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两用式离合踏板机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离合踏板机构只能专门用于一种传动方式的离合器,通用性差,适用范围小,生产成本高等技术问题。本两用式离合踏板机构,由踏板支架和踏板臂组成,踏板臂的一端与踏板支架相铰接,踏板臂的另一端固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板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传动机构的安装面,踏板支架与踏板臂之间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踏板支架和踏板臂上,且弹簧的作用力使踏板向着远离安装面的方向摆动,踏板臂上靠近铰接处的端部还设有用于固定拉索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适用于拉索式离合操纵系统,又适用于液压式离合操纵系统,通用性强。(*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控制离合器的踏板机构,特别是涉及两用式离合踏板机构,属于机械
技术介绍
汽车中的离合器是发动机与变速器动力传递的"开关",它是一种既能传递动力,又能切断动力的机构,它的作用主要是保证汽车能平稳起步,变速换挡时减轻变速齿轮的冲击载荷并防止传动系过载。已有汽车的离合器一般都是由踏板机构来进行分离和接合操作,当踩下踏板时,离合器摩擦面分离,从而切断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当松开踏板时,离合器摩擦面接合,从而恢复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传递,发动机所传递的扭矩及转速,通过变速器的调整,传递到驱动轮上。但是已有的踏板机构只能专门用于一种传动方式的离合器,如拉索传动或者液压传动等,而不同动力总成的离合器操纵机构需要由不同的踏板机构配置不同的传动机构。因此,已有的离合踏板机构在应用到可同时使用拉索式和液压式离合操纵系统的车型上时,通用性差,适用范围小,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既适用于拉索式离合操纵系统,又适用于液压式离合操纵系统的两用式离合踏板机构。 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两用式离合踏板机构,由踏板支架和踏板臂组成,踏板臂的一端与踏板支架相铰接,踏板臂的另一端固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板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传动机构的安装面,踏板支架与踏板臂之间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踏板支架和踏板臂上,且弹簧的作用力使踏板向着远离安装面的方向摆动,踏板臂上靠近铰接处的端部还设有用于固定拉索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的两用式离合踏板机构,由踏板支架和踏板臂组成,踏板支架与车身相固定,踏板臂控制离合器,踏板臂的一端与踏板支架相铰接,踏板臂的另一端固定踏板,踏板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传动机构的安装面,所述的传动机构属于已有技术,一般采用拉索传动机构或者液压传动机构,踏板支架与踏板臂之间设有弹簧,弹簧能使踏板臂复位,连接液压泵活塞的推杆可直接与踏板臂相固定,踏板臂上靠近铰接处的端部还设有用于固定拉索的连接结构,因此,可根据不同动力总成的离合器而选择不同的传动机构与踏板机构相连。实际驾驶操作时,用脚踩下踏板,使得踏板臂绕着铰接处摆动,踏板臂的上部远离安装面,从而拉动拉索或按压液压泵的活塞,再通过传递机构,使安装于变速箱处的离合器切断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动力传递;当松开踏板时,由于弹簧的复位作用,使踏板臂的下部向着远离安装面的方向摆动,即踏板臂的上部靠近安装面,使拉索或者液压泵的活塞复位,离合器接合,从而恢复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 在上述的两用式离合踏板机构中,所述的踏板臂上对应于踏板与铰接处之间固设有定轴一,上述的弹簧是拉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定轴一和踏板支架。拉簧的两端具有拉钩,便于连接;并且在实际使用时,可将用于连接液压泵活塞的推杆直接与定轴一相固定,这样就能将踏板臂的动力传递到推杆上了,而无需在踏板臂上设计附加的用于连接液压泵的结构,使得结构简单。 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两用式离合踏板机构中,所述的踏板臂上对应于弹簧安装处设有一球形凹口 ,球形凹口的开口正对着安装面。该结构也适用于连接液压泵,在安装时,需在用于连接液压泵活塞的推杆头部设置球形接头,球形接头卡接在球形凹口内,从而将踏板臂的运动直接传递到液压泵上。 在上述的两用式离合踏板机构中,所述的连接结构是一钩子。该连接结构适用于普通拉索,普通拉索一般都具有叉形接头,将钩子卡入叉形接头内,并通过销子将叉形接头的开口两侧连接起来,同时使钩子钩住销子。 在上述的两用式离合踏板机构中,所述的踏板臂通过定轴二与踏板支架相铰接。该铰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在上述的两用式离合踏板机构中,所述踏板臂的两侧固设有空心柱,上述的定轴二穿过空心柱,且空心柱的两端与定轴二之间分别设有润滑轴套。空心柱使踏板臂受力平衡,润滑轴套使踏板臂摆动灵活。 在上述的两用式离合踏板机构中,所述的踏板臂上靠近铰接处固设有缓冲块。当松开踏板时,缓冲块能够防止踏板臂与上部的踏板支架发生碰撞;当踩下踏板时,缓冲块又具有限位作用,防止踏板臂摆动过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离合踏板机构的踏板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拉索和液压泵的共用安装面,使得装配简单,不需要对车身上因适应不同离合操纵系统而设置的安装孔进行封闭,在简化装配工艺的同时,提升了 NVH性能;同时,踏板臂上既设有能连接拉索的结构,又设有能连接液压泵的结构,使该踏板机构成为一种既适用于拉索传动,又适用于液压传动的两用式离合踏板机构,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并且拉索踏板臂与液压踏板臂设为一体,构造、装配简单,成本低,结构紧凑,体积小,不影响车身上其它部件如前围、机舱等的设计和布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两用式离合踏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两用式离合踏板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踏板机构与液压传动机构的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踏板机构与液压传动机构的另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踏板机构与拉索传动机构的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中,l踏板支架;la安装面;lb钩子;lc拉孔;2踏板臂;2a球形凹口 ;2b空心柱;3踏板;4弹簧;5定轴一 ;5a连接颈;6定轴二 ;7轴套;8缓冲块;9拉索;9a叉形接头;9b销子;9C固定端盖;10液压泵;10a推杆;10b球形接头;11锁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两用式离合踏板机构,由踏板支架1和踏板臂2组成,踏板支 架1固定在车身上,踏板臂2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离合器,从而控制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踏 板臂2的一端通过定轴二 6与踏板支架1相铰接,由于踏板臂2相对于踏板支架1其宽度 较小,为了平稳地传递动力,在踏板臂2的两侧固设有空心柱2b,定轴二 6穿过空心柱2b, 且空心柱2b的两端与定轴二 6之间分别设有润滑轴套7,使得踏板臂2摆动灵活;踏板臂2 上靠近铰接处还固设有缓冲块8,缓冲块8 —般由橡胶材料制成,它能够防止踏板臂2与上 部的踏板支架1发生碰撞,又能防止踏板臂摆动过度,踏板臂2的另一端固定踏板3,踏板支 架1上设有用于固定拉索传动机构和液压传动机构的共用安装面la,踏板支架1与踏板臂 之间设有弹簧4,弹簧4的两端分别作用在踏板支架1和踏板臂2上,且弹簧4的作用力使 踏板3向着远离安装面la的方向摆动,该复位结构适用于对液压式踏板机构的复位,由于 液压传动机构难以依靠变速箱处的踏板复位装置来实现复位,因此,需在它自身设置附加 的复位结构,而拉索式踏板机构却能利用变速箱处的踏板复位装置来复位,踏板臂2上靠 近铰接处的端部还设有用于固定拉索的连接结构。 使用时,用脚踩下踏板3,使得踏板臂2绕着铰接处摆动,踏板臂2的上部远离安装 面la,从而拉动拉索或者液压泵的活塞,使安装于变速箱处的离合器脱离发动机;当松开 踏板3时,由于弹簧4的复位作用,使踏板臂2的下部向着远离安装面la的方向摆动,即踏 板臂2的上部靠近安装面la,使拉索或者液压泵的活塞复位,离合器就与发动机接合了。 图3所示为用于液压式离合操纵系统的踏板机构,液压泵10固定在踏板支架1的 安装面la上,用于连接液压泵活塞的推杆10a固定在用于使踏板复位的复位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两用式离合踏板机构,由踏板支架(1)和踏板臂(2)组成,踏板臂(2)的一端与踏板支架(1)相铰接,踏板臂(2)的另一端固定踏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板支架(1)上设有用于固定传动机构的安装面(1a),踏板支架(1)与踏板臂之间设有弹簧(4),弹簧(4)的两端分别作用在踏板支架(1)和踏板臂(2)上,且弹簧(4)的作用力使踏板(3)向着远离安装面(1a)的方向摆动,踏板臂(2)上靠近铰接处的端部还设有用于固定拉索的连接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福,杨健,赵福全,吴伟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