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耐磨损的薄型RFID无线射频卡,由一个中间INLAY层和至少两个不大于0.1mm透明PET/PVC塑料层构成,中间层内设置采用RFID技术封装电子标签的蚀刻天线,至少有一个透明塑料层固定设置在中间INLAY层的上侧表面上,透明塑料层和中间INLAY层的上侧表面之间设置有印刷油墨层,印刷油墨层固定附着在透明塑料层的内侧表面中。透明塑料层与中间INLAY层通过防脱落热压结构连接。印刷油墨层中形成有图案,图案与正常的图案成镜像对称。透明塑料层由PET/PVC材料构成,中间INLAY层由PET/PVC材料及电子标签层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形成图案的印刷油墨层设置在卡片上、下侧透明层的与中间INLAY层之间,可以防止图案磨损,同时卡片厚度达到客户应用要求规定0.4mm~0.5mm之间。从卡的外侧透过透明层就可看到正常图案,延长了RFID无线射频卡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物理领域,尤其涉及内置集成电路、使用RFID 技术的封装电子标 签的INLAY等薄型卡片,特别涉及用于物流、身份认证、智能交通系统等多个目的和领域的 应用,具体的是一种表面耐磨损的薄型RFID无线射频卡。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广泛采用厚度在不大于0. 50mm的薄型RFID轨道 交通智能卡作为支付手段,薄型RFID轨道交通智能卡由多个PVC层叠合构成,中间INLAY 层内安装有采用RFID技术封装电子标签的蚀刻天线,电子标签也叫智能标签、Tag或者 Smart Labels,其核心是采用了射频识别(RFID)技术、具有一定存储容量的芯片。电子标签 因其小、薄、柔韧性好、可植入多种材料的内部特性和可读取的功能,可广泛地应用到RFID 领域。电子标签、读写器、天线和应用软件构成的RFID系统直接与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相 连,可使每一件物品都被准确地跟踪。这种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能为客户带来诸多的利益, 电子标签基于低成本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使其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 面。但是,为了防止卡片内电子标签受压,中间INLAY层必须具有一定的厚度,同时中 间层的两侧还必须要设置印刷层,因此,卡的厚度已达到客户应用要求规定的卡厚度不大 于0. 50mm的上限,例如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交通卡与闸机的厚度都有相应的规定,卡片 厚度不能超过规定,所以图案只能印刷在卡的印刷层表面,然后在图案上印刷一层光油作 为图案油层的保护层,该类卡片在实际使用中,很容易物理磨损,由于印刷光油的厚度最大 为0. 002mm 0. 003mm,使用耐磨擦仪测试,印刷光油受摩擦400次时,油墨即受损露出PVC 白底。所以每年都有大量卡内的电路器件仍然完好却因表面图案磨损的轨道交通卡报废, 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面耐磨损的薄型RFID无线射频卡,所述的这种 表面耐磨损的薄型RFID无线射频卡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此类卡表面图案容易磨损的技术问题,同时满足客户应用规定的卡厚度不大于0. 50mm的标准。本技术这种表面耐磨损的薄型RFID无线射频卡由一个中间INLAY层和至少 两个厚度不大于0. Imm的透明PET/PVC塑料层构成。所述的中间INLAY层内设置采用RFID技术封装电子标签的蚀刻天线,所述的透明 塑料层的长度与所述的中间INLAY层的长度相等,所述的透明塑料层的宽度与所述的中间 INLAY层的宽度相等,所述的透明塑料层的平面形状与所述的中间INLAY层的平面形状相 同。其中,中间INLAY层为采用RFID技术封装各种相应型号的电子标签及多层PET/ PVC塑料层,电子标签依据电磁感应定律,通过空间高频交变磁场实现耦合,在耦合通道内, 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数据的交换。进一步的,至少有一个所述的透明塑料层固定设置在所属的中间INLAY层的上侧 表面上,所述的透明塑料层和中间INLAY层的上侧表面之间设置有印刷油墨层,所述的印 刷油墨层固定附着在所述的透明塑料层的内侧表面中。进一步的,在所述的中间INLAY层的下侧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个透明塑料层, 第二个透明塑料层和中间INLAY层的下侧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个印刷油墨层,第二个印刷 油墨层固定附着在第二个透明塑料层的内侧表面中。进一步的,所述的透明塑料层与中间INLAY层通过热压结构连接,采用相应的工 艺参数达到防止脱落的效果,层间剥离强度大于3. 5N/cm。具体的,所述的印刷油墨层中形成有图案,所述的图案与正常的图案成镜像对称。具体的,所述的透明塑料层由PET/PVC材料构成,厚度不大于0. 1mm,中间INLAY层 由多层PET/PVC材料及电子标签层构成,最终卡体厚度不大于0. 50mm。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对照,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技术采用RFID技 术,增加卡体本身电性能,使卡体厚度达到客户应用规定的标准不大于0. 50mm,同时将形成 图案的印刷油墨层设置在卡片上、下侧透明层的与中间INLAY层之间,可以防止图案磨损, 同时不会增加卡片厚度。从卡的外侧透过透明层就可看到正常图案,延长了 RFID无线射频 卡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表面耐磨损的薄型RFID无线射频卡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侧 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表面耐磨损的薄型RFID无线射频卡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分 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表面耐磨损的薄型RFID无线射频卡由一个中间 INLAY层1和至少两个厚度不大于0. Imm的透明PET/PVC塑料层2构成。所述的中间INLAY层内设置采用RFID技术封装电子标签的蚀刻天线3,所述的透 明塑料层2的长度与所述的中间INLAY层1的长度相等,所述的透明塑料层2的宽度与所 述的中间INLAY层1的宽度相等,所述的透明塑料层2的平面形状与所述的中间INLAY层1的平面形状相同。其中,中间INLAY层为采用RFID技术封装各种相应型号的电子标签及多层PET/ PVC塑料层,电子标签依据电磁感应定律,通过空间高频交变磁场实现耦合,在耦合通道内, 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数据的交换。进一步的,至少有一个所述的透明塑料层2固定发置在所属的中间INALY层的上 侧表面上,所述的透明塑料层2和中间INLAY层1的上侧表面之间设置有印刷油墨层21,所 述的印刷油墨层21固定附着在所述的透明塑料层2的内侧表面中。进一步的,在所述的中间INLAY层1的下侧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个透明塑料层 4,第二个透明塑料层4和中间INLAY层1的下侧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个印刷油墨层41,第 二个印刷油墨层41固定附着在第二个透明塑料层4的内侧表面中。进一步的,所述的透明塑料层2、第二个透明塑料层4与中间INLAY层1通过热压 结构连接,采用相应的工艺参数达到防止脱落的效果,层间剥离强度大于3. 5N/cm。具体的,所述的印刷油墨层21和印刷油墨层41中形成有图案,所述的图案与正常 的图案成镜像对称。具体的,所述的透明塑料层2、第二个透明塑料层4由PET/PVC材料构成,厚度不 大于0. 1mm,中间INLAY层由多层PET/PVC材料及电子标签层构成,最终卡体厚度不大于 0. 50mmo权利要求一种表面耐磨损的薄型RFID无线射频卡,由一个中间INLAY层和至少两个厚度不大于0.1mm的透明PET/PVC塑料层构成,所述的中间INLAY层内安装有采用RFID技术封装电子标签的蚀刻天线,所述的透明塑料层的长度与所述的中间INLAY层的长度相等,所述的透明塑料层的宽度与所述的中间INLAY层的宽度相等,所述的透明塑料层的平面形状与所述的中间INLAY层的平面形状相同,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所述的透明塑料层固定设置在所述的中间INLAY层的上侧表面上,所述的透明塑料层和中间INLAY层的上侧表面之间设置有印刷油墨层,所述的印刷油墨层固定附着在所述的透明塑料层的内侧表面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耐磨损的薄型RFID无线射频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中 间INLAY层的下侧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个透明塑料层,第二个透明塑料层和中间INLAY 层的下侧表面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表面耐磨损的薄型RFID无线射频卡,由一个中间INLAY层和至少两个厚度不大于0.1mm的透明PET/PVC塑料层构成,所述的中间INLAY层内安装有采用RFID技术封装电子标签的蚀刻天线,所述的透明塑料层的长度与所述的中间INLAY层的长度相等,所述的透明塑料层的宽度与所述的中间INLAY层的宽度相等,所述的透明塑料层的平面形状与所述的中间INLAY层的平面形状相同,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所述的透明塑料层固定设置在所述的中间INLAY层的上侧表面上,所述的透明塑料层和中间INLAY层的上侧表面之间设置有印刷油墨层,所述的印刷油墨层固定附着在所述的透明塑料层的内侧表面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家杰,徐钦鸿,段宏阳,乐敏琪,朱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江智能卡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