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秸秆发酵太阳能沼气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29019 阅读:6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沼气池,尤其是一种纯秸秆发酵太阳能沼气池。包括:池体、池盖,所述池体呈筒状结构,其顶部装有胶膜池盖,其下部置于地下,该位于地下的池体部分沿圆周围均匀设置有出料井,所述池体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池体下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置于出料井底部,所述池体底部铺装有换热管,该换热管的进、出管分别与太阳能热水器进、出口连接。通过设置在池体底部的换热管对秸秆进行加热,以保证秸秆发酵的适合温度,大大加快的发酵时间,产气量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沼气池,尤其是一种纯秸秆发酵太阳能沼气池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沼气池均采用秸秆和添加剂混合发酵的方法,但由于出气不稳定,残渣清理困难、沼液表面结壳等因素的影响, 一直未被大范围推广,而采用纯秸秆发酵时,会遇到进料和出料比较困难, 一直未能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纯秸秆发酵、进出料容易,产气量大、可用太阳能加热的纯秸秆发酵沼气池。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纯秸秆发酵太阳能沼气池,包括池体、池盖,所述池体呈筒状结构,其顶部装有胶膜池盖,其下部置于地下,该位于地下的池体部分沿圆周围均匀设置有出料井,所述池体上部设置有进料口 、池体下部设置有出料口 ,所述出料口置于出料井底部,所述池体底部铺装有换热管,该换热管的进、出管分别与太阳能热水器进、出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在池体底部的换热管对秸秆进行加热,以保证秸秆发酵的适合温度,大大加快的发酵时间,产气量大。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A-A断面示意图。 图中池盖1,池体2,进料口 3,地面4,出料井5,出料口 6,太阳能热水器7,循环泵8,温控仪9,换热管10。具体实施方式 —种纯秸秆发酵太阳能沼气池,包括池体2、池盖1 ,所述池体2呈筒状结构,其顶部装有胶膜池盖l,其下部置于地下,该位于地下的池体2部分沿圆周围均匀设置有出料井5,所述池体2上部设置有进料口 3、池体下部设置有出料口 5,所述出料口 6置于出料井5底部,所述池体底部铺装有换热管IO,该换热管10的进、出管分别与太阳能热水器进、出口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10呈并联的分布均匀铺设在池体2底部,可使沼气池底部均匀受热。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 首先将胶膜池盖1盖在池体2顶部,然后通过进料口 3进行加料,加完料后将进料3口 3关闭,在晴天时,太阳能循环系统中的水温在上升,达到一定温度时,(40°C -e(rc人为设定)温控仪9对循环泵8进行控制,打开循环泵8,使太阳能系统的高温循环水进入到沼气池底部的换热管10内,对其加热,当晚上或者阴天时,太阳能系统的水低于4(TC (人为控制)温控仪9对循环泵8进行关闭,太阳能系统的水不再循环,避免把沼气池中的热量循环出来,循环泵8的电能消耗也得到了节省,随着纯秸秆发酵,池体内秸秆上部会产生大量气体,气体将胶膜顶起,池体2下部发酵后的残料将通过出料口 3排出到出料井5,出料井5的残料逐渐上升,当残料到达出料井5井口时进行清料,当胶膜鼓起达到一定高度后,沼气抽气泵将膜内沼气抽出并压入储气灌后进入用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纯秸秆发酵太阳能沼气池,包括:池体、池盖,所述池体呈筒状结构,其顶部装有胶膜池盖,其下部置于地下,该位于地下的池体部分沿圆周围均匀设置有出料井,所述池体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池体下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置于出料井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底部铺装有换热管,该换热管的进、出管分别与太阳能热水器进、出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纯秸秆发酵太阳能沼气池,包括池体、池盖,所述池体呈筒状结构,其顶部装有胶膜池盖,其下部置于地下,该位于地下的池体部分沿圆周围均匀设置有出料井,所述池体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池体下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孝军姚旭华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明仁生物能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