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浮筒式拦污导漂装置的浮筒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32381 阅读:3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浮筒式拦污导漂装置的浮筒组件,涉及水利水电用相关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并排的左浮筒和右浮筒,左浮筒和右浮筒之间经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连接成一体,浮筒组件的上部及下部分别设置有吊耳,吊耳中设置有悬索,悬索的两端经端部连接装置与锚固基础相连,浮筒组件经悬索吊挂于水轮发电机组取水孔前端的水面上,吊耳分别设置在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采用本装置,浮筒组件之间的连接非常牢靠,不易腐蚀断裂,浮筒组件的平衡性好,使浮筒组件不易转动而在拦污时具有更好的工作性能,拦污效果更好;浮筒组件不易在水面上转动,平衡性和拦污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用相关设备
,确切地说涉及一种水利水电工程取水 孔用拦污导漂装置的浮筒组件。
技术介绍
水利水电工程在库区蓄水后,树木枝叶、庄稼杂草、塑料泡沫、生活垃圾等等漂浮 污物极多,尤其在汛期特别明显。这些漂浮污物常积集于水面,当工程取水孔过水时,这些 漂浮污物将随着水流向取水孔飘来,直接通过取水孔进入水轮发电机组或排涝泵站等机电 设备,如果污物数量足够多、体积足够大、质地足够坚硬,必将给这些机电设备带来致命的 损害,甚至致使整个工程运转瘫痪。所以,如何将漂浮污物阻挡于取水孔前并进行清理成为 一个长期课题。常规的方法是在进水口前设置格栅式拦污栅,将污物阻挡在进水口前,再通 过人工或机械打捞的方法将这些污物清除。在现有技术中,基本思路是基于将污物积集到取水孔前,大量堆积后再进行清理。 清理的办法主要有两种(1)人工清理。当污物堆积到一定数量后,清污人员在取水孔上端 岸上使用一些简易工具打捞,这个方法因漂浮污物形状不规则、打捞位置所限等原因,实践 证明收效甚微。或者,清污人员乘坐清污船只到取水孔前打捞,由于水流形成漩涡和吸引 力,给打捞工作带来极大的危险。所以,这个办法仅仅适用于微小的水利工程,或取水孔停 止过水时。(2)清污机械清理。主要通过预先安装的抓斗式清污机、耙齿式清污机、回转式 清污机等清污装置进行清污,这种清污办法是现有技术的主流,被各个水利水电工程所广 泛采用。但实践证明清污效果因流域和工程具体环境的不同而异,在流域漂浮污物不严重 或枯水期时,清污效果基本能够达到设计要求;但当流域漂浮污物特别严重或汛期时,清污 机即使满负荷运转亦难达到理想的清污效果,从而影响工程的正常运行。另外,采用机械清 理,电能耗费大、维护成本较高,被清理的污物如何处理也是一个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0971490Y,授权公告日为2007年11月7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 开了一种无动力自浮式拦污漂排,它包括拦污栅,其主体由多节中空封闭浮筒组件铰链连 接构成,所述拦污栅垂直设置在浮筒组件下部,主体两端的浮筒分别通过连接铰链与设置 在提岸或坝体上的轮架连接,轮架上设有主滚轮,可沿固定设置的垂直导轨架上下滚动。该 方案优点是1、无须任何外加动力;2、免维护,无须专人看管,随动性强;3、安全性好,可以 充分利用水表方向运动的改变性,自动导漂,根除了河床式电厂在洪水期停机弃水的现象, 变害为宜;4、使用寿命长,不需要定期更换更新,直接提高了水电厂的机组可用性;5、可以 直接降低水电厂的生产成本。但上述技术方案也存在很多问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浮筒组件之间仅仅经 过铰链连接,当流域漂浮污物特别多或汛期时,铰链连接处很容易腐蚀断裂,从而使整个拦 污漂排装置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浮筒式拦污导漂装置的浮筒组 件,采用本装置,浮筒组件之间的连接非常牢靠,不易腐蚀断裂,浮筒组件的平衡性好,使浮 筒组件不易转动而在拦污时具有更好的工作性能,拦污效果更好;浮筒组件不易在水面上 转动,平衡性和拦污效果好。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适用于浮筒式拦污导漂装置的浮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的左浮筒和 右浮筒,左浮筒和右浮筒之间经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连接成一体,浮筒组件的上部及下部 分别设置有吊耳,吊耳中设置有悬索,悬索的两端经端部连接装置与锚固基础相连,浮筒组 件经悬索吊挂于水轮发电机组取水孔前端的水面上,吊耳分别设置在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 接板上。所述端部连接装置包括与悬索固定连接的锥形套筒,与所述锥形套筒经第一铰接 轴连接的十字铰拉杆,与十字铰拉杆经第二铰接轴连接的铰座,和与所述铰座固定连接的 预埋锚固件,所述预埋锚固件埋设于锚固基础中。所述第一铰接轴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铰接轴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铰接轴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铰接轴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悬索为两根钢丝绳,浮筒组件的上部和下部各设置一根。所述多个浮筒组件之间经卸扣连接成一体。每个浮筒组件上部和下部各设置有三个吊耳。所述浮筒组件上部的钢丝绳经铰绳与绞盘连接,绞盘设置在其中一个锚固基础上。所述绞盘为手动绞盘,绞盘中的铰绳两端为可拆卸结构。与授权公告号为CN200971490Y为代表的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表现在1、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悬索为两根钢丝绳,浮筒组件的上部和下部各设置一根,上 下两根钢丝绳有利于浮筒组件的平衡性,使浮筒组件不易转动而在拦污时具有更好的工作 性能,拦污效果更好;浮筒组件由并排的左浮筒和右浮筒连接构成,使浮筒组件更加不易在 水面上转动,平衡性和拦污效果好;每个浮筒组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三个吊耳,便于 悬索进一步串联所述浮筒组件。浮筒组件上部的钢丝绳经铰绳与绞盘连接,绞盘设置在其 中一个锚固基础上,当库水位超过工作运行水位时,可在机组停机的状态下,由绞盘牵引将 悬索与其中一个岸支承点脱开,并将本浮筒组件和挂栅牵引至明渠内固定。2、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浮筒组件的上部及下部分别设置有吊耳,吊耳中设置有悬索, 悬索的两端经端部连接装置与锚固基础相连”的技术方案,除了多个浮筒组件之间分别连 接并形成一体外,每个浮筒组件还经吊耳吊挂于悬索上,因此,浮筒组件之间的连接更为牢 靠,即使经久使用后,浮筒组件之间的连接件腐蚀断裂,也会由悬索将浮筒串成一体,继续 进行拦污导漂工作;特别是当流域漂浮污物特别多或汛期时,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就具有 更优的工作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另外,本技术的浮筒组件经悬索吊挂于距水轮发 电机组或排涝泵站取水孔引水渠前端的水面上,也就是说,对于水轮发电机组较远端的非 工作库区水面,是漂浮污物可以自由漂浮的区域,因此,本技术能将漂浮污物在大量积 集前进行阻拦,并引导到水轮发电机组或排涝泵站非工作面的远端通过泄洪闸门、冲砂闸 门排走,或使用清污船只等办法清除漂浮污物,使取水孔前端形成一个相对封闭而干净的取水工作水域,从而保证机组的正常运行,真正实现了拦污导漂功能。3、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端部连接装置由预埋锚固件、铰座、十字铰拉杆、锥形套筒、 第一铰接轴和第二铰接轴构成,这样的方式能使悬索与端部连接装置的连接更为牢靠,第 一铰接轴和第二铰接轴的采用方式使浮筒组件的运动方向更为随意和灵活;特别的,第一 铰接轴水平方向设置,第二铰接轴竖直方向设置,或者第一铰接轴竖直方向设置,第二铰接 轴水平方向设置,这样的话就既能满足浮筒组件无论是在水位上升和下降时的竖直方向上 相对于锚固基础的相对转动,也能满足当流域漂浮污物特别多或汛期时在水平方向上浮筒 组件与锚固基础之间的相对转动;从而使端部连接处的两个铰接处不易损坏。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浮筒式拦污导漂装置中的立面布置2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浮筒式拦污导漂装置中的平面布置3为浮筒组件及挂栅示意4为图3中侧面结构示意5为浮筒组件之间经卸扣连接示意6为锥形套筒示意7为图6中侧面结构示意8为图7中A向结构示意9为十字铰拉杆的结构示意10为图9中侧面结构示意11为铰座结构示意12为图11中侧面结构示意13为铰座与预埋锚固件的连接示意中标记1、浮筒组件,2、挂栅,3、锚固基础,4、吊耳,5、悬索,6、锥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浮筒式拦污导漂装置的浮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的左浮筒(12)和右浮筒(13),左浮筒(12)和右浮筒(13)之间经上连接板(14)和下连接板(15)连接成一体,浮筒组件(1)的上部及下部分别设置有吊耳(4),吊耳(4)中设置有悬索(5),悬索(5)的两端经端部连接装置与锚固基础(3)相连,浮筒组件(1)经悬索(5)吊挂于水轮发电机组取水孔前端的水面上,吊耳(4)分别设置在所述上连接板(14)和下连接板(1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浮筒式拦污导漂装置的浮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的左浮筒(12) 和右浮筒(13),左浮筒(12)和右浮筒(13)之间经上连接板(14)和下连接板(15)连接成 一体,浮筒组件(1)的上部及下部分别设置有吊耳(4),吊耳(4)中设置有悬索(5),悬索 (5)的两端经端部连接装置与锚固基础(3)相连,浮筒组件(1)经悬索(5)吊挂于水轮发电 机组取水孔前端的水面上,吊耳(4)分别设置在所述上连接板(14)和下连接板(1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浮筒式拦污导漂装置的浮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端部连接装置包括与悬索(5)固定连接的锥形套筒(6),与所述锥形套筒(6)经第一铰接轴 (7)连接的十字铰拉杆(8),与十字铰拉杆(8)经第二铰接轴(9)连接的铰座(10),和与所 述铰座(10)固定连接的预埋锚固件(11),所述预埋锚固件(11)埋设于锚固基础(3)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浮筒式拦污导漂装置的浮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铰接轴(7)水平方向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启春冷伟李邦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东方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