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31163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灯组件,包括两个LED灯和连接在LED灯上的导线,LED灯的负极连接有第一导线,正级连接有第二导线,第一导线连接电阻之后末端连接尾端子,第一导线上电阻的前端与第二导线之间设有第三导线,第三导线与第二导线的连接处前、后方分别设有位于第三导线和第一导线上的二极管,第一LED灯的第二导线与第二LED灯的尾端子连接,第二LED灯的第二导线也与第一LED灯的尾端子连接,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与LED灯的连接处设有端子,端子外设有套管,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与尾端子的连接处设有套管,所述二极管以及电阻的前后侧均设有端子,端子外设有套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尾端子一侧输入电流,则可对LED提供不同模式的使用状态,结构简单、合理。(*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具,具体涉及一种带有LED发光二极管和接触导线的LED 灯组件。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多个发光二极管组成的LED灯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正逐步进入普通照 明领域,与传统的白炽钨丝灯泡及荧光灯相比,LED灯具有体积小、发热量低,耗电量小的优 点,而且能低压低电流启动,反应速度快并能高频次操作、使用寿命长,因而有绿色照明光 源之称。 对于许多户外应用而言,需要发光零件具有耐户外性,特别是将两个LED灯相互 组合连接使用时,则要求结构简单、合理的同时实用性高,这一切都对LED等组件的解决方 案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LED灯组件。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灯组件,包括两个LED 灯和连接在LED灯上的导线,LED灯的负极连接有第一导线,正级连接有第二导线,第一导 线连接电阻之后末端连接尾端子,第一导线上电阻的前端与第二导线之间设有第三导线, 第三导线与第二导线的连接处前、后方分别设有位于第三导线和第一导线上的二极管,第 一 LED灯的第二导线与第二 LED灯的尾端子连接,第二 LED灯的第二导线也与第一 LED灯 的尾端子连接。 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与LED灯的连接处设有端子,端子外设有套管。 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与尾端子的连接处设有套管。 所述二极管以及电阻的前后侧均设有端子,端子外设有套管。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两个LED之间通过多条导线和电阻,形成串联和并联 的结构,在尾端子一侧输入电流,则可对LED提供不同模式的使用状态,结构简单、合理,不 失为一种高质量的解决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所示, 一种LED灯组件,包括两个LED灯和连接在LED灯上的导线,每个 LED灯的负极均连接有第一导线ll,正级均连接有第二导线12,第导线11连接电阻3之后末端连接尾端子41,电阻3为5W 12KQ J的水泥电阻,第一导线11上电阻3的前端与第二 导线12之间设有第三导线13,第三导线13与第二导线12的连接处前、后方分别设有位于 第三导线13和第一导线11上的二极管5,第一 LED灯21的第二导线12与第二 LED灯22 的尾端子41连接,第二 LED灯22的第二导线12也与第一 LED灯21的尾端子41连接,其 中,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2与LED灯的连接处设有端子42,端子42外设有双层的套管 6,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2与尾端子41的连接处也设有套管6,此外,所述二极管5以及 电阻3的前后侧均设有端子42,端子42外也设有套管6。本技术通过在尾端子41 一 侧输入电流,则可对LED提供不同模式的使用状态,结构简单、合理,不失为一种高质量的 解决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灯组件,包括两个LED灯和连接在LED灯上的导线,其特征在于:LED灯的负极连接有第一导线(11),正级连接有第二导线(12),第一导线(11)连接电阻(3)之后末端连接尾端子(41),第一导线(11)上电阻(3)的前端与第二导线(12)之间设有第三导线(13),第三导线(13)与第二导线(12)的连接处前、后方分别设有位于第三导线(13)和第一导线(11)上的二极管(5),第一LED灯(21)的第二导线(12)与第二LED灯(22)的尾端子(41)连接,第二LED灯(22)的第二导线(12)也与第一LED灯(21)的尾端子(4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LED灯组件,包括两个LED灯和连接在LED灯上的导线,其特征在于LED灯的负极连接有第一导线(11),正级连接有第二导线(12),第一导线(11)连接电阻(3)之后末端连接尾端子(41),第一导线(11)上电阻(3)的前端与第二导线(12)之间设有第三导线(13),第三导线(13)与第二导线(12)的连接处前、后方分别设有位于第三导线(13)和第一导线(11)上的二极管(5),第一LED灯(21)的第二导线(12)与第二LED灯(22)的尾端子(41)连接,第二LED灯(22)的第二导线(12)也与第一LED灯(21)的尾端子(41)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愿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博利电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