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嘴,其是包括一闭锁环套;一闭锁座,其是对应且活动穿设于该闭锁环套中,该闭锁座具有一封闭端与一开口端,于该闭锁座的外周面凹设有一个以上的引导轨道,于该引导轨道与该封闭端间是形成一与该闭锁座内部连通的通孔,该封闭端的端缘是径向环绕凸设有一固定环,一密封垫圈是套设于该闭锁座上且抵靠该固定环;一个以上的导引杆,其是设置于该闭锁环套的内周面且分别延伸至该一个以上的引导轨道中;以及一旋转盖,其是结合于闭锁座上设有且一个以上的通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构造简单,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气嘴,尤指一种可用于自动充气垫的气嘴。
技术介绍
—般的自动充气垫是于密闭的软质容器中设有发泡弹性材料,并于软质容器的开 口处设有一气嘴,当自动充气垫加以巻曲收折时,即可将容器中的空气由开口处挤压排出, 再将气嘴使用为关闭状态,而使空气无法进入容器中,使充气垫维持在挤压的状态而容易 收纳,当打开气嘴而使空气流通时,发泡弹性材料即利用其弹性恢复性质而使充气垫膨涨, 再将气嘴使用为关闭状态,即可使充气垫维持在充气状态使用。 现有气嘴的设计种类相当繁多,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编号563757"气嘴结构改良" 的技术专利,其包含有一通气管与一结合于通气管上的阀盖,并于通气管外周面与阀 盖内周面形成相对的卡榫结构,且于通气管与阀盖间设有一弹簧,而利用阀盖的旋转与弹 簧的弹力来关闭或开启气嘴。然而,由于此现有的气嘴需于通气管外周面与阀盖内周面成 型出卡榫结构,因此构造较为复杂,制造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气嘴制造过程较为繁琐,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嘴,其构 造精简而容易制造。 为达成以上的目的,本技术的气嘴是包括 —闭锁环套,其设有一圆形穿孔; —闭锁座,其是对应且活动穿设于该闭锁环套的穿孔中,该闭锁座为一中空圆柱 体,该闭锁座具有一封闭端与一开口端,在该闭锁座的外周面凹设有一个以上的引导轨道, 该引导轨道是包含一迫紧段、一径向段与一斜向段,该径向段是径向延伸于该闭锁座的外 周面,该迫紧段是延伸于该闭锁座的外周面,且较径向段接近该封闭端,迫紧段与径向段相 邻的一端是分别位于一轴线的两侧,该轴线是轴向延伸于闭锁座的外周面,该斜向段是连 接迫紧段与径向段相邻的一端,迫紧段与径向段相邻的一端较迫紧段的另一端远离该闭锁 座的封闭端,在较该迫紧段更接近该封闭端处是形成一与该闭锁座内部连通的通孔,该封 闭端的端缘是径向环绕凸设有一固定环,一密封垫圈是套设于该闭锁座上且抵靠该固定 环; —个以上的导引杆,其是设置于该闭锁环套的内周面且分别延伸至该一个以上的 引导轨道中,当该导引杆定位于该迫紧段时,该密封垫圈是抵靠于该闭锁环套的一端,当该 导引杆定位于该径向段时,该密封垫圈远离该闭锁环套;以及 —旋转盖,其是结合于闭锁座上设有且一个以上的通气孔。 较佳的是,该气嘴进一步包含一弹簧,该弹簧是设置于该闭锁座与旋转盖中,且其 两端分别抵靠于该导引杆与该旋转盖的内顶面上。 较佳的是,该气嘴进一步包含一弹簧,该弹簧是套设于该闭锁座上,且其两端分别抵靠于该闭锁环套与该旋转盖上。 较佳的是,在该闭锁环套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贯穿的固定孔,该闭锁座外周面的 两侧分别对应设置一引导轨道,该引导轨道是贯穿该闭锁座,该气嘴是包含两个连为一体 的导引杆,该导引杆是分别设置于该闭锁环套的固定孔中,且分别穿设于该闭锁座的两个 引导轨道中。 较佳的是,在该闭锁座的开口端是设有一个以上的卡块,该卡块的外缘是凸出于 该闭锁座外周面,该旋转盖内周面是环绕凸设一结合环,该结合环是与该闭锁座的卡块抵罪。 较佳的是,该结合环上方设有多个推抵块,该推抵块的侧面是与该卡块的侧面相 对。 较佳的是,该旋转盖外周面是设有多个卡条。 本技术可达成的具体功效包括 1.本技术由于结构相当精简,因此制造过程并不复杂,可降低制造成本。 2.本技术仅需转动旋转盖而带动闭锁座相对于闭锁环套轴向移动,即可使本 技术开启或关闭,使用上相当便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操作时的上视剖面图。 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操作时的立体图。 图6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操作时的侧视剖面图。 图7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加上弹簧时的侧视剖面图。 图8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加上弹簧时的侧视剖面图。 图9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应用时的立体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闭锁环套11—穿孔12—固定孔20—闭锁座21—引导轨道211--迫紧段212--径向段213--斜向段22—通孔23—固定环24—密封垫圈25—卡块30—导引杆40—旋转盖41—通气孔42—结合环43—卡条44—推抵块50—固定座51—延伸部 60—弹簧 70—自动充气枕头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2、3所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是包括一闭锁环套10、一活动设置于该闭锁环套10中的闭锁座20、一个以上设置于该闭锁环套10中的导引杆30、一结合于闭锁座20上的旋转盖40以及一结合于该闭锁环套10上的固定座50,其中; 该闭锁环套10是设有一圆形穿孔11,于本较佳实施例中,于该闭锁环套IO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贯穿的固定孔12; 该闭锁座20是对应且活动穿设于该闭锁环套10的穿孔11中,其是一中空圆柱体,该闭锁座20具有一封闭端与一开口端,在该闭锁座20的外周面凹设有一个以上的引导轨道21,该引导轨道21是包含一迫紧段211、一径向段212与一斜向段213,该径向段212是径向延伸于该闭锁座20的外周面,该迫紧段211是延伸于该闭锁座20的外周面且较径向段211接近该封闭端,迫紧段211与径向段212相邻的一端是分别位于一轴线的两侧,该轴线是轴向延伸于闭锁座20的外周面,该斜向段213是连接迫紧段211与径向段212相邻的一端,迫紧段211其与径向段212相邻的该端较迫紧段211的另一端远离该闭锁座20的封闭端,于较该迫紧段211更接近该封闭端处是形成一与该闭锁座20内部连通的通孔22,该封闭端的端缘是径向环绕凸设有一固定环23,一密封垫圈24是套设于该闭锁座20上且抵靠该固定环23 ; 请进一步参照图4所示,该一个以上的导引杆30是设置于该闭锁环套10的内周面且分别延伸至该一个以上的引导轨道21中,而使该闭锁座20相对于该闭锁环套10旋转时,该闭锁座20是沿该引导轨道21的斜向段213而相对于该闭锁环套10轴向移动,当该导引杆30定位于该迫紧段211中时,该密封垫圈24是抵靠于该闭锁环套10的一端而使该通孔22封闭,空气无法由该通孔22流出;请进一步参照图5、6所示,当该闭锁座20沿该引导轨道21移动而使该导引杆30定位于该径向段213时,该密封垫圈24远离该闭锁环套10而使该通孔22与外界连通; 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是设有两个连为一体的导引杆30,该导引杆30是分别设置于该闭锁环套10的固定孔12中,且分别穿设于该闭锁座20的两个引导轨道21中; 该旋转盖40是固设于该闭锁座20上,其是设有一个以上的通气孔41而与该闭锁座20内部连通,较佳的是,该旋转盖40顶面是设有两个通气孔41 ,该旋转盖40内周面是环绕凸设一结合环42,该结合环42是与该闭锁座20的卡块25抵靠,而使该旋转盖40固设于该闭锁座20上,该旋转盖40外周面是凸设有多个卡条43,其可增加摩擦力而有助于转动该旋转盖40,该结合环42上方设有多个推抵块44,该推抵块44的侧面是与该卡块25相对,而使该旋转盖40旋转时可使推抵块44推动卡块25,进而带动该闭锁座20旋转。 该固定座50是套设于该闭锁环套40上,其可设置于一 自动充气垫的开口上,而使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结合于该充气垫,较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闭锁环套,其设有一圆形穿孔; 一闭锁座,其是对应且活动穿设于该闭锁环套的穿孔中,该闭锁座为一中空圆柱体,该闭锁座具有一封闭端与一开口端,在该闭锁座的外周面凹设有一个以上的引导轨道,该引导轨道包含一迫紧段、一径向段与一斜向段,该迫紧段是径向延伸于该闭锁座的外周面,该径向段是径向延伸于该闭锁座的外周面且较迫紧段远离该封闭端,迫紧段与径向段相邻的一端是分别位于一轴线的两侧,该轴线是轴向延伸于闭锁座的外周面,该斜向段是连接迫紧段与径向段相邻的一端,在该迫紧段与该封闭端间是形成一与该闭锁座内部连通的通孔,该封闭端的端缘是径向环绕凸设有一固定环,一密封垫圈是套设于该闭锁座上且抵靠该固定环; 一个以上的导引杆,其是设置于该闭锁环套的内周面且分别延伸至该一个以上的引导轨道中,当该导引杆定位于该迫紧段时,该密封垫圈是抵靠于该闭锁环套的一端,当该导引杆定位于该径向段时,该密封垫圈远离该闭锁环套,以及; 一旋转盖,其是结合于闭锁座上设有且一个以上的通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谅,
申请(专利权)人:其泰股份有限公司,吾友塑胶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