用本技术的可实现辅助翻身的医疗床,可以按照预定的时间、速度和倾斜 角度辅助长期卧床的患者翻身,还可以实现床板的整体上升和下降,实现检查、治疗、护理 所需的各种体位,方便了医疗、护理工作的进行,减少了患者的负担和痛苦,提高了医务管 理工作的水平。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可实现辅助翻身的医疗床床架底座和升降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技术可实现辅助翻身的医疗床升降架左高右低位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技术可实现辅助翻身的医疗床床头端连杆悬挂机构的结构示意 图。 附图4是本技术可实现辅助翻身的医疗床床尾端连杆悬挂机构的结构示意 图。 附图中的标示含义如下 1-床架,11-床架底座,111-床头升降装置,112-左床尾升降装置,113-右床尾升 降装置,12-升降架,121-床头端旋转支架,122-床尾端旋转支架,2-床板,3-连杆,31-连 杆上铰接点,32-连杆下铰接点。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可实现辅助翻身的医疗床,总体结构如附图1所示,包括床架1和床板2,为显示床架下的结构,部分床板已移去,床架1设有床架底座11和升降架12,升降架12 的床头端和床尾端与床架底座11之间,分别设有升降装置,床头端和床尾端之中的至少一 端,在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升降装置,附图显示的实施例中,床头端在中间部位设有一个床 头升降装置lll,床尾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床尾升降装置112和右床尾升降装置113, 各升降装置的下端分别与床架底座ll相应部位固定连接,各升降装置的上端分别与升降 架12的相应部位连接,升降装置的上端与升降架12的相应部位之间设有柔性连接装置,升 降装置的上端与升降架12的相应部位之间沿升降架的平面存在位移。柔性连接装置中最 简单实用的是连杆悬挂机构,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连杆3的上端与相应升降装置的上 端铰接,形成连杆上铰接点31,连杆3的下端与升降架相应的部位铰接,形成连杆下铰接点 32。柔性连接装置还可以采用沿倾斜方向,一端的升降装置与升降架12采用铰接,另一端 的升降装置与升降架12采用沿倾斜方向的滑槽滑动连接等方式,以保证在升降架倾斜,各 升降装置上端的间距发生变化时,柔性连接装置的相应部位之间沿升降架12的平面产生 位移,以补偿各升降装置上端的间距的变化,维持升降架12倾斜功能的正常工作,防止升 降装置和相关部件受损。为了实现升降架12的倾斜,保证升降架12可以相对于升降装置 旋转,升降架12与连杆3的铰接点之间还应设置旋转支架,常用的床头端旋转支架121与 床尾端旋转支架122,如附图3和附图4中所示。 升降装置可将与其连接的升降架12的相应部位升起或下降;床板2设置于升降架 12上,随升降架12共同升降和倾斜。 升降装置分别设有升降驱动装置,升降驱动装置可以是手动升降驱动装置,例如使用螺杆螺母的手动升降驱动装置,或者是油压或气压的手动升降驱动装置,也可以是电 动升降驱动装置,例如采用电动推杆作为相应的驱动装置。电动升降驱动装置设有控制开关, 本技术可实现辅助翻身的医疗床,可以设有多种辅助翻身控制开关,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实现辅助翻身的医疗床,包括床架和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设有床架底座和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的床头端和床尾端与所述床架底座之间,分别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床头端和床尾端之中的至少一端,在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下端分别与床架底座相应部位固定连接,升降装置的上端分别与升降架的相应部位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的上端与升降架的相应部位之间设有柔性连接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上端与升降架的相应部位之间沿升降架的平面存在位移,升降装置可将与其连接的升降架的相应部位升起或下降;床板设置于升降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可实现辅助翻身的医疗床,包括床架和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设有床架底座和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的床头端和床尾端与所述床架底座之间,分别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床头端和床尾端之中的至少一端,在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下端分别与床架底座相应部位固定连接,升降装置的上端分别与升降架的相应部位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的上端与升降架的相应部位之间设有柔性连接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上端与升降架的相应部位之间沿升降架的平面存在位移,升降装置可将与其连接的升降架的相应部位升起或下降;床板设置于升降架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辅助翻身的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装置 是设有连杆的连杆悬挂机构,所述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升降装置的上端铰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康拓医疗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