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设备用充电器以及便携设备和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22513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便携设备用充电器以及便携设备和充电器,即使是不同尺寸的便携设备,也能够用一个充电器进行适当的充电。一种充电器,该充电器能对具备封装体电池的便携设备进行充电,其中,封装体电池内置感应线圈,并内置由该感应线圈感应出的电力进行充电的电池,该充电器具备:充电器壳体;截面凹状的装载部,其设置在充电器壳体的表面,用于将便携设备装卸自如地设置在固定位置上;电源线圈,其接近装载部的凹状底面,从而在凹状底面的内侧与设置在便携设备中的封装体电池的感应线圈进行电磁耦合;和电源,其与电源线圈相连,还在装载部的、与沿着凹状底面的便携设备的装载面交叉的面上,将充电器壳体的一部分局部切出而形成与外部连通的切口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置可充电电池的便携设备和对内置在该便携设备中的电池进行充 电的充电器。
技术介绍
正在开发一种在电磁感应的作用下,从电源线圈向感应线圈进行电力传输来对内 置在便携设备中的电池进行充电的所谓的无接点式的充电器(参照专利文献1和2)。专利文献1记载了如下结构在充电器中内置由高频电源励磁的电源线圈,在封 装体(pack)电池中内置与电源线圈电磁耦合的感应线圈。此外,封装体电池还内置对由感 应线圈感应出的交流进行整流并将其提供给电池进行充电的电路。通过该结构,能够在充 电器上放置封装体电池,以非接触状态对封装体电池的电池进行充电。此外,专利文献2记载了如下结构在便携设备的底部内置电池,进而在其下方设 置次级侧充电用适配器(adapter),在该次级侧充电用适配器中内置感应线圈和充电电路。 此外,也记载了将与感应线圈电磁耦合的电源线圈设置在充电器中的结构。在充电器上放 置结合次级侧充电用适配器的便携设备,并从电源线圈向感应线圈进行电力传输,从而对 便携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专利文献1JP特开平9-63655号公报专利文献2JP技术注册第30118 号在这样的无接点式的充电器中,重要的是在充电器的规定位置设置便携设备。若 不能在正确的位置上进行设置,则存在不能进行合适的充电的隐患。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 载的结构存在如下缺点若放置在充电器上的封装体电池的位置偏离,则不能对封装体电 池进行充电。这是因为,若封装体电池与充电器的相对位置偏离,则电源线圈与感应线圈成 为不能电磁耦合的状态,因此不能从电源线圈向感应线圈传输交流电力。通过如专利文献2 中记载那样,在充电器中设置定位凸部,在便携设备中设置嵌入该定位凸部的定位凹部,就 能够消除这个缺点。这个结构通过将定位凸部引导至定位凹部,从而能够防止便携设备和 充电器的相对的位置偏离。但是,专利文献2中所示的结构由于将便携设备设置在充电器中,使得将定位凸 部引导至定位凹部,所以存在便携设备的设置上费工夫的缺点。此外,该结构还存在全部 用户难以将便携设备始终以正常的状态设置在充电器中的缺点。此外,由于该结构在壳体 (case)的底面设置定位凹部,并在该定位凹部上配置感应线圈,所以还存在不能将便携设 备做得很薄的缺点。由于便携电话等便携设备要求尽可能做得薄,所以如果因定位凹部而 变厚,则存在不便于携带的缺点。通过在充电器的上面整体宽的面积中产生向感应线圈传输电力的磁场,从而能够 消除这个弊端。但是,通过这个结构,在没有放置便携设备的部分也会产生磁场,所以存在 从电源线圈向感应线圈传输的电力效率降低的缺点。此外,存在如下弊端若在充电器上放 置铁等金属,则通过电磁感应作用,电流流向如上的金属而导致发热。本申请人以消除以上的缺点为目的,开发了如下的充电器在充电器的上面板 (plate)之下配置电源线圈,并且通过移动机构使该电源线圈沿着上面板的内面移动。该 充电器检测放置在上面板上的便携设备的位置,通过移动机构使电源线圈接近便携设备的 感应线圈。该充电器设置用于检测在壳体的上面板放置的便携设备的位置的位置检测控制 器,通过该位置检测控制器来控制移动机构,从而使电源线圈移动,使得接近便携设备的感 应线圈。该充电器将电源线圈接近便携设备的感应线圈,从而从电源线圈向感应线圈传输 电力。即使便携设备的位置偏离,该结构也能够对电池进行充电。但是,存在如下缺点 使电源线圈移动到便携设备的感应线圈的位置的机构以及检测便携设备的位置的机构变 得复杂,导致成本增加。此外,作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缺点的充电器,本申请人开发了图21和图22所示的充 电器10C。该充电器IOC将装载便携设备50的装载部12C的底面设置为弯曲成U槽状的弯 曲底面13C,在弯曲底面13C的内侧内置了与便携设备50的感应线圈51C电磁耦合的电源 线圈21C。由此,通过将装载部的底面设为弯曲底面并将设置于此的便携设备50的背面设 为弯曲背面,从而若将便携设备50放入装载部,则通过其自身的重量,弯曲背面被引导至 位于弯曲底面的底部。由此,将内置于弯曲底面的内侧的感应线圈始终接近电源线圈,高效 率地从电源线圈向感应线圈进行电力传输,从而能够迅速地对电池进行充电。但是,在这样的将便携设备以站立(stand)式放置在装载部中的结构中,存在便 携设备的尺寸和形状受限制的问题。例如,在便携设备50的全长比图21的充电器还长的 情况下,在与内置在便携设备50中的电池相连接的感应线圈51C的位置相对地向上方偏离 的结果,有时不能适当地进行与充电器侧的电源线圈21C之间的电磁耦合。此外,有时还会 从便携设备的表面突出各种突起物。例如,在从下面或底面使母线(strap)或电极等突出 的形状的便携设备中,有时这样的突起物会成为障碍,不能将便携设备的背面正确地设置 在充电器的装载部中,感应线圈和电源线圈的电磁感应被阻碍。如上所述,若只能对规定形 状、尺寸的便携设备进行适当的充电,则充电器的使用并不方便,产生需要对每个便携设备 准备专用的充电器的不良情况。除此之外,从电磁耦合的观点来看,将装载部密接到便携设备很重要,但也存在由 于充电而产生的热集中在这个部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这种问题而完成。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 是不同尺寸的便携设备也能够以适当的状态进行充电的便携设备用充电器以及便携设备 和充电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便携设备用充电器,能够对具备封装体电池70的便携设备50 进行充电,封装体电池70内置感应线圈51,并内置由该感应线圈51感应出的电力进行充电 的电池54,充电器10具备充电器壳体11 ;截面凹状的装载部12,其设置在所述充电器壳 体11的表面,用于将便携设备50装卸自如地设置在固定位置上;电源线圈21,其接近所述 装载部12的凹状底面,从而在凹状底面的内侧与设置在所述便携设备50中的封装体电池 70的感应线圈51进行电磁耦合;以及电源22,其与所述电源线圈21相连,并且,在所述装5载部12的、与沿着凹状底面的便携设备50的装载面交叉的面上,将所述充电器壳体11的 一部分局部切出而形成与外部连通的切口部85。由此,即使存在从便携设备的下面突出的 部件,通过使突出部位于切口部,从而能够按照便携设备的背面与装载部相接触的方式正 确地设置便携设备,能够适当地进行对便携设备的充电。此外,在与设置便携设备的装载部 连通的切口部中,在此部分没有包围便携设备的装载部的隔壁,能够露出便携设备的表面, 所以该部分成为散热部,还可获得能够抑制充放电时的便携设备的加热的优点。这样,维 持电磁感应所需的装载部和便携设备之间密封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切出与电磁感应无关的 面,从而确保散热性。此外,根据第二便携设备用充电器,进一步在所述装载部12的凹状底面形成第二 切口部86,所述第二切口部86按照与所述切口部85连通的方式,从与所述装载面交叉的 面的端缘一直延长到凹状底面的一部分,将所述充电器壳体11的端缘大致以“ 二 ”字状开 口。由此,通过从支承便携设备的底面至背面连续地设置切口部,从而能够将充电器壳体的 端缘以“ 二 ”字状开口,能够应对从便携设备的底面至背面突出的突出部。除此之外,便携 设备从充电器壳体露出的面积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设备的充电器,该充电器能够对具备封装体电池(70)的便携设备(50)进行充电,该封装体电池(70)内置感应线圈(51),并内置由该感应线圈(51)感应出的电力进行充电的电池(54),所述便携设备的充电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充电器壳体(11);截面凹状的装载部(12),其设置在所述充电器壳体(11)的表面,用于将便携设备(50)装卸自如地设置在固定位置上;电源线圈(21),其接近所述装载部(12)的凹状底面,从而在凹状底面的内侧与设置在所述便携设备(50)中的封装体电池(70)的感应线圈(51)进行电磁耦合;以及电源(22),其与所述电源线圈(21)相连,在所述装载部(12)的、与沿着凹状底面的便携设备(50)的装载面交叉的面上,将所述充电器壳体(11)的一部分局部切出而形成与外部连通的切口部(85)。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9-10-14 2009-2377661.一种便携设备的充电器,该充电器能够对具备封装体电池(70)的便携设备(50)进 行充电,该封装体电池(70)内置感应线圈(51),并内置由该感应线圈(51)感应出的电力进 行充电的电池64),所述便携设备的充电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充电器壳体(11);截面凹状的装载部(12),其设置在所述充电器壳体(11)的表面,用于将便携设备(50) 装卸自如地设置在固定位置上;电源线圈(21),其接近所述装载部(1 的凹状底面,从而在凹状底面的内侧与设置在 所述便携设备(50)中的封装体电池(70)的感应线圈(51)进行电磁耦合;以及 电源(22),其与所述电源线圈相连,在所述装载部(1 的、与沿着凹状底面的便携设备(50)的装载面交叉的面上,将所述 充电器壳体(11)的一部分局部切出而形成与外部连通的切口部(8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设备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在所述装载部(1 的凹状底面形成第二切口部(86),所述第二切口部(86)按照与所述切口部(85)连通的方式,从与所述装载面交叉的面 的端缘一直延长到凹状底面的一部分,将所述充电器壳体(11)的端缘大致以“二 ”字状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设备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设备的充电器还设有定位架(90),其用于变更所述装载部(1 的实质尺 寸,且能够装载于支承便携设备(50)的下面的制动壁(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设备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架(90)通过连接体(9 连结两个模块体(91)而构成,将所述定位架(90)装载到所述装载部(1 时,所述模块体(91)的表面(97)被设置 为与内壁面(89)大致成为同一面,所述内壁面(89)与构成所述切口部(85)的充电器壳体 (11)对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设备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90)设有向插入到所述装载部(1 的一侧突出的定位突起(93), 在所述装载部(1 的与所述定位突起(9 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定位用凹部(87), 通过将所述定位架(90)的定位突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远矢正一森田秀世屉治克亨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