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胜伟专利>正文

改进型脱碳真空泵油气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32497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真空泵的应用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改进型脱碳真空泵油气回收装置。该改进型脱碳真空泵油气回收装置,包括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的出口上连接有汽水分离罐,汽水分离罐顶端的出气口上连接有冷凝器,冷凝器的下方收集口上连接有油品储存罐。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组装合理,零部件之间便于拆装,能有效收集真空泵排出的油品,降低损耗,增加效益的同时,保证了生产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泵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脱碳真空泵油气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脱碳真空泵带油气较重,所以一般在使用后不久就在其出口上增加储罐作为集油 罐,把真空泵出来的油气达到集油罐内,集油罐下部排水,上部去冷凝器,冷凝后的油气重 新打回集油罐内,再不定期把油打入装置上的反应罐内,进行再利用。这种设计虽然起到了 一定的集油作用,但是由于油气在冷凝器和集油罐之间的循环,使得冷却效果大大降低,集 油量少,而且含水多,需要多次排水。现有的真空泵上一般没有安置油雾过滤器,长期吸入真空泵排出的呛人气体,对 人体显然不利。因此,大多数用户都用一根胶管套在排气口上,再将胶管通过被打有空的玻 璃窗引到室外,这种做法虽然能使呛人的气体排到室外,但在使用、安装上较为麻烦,而且 浪费了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有效节约资源、环保节能的改进型 脱碳真空泵油气回收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进型脱碳真空泵油气回收装置,包括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的出 口上连接有汽水分离罐,汽水分离罐顶端的出气口上连接有冷凝器,冷凝器的下方收集口 上连接有油品储存罐。本专利技术在真空泵的基础上,在其出口上设置其油雾排气的回收系统,通过汽水分 离罐,收集真空泵排出的液体,并同归冷凝器对释放的油气进行冷凝,并将冷凝的油气从底 部释放储存入油品储存罐。本专利技术的更优方案为以往出油管是直接焊接在下部罐壁上,本专利技术改变电泵与集油罐的连接方式,所 述油品储存罐上安装有穿透罐壁且向下深入的出油管,出油管上连通有电泵,从而起到良 好的隔水作用,减少打向反应罐的轻油的含水量。对冷凝器不能冷却下来的油气,在冷凝器的上端出气口上连接导出管,将其高空 排放,增加生产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组装合理,零部件之间便于拆装,能有效收集真空泵排出的油 品,降低损耗,增加效益的同时,保证了生产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真空泵,2汽水分离罐,3冷凝器,4油品储存罐,5导出管,6出油管,7电泵。 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真空泵1,所述真空泵1的出口上 连接有汽水分离罐2,汽水分离罐2顶端的出气口上连接有冷凝器3,冷凝器3的下方收集 口上连接有油品储存罐4 ;所述油品储存罐4上安装有穿透罐壁且向下深入的出油管6,出 油管6上连通有电泵;冷凝器3的上端出气口上连接有导出管5。从真空泵1排出的油雾在汽水分离罐2的作用下,实现汽液分离,分离出的液体从 汽水分离罐2的底端被收集,从其上端气体释放出的汽体进入冷凝器3,在冷凝器3的作用 下转化为液体,从其底部收集如油品储存罐4,收集的油品可在电泵7的作用下从出油管6 抽出,再利用,实现节能生产;不被冷凝的气体从冷凝器3底端排出,通过导出管5高空排 放,增加了生产的安全性和环保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脱碳真空泵油气回收装置,包括真空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1)的出口上连接有汽水分离罐(2),汽水分离罐(2)顶端的出气口上连接有冷凝器(3),冷凝器(3)的下方收集口上连接有油品储存罐(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脱碳真空泵油气回收装置,包括真空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 (1)的出口上连接有汽水分离罐(2),汽水分离罐(2)顶端的出气口上连接有冷凝器(3),冷 凝器(3)的下方收集口上连接有油品储存罐(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伟王金书王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王胜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