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滚压装置,包括具有第一空腔的滚压头、转轴和驱动装置,转轴设置有进液口和回液口,且转轴设置有进液通道和回液通道,热滚压装置还设置有具有密封套活动套于转轴的外壁,进液空腔和回液空腔为环形空腔且相互隔离,进液空腔与进液口连通,回液空腔与回液口连通;热滚压装置还设置有液池、进液管、回液管、液泵和加热装置;进液管的一端与进液空腔连通,另一端与液池连通;回液管的一端与回液空腔连通,另一端与液池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陶瓷滚压成型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热滚压装置和陶瓷滚压成型机具有热交换面积大、热传递速度快、滚压头受热均匀、安全可靠、且滚压头表面温度稳定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陶瓷滚压成型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热滚压装置和陶瓷滚压成型 机。
技术介绍
目前陶瓷滚压成型机的热滚压装置均采用干式电加热方式,即在滚压头的空腔内 设置电加热体,电加热体的热量通过滚压头空腔的空气传递至滚压头,滚压头吸收热量后 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后的滚压头滚压陶泥成型。为使滚压头的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通常 在热滚压装置内设置检测滚压头空腔内空气温度的测温器和根据测温器检测的温度控制 电加热体加热的控制装置。由于电加热体通过空气给滚压头传递热量,所以现有热滚压装置具有电加热安全 隐患、热量传热速度慢、滚压头的受热不均勻、滚压头表面温度不稳定的缺点,从而大大影 响陶瓷成型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热量传递速度快、 滚压头受热均勻、滚压头表面温度稳定、安全可靠的热滚压装置和陶瓷滚压成型机。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滚压装置,包括具有第一空腔的滚压头、与所述滚压头 连接的转轴和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转轴的径向设置有进液口和回液口,且 所述转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空腔和进液口连通的进液通道、以及与所述第一空腔和回液口 连通的回液通道,所述热滚压装置还设置有具有进液空腔和回液空腔的密封套活动套于所 述转轴的外壁,所述进液空腔和所述回液空腔为环形空腔且相互隔离,所述进液空腔与所 述进液口连通,所述回液空腔与所述回液口连通;所述热滚压装置还设置有用于盛装液体 的液池、进液管、回液管、设置于所述进液管上的液泵和设置于所述液池的加热装置;所述 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液空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液池连通;所述回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回 液空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液池连通。优选地,上述热滚压装置还设置有检测所述液池内温度的测温装置和根据所述测 温装置检测的温度控制加热装置的发热量的控制装置。优选地,上述密封套为耐高温的密封套。优选地,上述进液空腔和回液空腔通过耐高温密封圈隔离。优选地,上述驱动装置为皮带轮。优选地,上述热滚压装置还设置有支撑所述转轴的轴承。优选地,上述滚压头为金属滚压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陶瓷滚压成型机,包括设置有如上所述的热滚压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使用时,本技术的热滚压装置的液池内可放入一定量的液体,加热装置加热液池内的液体,液泵将液池内加热后的液体依次通过进液管、密封 套的进液空腔和进液通道压至滚压头的第一空腔内,加热后的液体直接与滚压头接触,并 将热量传递给滚压头,滚压头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后的滚压头滚压陶泥成型;由 于液泵的压力作用,液体通过回液通道、密封套的回液空腔和回液管流回液池,液体在液池 内加热;重复上述步骤,可以使液体在液池和滚压头空腔等组成的密封系统内循环,从而达 到加热滚压头的目的。由于滚压头可以与加热后的液体直接接触传热,因此本技术的热滚压装置和 陶瓷滚压成型机具有热交换面积大、热传递速度快、滚压头受热均勻、且滚压头表面温度稳 定的优点。并且,使用液体加热滚压头,安全可靠,能避免出现现有技术的电加热安全问题。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 任何限制。图1是本技术热滚压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滚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具有第一空腔11的滚压头 10、与所述滚压头10连接的转轴20和驱动所述转轴20转动的驱动装置30,所述转轴20的 径向设置有进液口 22和回液口 23,且所述转轴20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空腔11和进液口 22 连通的进液通道25、以及与所述第一空腔11和回液口 23连通的回液通道26,所述热滚压 装置还设置有具有进液空腔28和回液空腔29的密封套27活动套于所述转轴20的外壁, 所述进液空腔28和所述回液空腔29为环形空腔且相互隔离,所述进液空腔28与所述进液 口 22连通,所述回液空腔29与所述回液口 23连通;所述热滚压装置还设置有用于盛装液 体41的液池40、进液管50、回液管60、设置于所述进液管50上的液泵51和设置于所述液 池40的加热装置70 ;所述进液管50的一端与所述进液空腔28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液池40 连通;所述回液管60的一端与所述回液空腔29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液池40连通。当所述回液口 23的高度在液泵51的扬程内时,所述回液口 23可以位于所述进液 口 22的下方,也可以位于所述进液口 22的上方。当转轴20转动时,所述密封套27不随转 轴20旋转。密封套27为耐高温的密封套。具体地,驱动装置30可以为皮带轮。热滚压装置还设置有支撑固定所述转轴20 的轴承80。较佳地,滚压头10为金属滚压头,金属滚压头的导热性好。使用时,热滚压装置的液池40内可放入一定量的液体41,加热装置70加热液池 40内的液体41,液泵51将液池40内加热后的液体41通过进液管50压至密封套27的进 液空腔28内,由于进液空腔28为环状空腔,且进液空腔28与所述进液口 22连通,进液口 22与进液通道25连通,因此当转轴20转动时,进液空腔28内的液体可依次通过进液口 22 和进液通道25压至滚压头10的第一空腔11内,加热后的液体41直接与滚压头10接触, 并将热量传递给滚压头10,滚压头10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后的滚压头10滚压陶 泥成型;由于液泵51的压力作用,液体41依次通过回液通道26、密封套27的回液空腔29、回液管60流回液池40,液体41在液池40内加热;重复上述步骤,可以使液体41在液池40 和滚压头10空腔等组成的密封系统内循环,从而达到加热滚压头10的目的。由于滚压头10可以与加热后的液体41直接接触传热,因此本技术的热滚压 装置具有热交换面积大、热传递速度快、滚压头10受热均勻、且滚压头10表面温度稳定的 优点。并且,使用液体41加热滚压头10,安全可靠,能避免出现现有技术的电加热安全问 题。根据实际生产需要盛装在液池40内的液体41可以为耐热油;较佳地,耐热油可以 是硅油,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耐高温的矿物油。较佳地,热滚压装置还设置有控制装置90和检测所述液池40内温度的测温装置 91,所述控制装置90根据所述测温装置91检测的温度控制加热装置70的发热量。因此本 技术的热滚压装置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通过测温装置91和控制装置90控制液池40 内液体41的温度,并通过液体41的循环流通,进而控制滚压头10的温度。较佳地,进液空腔28和回液空腔29通过耐高温密封圈21隔离,耐高温密封圈21 可实现进液空腔28和回液空腔29的良好隔离。且所述进液空腔28和回液空腔29可分别 设置耐高温密封圈24。耐高温密封圈24可以增加进液空腔28与回液空腔29的密封性,以 防止漏液。本技术的一种陶瓷滚压成型机(图中未标识),包括设置有如上所述的热滚 压装置。同理,本技术的陶瓷滚压成型机也具有热交换面积大、热传递速度快、滚压头 受热均勻、且滚压头表面温度稳定的优点。并且,使用液体加热滚压头,安全可靠,能避免出 现现有技术的电加热安全问题。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滚压装置,包括具有第一空腔的滚压头、与所述滚压头连接的转轴和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径向设置有进液口和回液口,且所述转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空腔和进液口连通的进液通道、以及与所述第一空腔和回液口连通的回液通道,所述热滚压装置还设置有具有进液空腔和回液空腔的密封套活动套于所述转轴的外壁,所述进液空腔和所述回液空腔为环形空腔且相互隔离,所述进液空腔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回液空腔与所述回液口连通; 所述热滚压装置还设置有用于盛装液体的液池、进液管、回液管、设置于所述进液管上的液泵和设置于所述液池的加热装置; 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液空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液池连通;所述回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回液空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液池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俊平,
申请(专利权)人:郭俊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