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大微型单相串激电动机功率的接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34599 阅读:9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大微型单相串激电动机功率的接线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小型串激单相电动机的接线结构,属于电动机的技术领域。所述增大微型单相串激电动机功率的接线结构,包括定子及位于定子内的第一定子线圈与第二定子线圈,所述第一定子线圈与第二定子线圈间设有电枢,所述电枢能够相对定子转动;所述第一定子线圈与第二定子线圈通过连接线相串联;所述第一定子线圈与第二定子线圈串联后与电枢并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定子线圈与第二定子线圈通过连接线相串联,第一定子线圈与第二定子线圈串联后与电枢相并联,提高了定子的激磁特性,增大了磁密度,提高了电枢的旋转速度,能够增大电动机的功率;结构简单,降低了低压串激电动机的绕线工艺。(*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线结构,尤其是一种增大微型单相串激电动机功率的接 线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小型串激单相电动机的接线结构,属于电动机的

技术介绍
随着断路器行业的不断发展,断路器越来越小型化及智能化。电动机电压等级 化分越来越细。这对断路器及电机的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制造小于48V低压串 激电动机,常常会遇到低压电动机线径太粗、转速慢、功率不够等问题,普通绕线设备 很难满足微型低电压电动机绕线参数的要求;增大了低压串激电动机制造工艺的难度。如图3所示为目前常用第一定子线圈1、第二定子线圈5与电枢2间的连接方 式,可以明显得出,第一定子线圈1、第二定子线圈5与电枢2相串联;串联后再与电源 相连。所述接线方式不能有效提高电枢的旋转速度,能够有效提高电动机的功率,增加 了电动机的设计及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增大微型单相串激 电动机功率的接线结构,其结构简单,能提高微型单相串激电动机的功率,降低了低压 串激电动机的绕线工艺。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增大微型单相串激电动机功率的接线结 构,包括定子及位于定子内的第一定子线圈与第二定子线圈,所述第一定子线圈与第二 定子线圈间设有电枢,所述电枢能够相对定子转动;所述第一定子线圈与第二定子线圈 通过连接线相串联;所述第一定子线圈与第二定子线圈串联后与电枢并联。所述定子的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刷盒及第二刷盒;第一电源线及第二电源 线分别与第一刷盒、第二刷盒内对应于电枢的电极相连。所述定子的两端设有端盖。所 述第一电源线与第二电源线间两端的电势差小于等于60V。本技术的优点第一定子线圈与第二定子线圈通过连接线相串联,第一定 子线圈与第二定子线圈串联后与电枢相并联,提高了定子的激磁特性,增大了磁密度, 提高了电枢的旋转速度,能够增大电动机的功率;结构简单,降低了低压串激电动机的 绕线工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等效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单相串激电动机接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第一定子线圈1、电枢2、第一刷盒3、第一电源线4、第二定子 线圈5、定子6、连接线7、第二刷盒8、第二电源线9及端盖10。如图1所示所述定子6内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定子线圈1与第二定子线圈5 ; 所述第一定子线圈1与第二定子线圈5间设有电枢2,所述电枢2能够相对定子6转动。 定子6对应于第一定子线圈1与第二定子线圈5的两端均设置接线端子。第一定子线圈 1与第二定子线圈5通过连接线7相串联,第一定子线圈1与第二定子线圈5对应于与连 接线7相连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枢2的两端相连,从而第一定子线圈1与第二定子线圈5串 联后与电枢2相并联。定子6的两侧设置对称分布的第一刷盒3与第二刷盒8,所述第一刷盒3与第二 刷盒8内的电极与电枢2的两端相电连接。第一电源线4与第一刷盒3内对应电枢2的 一端相连,第二电源线9与第二刷盒8内对应电枢2的另一端相连,从而将电源电压加在 电枢2的两端。第一电源线4还与第二定子线圈5对应于与连接线7相连的另一端相连, 第二连接线9还与第一定子线圈1对应于与连接线7相连的另一端相连,从而将第一电源线 4与第二电源线9间的电源电压同时加在串联后第一定子线圈1与第二定子线圈5的两端; 从而在电气上,第一定子线圈1与第二定子线圈5串联后两端的电压与电枢2两端的电压相 同。第一定子线圈1、第二定子线圈5与电枢2间的连接关系可以等效为图2所示的接线 结构。第一电源线4与第二电源线9间的电压差小于等于60V,即电枢2两端的电压应满 足小于等于60V,本接线方式适用于额定电压小于等于60V的微型低压串激电动机。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电源线4与第二电源线9分别与小于等于60V的电源 相连,从而电枢2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第一定子线圈1与第二定子线圈5串联后 的分压也为电源电压,第一定子线圈1与第二定子线圈5串联后,再与电枢2相并联,提 高了定子的激磁特性,增大了磁密度,提高了电枢2的旋转速度;从而增大了电动机的 功率。采用本技术的接线方式可以大幅提高小型单相串激电动机功率50%左右; 当在同样功率的情况下,可以使线径变细40%左右,降低了单相串激电动机的绕线及制 造工艺。电压越低,绕线线径越粗,绕线相对越困难;所述接线结构有效的改善了低电 压小型单相串激电动机的制造工艺,结构简单,有利于电机的批量生产。例如采用所述 接线结构,48V小型单相串激电动机可以当30V电机使用,可以适当减少电动机的电压 种类,有利于企业生产管理。本技术的第一定子线圈1与第二定子线圈5通过连接线7相串联,第一定子 线圈1与第二定子线圈5串联后与电枢2相并联,提高了定子的激磁特性,增大了磁密 度,提高了电枢2的旋转速度,能够增大电动机的功率;结构简单,降低了低压串激电 动机的绕线工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大微型单相串激电动机功率的接线结构,包括定子(6)及位于定子(6)内的第一定子线圈(1)与第二定子线圈(5),所述第一定子线圈(1)与第二定子线圈(5)间设有电枢(2),所述电枢(2)能够相对定子(6)转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定子线圈(1)与第二定子线圈(5)通过连接线(7)相串联;所述第一定子线圈(1)与第二定子线圈(5)串联后与电枢(2)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大微型单相串激电动机功率的接线结构,包括定子(6)及位于定子(6) 内的第一定子线圈(1)与第二定子线圈(5),所述第一定子线圈(1)与第二定子线 圈(5)间设有电枢(2),所述电枢(2)能够相对定子(6)转动;其特征是所述 第一定子线圈(1)与第二定子线圈(5)通过连接线(7)相串联;所述第一定子线圈(1)与第二定子线圈(5)串联后与电枢(2)并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大微型单相串激电动机功率的接线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传渠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凯旋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