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增压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21237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增压缸,是于一筒体内层叠地设置有至少一传动单元及一作用单元,其分别具有之一传动缸及一作用缸是相抵接,该传动缸及作用缸分别设有之一传动活塞及一作用活塞相连接;该传动缸之一第一腔室与该筒体之一作动通孔连通,该传动活塞之一通道使该第一腔室与该作用缸连通;通过此,自该作动通孔输入的气(液)体会进入该第一腔室及作用缸,使得该作用活塞产生多倍的压力,此外,该增压缸的各零组件容易被制作及组装,又改善流路的配置,且其密封性佳因而增压效果确实。(*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增压缸,特别是关于一种多层增压缸
技术介绍
多层增压缸是将多个气缸层叠设置,并利用气压推动各该气缸内的活塞,进而使 一活塞杆产生多倍压力的装置。举例而言,中国台湾专利编号M317311所提供的「倍力型气 动增压缸」即为一种多层增压缸,请参阅该专利案的图4(以下标号均为该专利案公告图式 的标号),该倍力型气动增压缸2主要是将一活塞杆26穿过多个层叠设置的气缸单元21, 该活塞杆26的壳体261具有一轴孔266,以及多个与该轴孔266连通之气孔267,该轴孔 266及该等气孔267用以供自一前端进气孔231输入的气体流通至各该气缸单元21,以推 动其中的活塞212带动该活塞杆26移动,进而使该活塞杆26产生倍力增压的效果。然而,上述该增压缸2的各该气缸单元21由至少四个零组件围设形成其气室,因 而容易产生气体自各零组件间的缝隙泄出的问题,进而影响该活塞杆26产生的压力;而 且,该增压缸2相当不易组装,若其零组件间的相对位置在组装过程中产生误差,则更容易 造成气缸单元21内气体外泄的问题。另外,该活塞杆26的壳体261需钻设有该等气孔267, 且其位置需可对应至其所应连通的气室,因此,该活塞杆26的加工过程繁琐且需相当的准 确性。换言之,前述现有多层增压缸有加工、组装困难,以及密封性不足之缺失,因而有 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缺失,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增压缸,其较容易被 制作及组装,又改善流路的配置,且其密封性佳因而增压效果确实。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层增压缸,包含有一筒体,具有一第一 端,以及一相对该第一端的第二端,且该筒体贯穿有一作动通孔;多个传动单元,设于该筒 体中自其第一端朝第二端方向依序层叠地设置,该各传动单元包含有一传动缸及一传动活 塞;该传动活塞具有一位于该传动缸中的大径部,一自该大径部朝该筒体第二端方向凸伸 的小径部,以及一贯穿该大、小径部的通道,且该传动活塞将该传动缸分隔出一第一腔室及 一第二腔室,各该传动缸的第一腔室之间通过各传动活塞的通道而相互连通,至少一传动 缸的第一腔室与该筒体的作动通孔连通;以及一作用单元,与该传动单元的传动活塞连接。所述的多层增压缸,其特征在于,该作用单元包含有一作用缸及一作用活塞,该作 用缸被该作用活塞分隔出一作用室,该作用室通过该传动活塞之通道与该传动缸的第一腔 室连通。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层增压缸,包含有一筒体,具有一第一 端,以及一相对该第一端并呈开放状的第二端,且该筒体贯穿有一作动通孔;至少一传动单 元,设于该筒体中,该传动单元包含有一传动缸及一传动活塞;该传动活塞具有一位于该传动缸中的大径部,一自该大径部朝该筒体第二端方向凸伸的小径部,以及一贯穿该大、小径 部的通道,且该传动活塞将该传动缸分隔出一第一腔室及一第二腔室,该第一腔室与该传 动活塞的通道及该筒体的作动通孔连通;以及一作用单元,包含有一作用缸及一作用活塞, 该作用缸被该作用活塞分隔出一作用室,该作用室通过该传动活塞的通道与该传动缸的第 一腔室连通,该作用活塞与该传动单元的传动活塞连接。所述的多层增压缸,其中,该传动活塞具有朝向该筒体第二端之一连接部及一进 出端面,该连接部较该进出端面更接近该筒体的第二端,该连接部与另一传动活塞连接。所述的多层增压缸,其中,该传动活塞具有一进出端面朝向该筒体的第二端,该传 动活塞的通道的其中一端开通于该传动活塞的进出端面。所述的多层增压缸,其中,该筒体更贯穿有一复归通孔,该复归通孔与至少一传动 单元的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的多层增压缸,其中,至少一传动单元的第二腔室可通以气体、或通以液体、 或呈真空、或与大气相通。所述的多层增压缸,其中,该作用单元设有一弹性件使该作用单元连动该传动单 元的传动活塞向该筒体的第一端位移。所述的多层增压缸,其中,该传动单元的传动活塞与作用单元通过螺栓锁固于其 中心的方式固接。所述的多层增压缸,其中,该作用单元固接于该最靠近该筒体第二端的传动单元 的传动活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提供的多层增压缸,当气(液)体自该作动通孔 进入该传动缸的第一腔室,会推动该传动活塞并同时带动该作用活塞朝该筒体第二端方向 移动,且气(液)体会经由该传动活塞的通道流通至该作用缸,再对该作用活塞产生推力, 因此该作用活塞会输出多倍的压力;而且,该增压缸的各零组件较容易被加工,组装时也只 要依序将各零组件放入该筒体内即可,不但可避免因组装误差产生气(液)体外泄问题,该 筒体包覆在传动单元与作用单元的外周更可提高该增压缸的密封性,使得该增压缸的增压 效果确实。有关本技术所提供的多层增压缸的详细构造、特点、组装或使用方式,将于后 续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中予以描述。然而,在本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能了解, 该等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技术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并非用 以限制本技术之专利申请范围。以下将通过所列举之实施例配合随附之图式,详细说明本技术之
技术实现思路
及 特征,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一剖视示意图,显示本技术一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层增压缸的 一施压态样;图2为一剖视示意图,显示本技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层增压缸的 一复归态样;图3为图2A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一剖视示意图,显示本技术一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层增压缸之 一施压态样;以及图5为一剖视示意图,显示本技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层增压缸之 一复归态样。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多层增压缸10筒体 30 第一端31 第二端32 作动通孔34复归通孔36第一传动单元40a 第二传动单元40b第三传动单元40c 第一传动缸42a第二传动缸42b 第三传动缸42c 封盖422 内筒424 第一腔室426 第二腔室428 传动活塞44 大径部442小径部444 通道446 连接部448 进出端面449 作用单元50 作用缸52 作用室522 开放空间524作用活塞54 大径部542小径部544弹性件60具体实施方式申请人:首先在此说明,在以下将要介绍的实施例以及图式中,相同的参考号码,表 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其结构特征。请先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一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层增压缸10包含 有一筒体30、一第一传动单元40a、一第二传动单元40b、一第三传动单元40c,以及一作用 单元50。该筒体3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31及一第二端32,且该第一、第二端31、32均呈开 放状;该筒体30的筒壁贯穿有一较靠近第一端31的作动通孔34,以及一较靠近第二端32 的复归通孔36。该第一传动单元40a包含有一第一传动缸42a及一传动活塞44,该第二传动单元 40b包含有一第二传动缸42b及一传动活塞44,该第三传动单元40c包含有一第三传动缸 42c及一传动活塞44 ;该第一、第二、第三传动单元40a、40b、40c依序自该筒体30第一端31 朝第二端32方向层叠地设置于该筒体30内。该第一传动缸42a具有紧密地设置于该筒体30内的一封盖422及一内筒424,该 封盖422、内筒424,以及第二、第三传动缸42b、42c依序层叠抵接。各该传动活塞44具有 一紧密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增压缸,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筒体,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相对该第一端的第二端,且该筒体贯穿有一作动通孔;多个传动单元,设于该筒体中自其第一端朝第二端方向依序层叠地设置,该各传动单元包含有一传动缸及一传动活塞;该传动活塞具有一位于该传动缸中的大径部,一自该大径部朝该筒体第二端方向凸伸的小径部,以及一贯穿该大、小径部的通道,且该传动活塞将该传动缸分隔出一第一腔室及一第二腔室,各该传动缸的第一腔室之间通过各传动活塞的通道而相互连通,至少一传动缸的第一腔室与该筒体的作动通孔连通;以及一作用单元,与该传动单元的传动活塞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多层增压缸,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筒体,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相对该第一端的第二端,且该筒体贯穿有一作动通孔;多个传动单元,设于该筒体中自其第一端朝第二端方向依序层叠地设置,该各传动单元包含有一传动缸及一传动活塞;该传动活塞具有一位于该传动缸中的大径部,一自该大径部朝该筒体第二端方向凸伸的小径部,以及一贯穿该大、小径部的通道,且该传动活塞将该传动缸分隔出一第一腔室及一第二腔室,各该传动缸的第一腔室之间通过各传动活塞的通道而相互连通,至少一传动缸的第一腔室与该筒体的作动通孔连通;以及一作用单元,与该传动单元的传动活塞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增压缸,其特征在于,该作用单元包含有一作用缸及一作 用活塞,该作用缸被该作用活塞分隔出一作用室,该作用室通过该传动活塞之通道与该传 动缸的第一腔室连通。3.一种多层增压缸,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筒体,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相对该第一端并呈开放状的第二端,且该筒体贯穿有一 作动通孔;至少一传动单元,设于该筒体中,该传动单元包含有一传动缸及一传动活塞;该传动活 塞具有一位于该传动缸中的大径部,一自该大径部朝该筒体第二端方向凸伸的小径部,以 及一贯穿该大、小径部的通道,且该传动活塞将该传动缸分隔出一第一腔室及一第二腔室, 该第一腔室与该传动活塞的通道及该筒体的作动通孔连通;以及一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载兆
申请(专利权)人:长拓流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