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无纸管薄膜的多段可调整捆膜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18340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无纸管薄膜的多段可调整捆膜器,其主要由一第一管体及一第二管体套接所组成,其中,该第一管体的外壁沿轴向设有至少一导槽,且该导槽的至少一侧横向设有数个相通且概呈矩形的定位槽,该定位槽与该导槽的连接处还设有一限位凸缘,而,该第二管体的内壁则对应该第一管体的导槽设有一概呈矩形的定位块,可供由该导槽滑入并扣接于该第一管体其中一定位槽内,由此,让该捆膜器能由调整该定位块的位置,而可配合一薄膜卷筒的宽度,调整所需的长度。(*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一种用于无纸管薄膜的多段可调整捆膜器有关。
技术介绍
—般为了避免物品在运输途中发生晃动而掉落,因此皆会利用薄膜捆包来达到固定效果,而为了便于施放薄膜, 一般皆会将该薄膜巻绕成巻筒状,形成一薄膜巻筒,并于该薄膜巻筒的轴心设有一纸管,以供使用者直接将手分别穿套该薄膜巻筒的两侧的纸管内,或利用一杆体穿过该薄膜巻筒的纸管,以此作为中心轴,用来施放该薄膜巻筒。 但,由于近来为了环保以及节省成本的因素,该薄膜巻筒已取消纸管的结构设计,因此,该薄膜巻筒的轴心将呈现无支撑的状态,造成使用者无法再直接用手当中心轴来施放薄膜,而,使用者虽仍可由该杆体来达到施放薄膜的目的,然,由于杆体的长度无法调整,因此于施放薄膜时,该薄膜巻筒容易沿该杆体的轴向左右偏移,而不利于捆包作业的进行,且在进行束紧动作时,亦容易发生空转的状况,而无法有效的束紧薄膜,因此如何研发一种可方便施放该无纸管的薄膜巻筒的捆膜器,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无纸管薄膜的多段可调整捆膜器,以改进公知 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无纸管薄膜的多段可调整捆膜器,其主 要是由一第一管体及一第二管体套接所组成,其中,该第一管体的两端分别界定为一结合 端及一穿套端,且该第一管体的外壁沿轴向设有至少一导槽,该导槽的一端延伸至该结合 端上,并形成有一开口 ,而另端则朝向该穿套端延伸设置,另,该导槽至少一侧等距沿径向 设有数个相通的定位槽,该定位槽概呈矩形,且该定位槽与该导槽的连接处凸设有一与该 导槽平行设置的限位凸缘,又,该第一管体于该穿套端上朝外设有一第一挡止部,而,该第 二管体的两端相对该第一管体分别界定为一结合端及一穿套端,且该第二管体的内壁于靠 近该结合端处,对应该第一管体的导槽设有一概呈矩形的定位块,可供由该导槽滑入并扣 接于该第一管体其中一定位槽内,使该捆膜器能经由调整该定位块的位置而具有不同的长 度,另,该第二管体于该穿套端上朝外设有一第二挡止部,由此,使该捆膜器能够依照一无 纸管的薄膜巻筒的宽度调整所需长度,可避免该薄膜巻筒于施放过程中发生偏移、空转等 状况,而能有利于使用者进行捆包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管体的剖视图。 图3为本技术的定位槽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管体的剖视图。 图5为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以显示该定位块尚未滑入该定位槽内的状态。 图6为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以显示该定位块滑入该定位槽,并固定于该定 位槽内的状态。 图7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的分解图。 图8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的组合剖视图。 图9为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该捆膜器100主要是由一 第一管体10及一第二管体20套接所组成,且该等第一管体10及第二管体20为塑料材质 所构成,其中 该第一管体10的两端分别界定为一结合端ll及一穿套端12,且该第一管体10可 区分成一靠近结合端11设置的结合段111,以及一靠近穿套端12的穿套段121,其中,该穿 套段121的外管径略大于该结合段111,使该穿套段121与该结合段111的连接处形成有一 肩部122,可供该第一管体10与该第二管体20套接时,挡止该第二管体20的前端,又,该穿 套段121的外管径于该第二管体20相同,可供维持该施用器100管径的一致,另,该第一管 体10外壁沿轴向设有至少一导槽13,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管体10的前、后侧各设有一导 槽13,且该等导槽13的一端延伸至该结合端11上,并形成有一外扩的开口 131,而另端则 朝向该穿套端12延伸设置,其中,位于该第一管体10前侧的导槽13,其上侧等距并沿径向 朝上方设有六个相通的定位槽14,而位于该第一管体IO后侧的导槽13,则于相对侧沿径向 朝下设有六个相对应的定位槽14,请同时参阅图2及图3所示,该定位槽14概呈矩形,且其 与该导槽13的连结处平行该导槽13设有一连接该定位槽14两侧的限位凸缘15,此外,该 第一管体10于该穿套端11上朝外设有一第一挡止部16,于本实施例中,为一由该第一管体 10的穿套端11沿径向朝外延伸形成的环凸缘,且该第一挡止部16与该第一管体10的连接 处17如图8所示形成逐渐外扩的圆弧状,使该第一管体10的穿套端12呈一喇叭口状,同 时,该第一挡止部16与该第一管体10的连接处17还向外凸设有数个肋片18,且该肋片18 沿轴向朝该第一挡止部16逐渐增高。 该第二管体20的两端相对该第一管体10界定为一结合端21及一穿套端22,其 中,请同时参阅图4所示,该第二管体20的内壁于靠近该结合端21处,对应该第一管体10 的导槽13设有两概呈矩形的定位块23,可供由该导槽13滑入并扣接于该第一管体10其中 一定位槽14内,使该捆膜器100能经由调整该定位块23的位置而具有不同的长度,另,该 第二管体20的穿套端22沿径向延伸形成有一第二挡止部24,于本实施例中,为一由该第二 管体20的穿套端22沿径向朝外延伸形成的环凸缘,且该第二挡止部24与该第二管体20 的连接处25形成逐渐外扩的圆弧状,使该第二管体20的穿套端22呈一喇叭口状,又,该第 二挡止部24与该第二管体20的连接处25还向外凸设有数个肋片26,且该肋片26沿轴向 朝该第二挡止部24逐渐增高,此外,该第二管体20外壁相对该等定位块23处凹设有一凹 孔27。 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为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该第一管体IO与该第二管 体20的结合方式,如图1所示,先将该第二管体20的定位块23对准该第一管体10的导槽13,并由该导槽13的开口 131滑入该导槽13内,之后,将该第一管体10及该第二管体20 以相反方向同时转动,让该第二管体20的定位块23滑入该定位槽14内,即可完成该第一 管体10及该第二管体20的结合,并由该限位凸缘15达到挡止效果,使该定位块23不易由 该定位槽14内滑脱,因此,请同时参阅图7及图8所示,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及剖视 图,于使用时,只需将该捆膜器100的第一管体10的结合端11及该第二管体20的结合端 21分别穿过一无纸轴的薄膜巻筒200的轴心201的两侧,并让该第一管体10的第一挡止部 16与该第二管体20的第二挡止部24分别紧配于该薄膜巻筒200的两侧,并如上述将该第 一管体10与该第二管体20以相反方向转动完成结合即可,之后,使用者只需将手指分别穿 套于该第一管体10的穿套端12内及该第二管体20的穿套端22内,即可以手作为中心轴 开始施放薄膜,且由于该第一管体10的穿套端12以及该第二管体20的穿套端22成喇叭 口状,因此可保护使用者的手指,避免于施放过程中发生割伤的状况,同时,请继续参阅图8 所示,由该第一管体10的穿套端12的肋片18,以及该第二管体20的穿套端22的肋片26, 向外撑开该薄膜巻筒200,使该薄膜巻筒200于进行束紧的动作时,不会发生空转的状况。 请参阅图9所示,为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其主要构 造与原理系与前述的较佳实施例雷同,而其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一管体10于该导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无纸管薄膜的多段可调整捆膜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有:    一第一管体,其两端分别界定为一结合端及一穿套端,且该第一管体外壁沿轴向设有至少一导槽,其中,该导槽的一端延伸至该结合端上,并于末端形成有一开口,而另一端则朝向该穿套端延伸设置,另,该导槽至少一侧等距沿径向设有数个相通的定位槽,该定位槽概呈矩形,且该定位槽与该导槽的连接处凸设有一与该导槽平行设置的限位凸缘,又,该第一管体外壁于该穿套端上朝外设有一第一挡止部;    一第二管体,其套设于该第一管体上,其中,该第二管体的两端相对该第一管体分别界定为一结合端及一穿套端,且该第二管体内壁于靠近该结合端处,对应该第一管体的导槽设有一概呈矩形的定位块,供由该导槽滑入并扣接于该第一管体其中一定位槽内,使该捆膜器能经由调整该定位块的位置而具有不同的长度,另,该第二管体外壁于该穿套端上朝外设有一第二挡止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陈秀满
申请(专利权)人:元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