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刚专利>正文

自动化蒜薹收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94402 阅读:1207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蒜薹收割机,由机架、抽薹部件、圆角矩形导轨、划割部件、存放箱、啮刮整合部件、动力装置及多个传动单元构成,其被推动前进时,划割部件将包裹蒜薹的大蒜外皮割破,下部的啮刮整合部件将蒜薹的底端挤压断,顶部的抽薹部件随之抽取蒜薹并送至存放箱。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收割蒜薹的自动化,体积小,适于在各种地形下作业,省时间、省人工,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机械技术,尤其是一种自动化蒜薹收割机
技术介绍
目前,全国范围内尚无收割蒜薹的农业机械。在收获蒜薹时需动用大量劳动力,这 种方式费时间、费人工,劳动生产率不高,不能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人工收割蒜薹费时费力、效率低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蒜薹 收割机,其能实现收割蒜薹的自动化,体积小,适于在各种地形下作业,省时省力,操作方 便,结构简单紧凑。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两侧“曰”字形侧构架底部侧 梁的中后段间有多根横梁,在这些横梁上固定存放箱。啮刮整合部件横置于侧梁前端之间, 其基板的板面呈梳子状,前缘居中位置的十二个凸缘板彼此相间200mm,这些凸缘板前端 同一板面是凸伸的末端带螺纹的定轴,这些定轴上套有十二个轮毂嵌着轴承的啮压齿轮, 该十二啮压齿轮彼此啮合,分成六对,每对构成一个啮压单元;从一端起,第二、十一个啮压 齿轮的后侧基板上各安装一个与其啮合的媒介齿轮;两媒介齿轮的齿根圆内同一位置有末 端带螺纹的凸柄,此两凸柄连有一横杆,末端旋上螺帽限位;横杆上等分前凸六个钩状刮蒜 件。在存放箱与啮刮整合部件之间的侧梁上通过连接件固定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通过轮 系组合形成左右各两个转向相反的带轮,底部形成左右对称的向两外侧旋转的动力输出齿 轮;动力输出齿轮与其前方的媒介齿轮啮合。侧构架前、后竖梁的顶端及中部偏上处之间 连有对称的“Π”形直梁。后竖梁的顶端、中部及前竖梁的中部、靠底端处凸伸有末端带螺 纹的定轴,其上套有可转动的链轮;前竖梁的顶端及中下部嵌有轴承,中插轴,两轴的内侧 端与链轮通过键连接,外侧端分别与带轮通过键连接。在两竖梁的上方内侧四个链轮的外 围安有圆角矩形导轨,圆角矩形导轨下方直线部分向内凹陷。同侧圆角矩形导轨内的四个 链轮用异形链条连接。抽薹部件底座是一角钢,其一角钢板的内板面居中位置是按两行三 列、列宽400mm、一定行距阵列前凸的六根末端带螺纹的圆棍,圆棍穿插过后夹件及前夹件 上对应的线孔,后夹件上有一字排开、前凸的夹片,这些夹片穿插过对应的前夹件上一字排 开的矩形孔,并于矩形孔一端的前夹件夹片构成抽薹单元,前夹件、后夹件可在底座上相对 偏移;抽薹部件底座另一角钢板两端通过连接件间于前、后竖梁上段的两侧异形链条之间, 抽薹单元指向前。圆角矩形导轨凹陷处的抽薹部件的抽薹单元处于张开状态,不凹陷处的 则处于合拢状态。前竖梁下段的两链轮用异形链条连接;划割部件通过连接件间于前竖梁 下段的两侧异形链条之间,其居中位置是六个割刀,割刀前缘有挡片。前竖梁外侧的两带轮 分别与动力装置同侧的两带轮用皮带连接;抽薹部件沿抽薹单元指向运动。侧梁的外侧安 有车轮;后竖梁的中间安有车把。本专利技术被推动前进时,划割部件将包裹蒜薹的大蒜外皮割破,下部的啮刮整合部件将蒜薹的底端挤压断,顶部的抽薹部件随之抽取蒜薹并送至存放箱,刮蒜件将残破的蒜 茎刮向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不仅能实现收割蒜薹的自动化,且操作方便,适于在各种 地形下作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抽薹部件前视示意2是抽薹部件侧视示意3是底座示意4是后夹件示意5是划割部件侧视示意6是割刀俯视示意7是钢杆示意8是啮刮整合部件仰视示意9是本专利技术的装配示意中1.底座,2.角钢,3.螺孔,4.圆棍,5.后夹件,6.窄钢板,7.凸缘板,8.万向 球,9.夹片,10.线孔,11.弹簧端固定片,12.前夹件,13.窄钢板,14.凸缘板,15.万向球, 16.矩形孔,17.夹片,18.线孔,19.弹簧端固定片,20-1.垫圈,20-2.垫圈,21.带帽螺母, 22.橡胶垫,23.弹簧,24.割刀,25.挡片,26.垫片,27.圆孔,28.钢杆,29.槽口,30.基板, 31.凸缘板,32.定轴,33.啮压齿轮,34.媒介齿轮,35.凸柄,36.横杆,37.刮蒜件,38.侧 梁,39.存放箱,40.啮刮整合部件,41.动力装置,42-1.带轮,42-2.带轮,43.动力输出齿 轮,44.竖梁,45.竖梁,46. “Π”形直梁,47-1.带轮,47-2.带轮,48.圆角矩形导轨,49.异 形链条,50.抽薹部件,51.异形链条,52.划割部件,53.车轮,54.车把具体实施例方式抽薹部件的实施例,见图1、图2、图3和图4,底座1的基础件是角钢2,角钢2的 两端同一角钢板上是供与链条弯板安接的螺孔3,另一角钢板的内板面居中位置是按两行 三列、列宽400mm、一定行距阵列前凸的六根末端带螺纹的圆棍4。后夹件5的基础件是窄 钢板6,其一端是向前的凸缘板7 ;凸缘板7的外侧面固有万向球8 ;在窄钢板6的竖直居中 位置是按一行六列、列宽200mm阵列前凸的夹片9,该六片夹片偏于窄钢板6没有凸缘板7 的一端;从窄钢板6有凸缘板7的一端数起,第一、三、五个夹片9的同一侧各是一对上下 并列的线孔10,第一对线孔10位于第一片夹片9与第二片夹片9之间,偏靠于第一片夹片 9 ;后夹件5的窄钢板6靠万向球8的一端上缘面上焊接弹簧端固定片11。前夹件12的基 础件是窄钢板13,其一端是向前的凸缘板14 ;凸缘板14的外侧面固有万向球15 ;在窄钢板 13的竖直居中位置是按一行六列、列宽200mm阵列布置的矩形孔16,该六个矩形孔偏于窄 钢板13没有凸缘板14的一端;六个矩形孔16异于万向球15 —端是前凸的夹片17 ;六个 矩形孔16分成三组,每组居中位置是一对上下并列的线孔18 ;前夹件12的窄钢板13靠万 向球15的一端上缘面上焊接弹簧端固定片19。在圆棍4上依次套上垫圈20-1、后夹件5、垫圈20-2及前夹件12,末端旋上作限位用的带帽螺母21。每个圆棍4穿插过对应的后夹 件5的线孔10及前夹件12的线孔18。后夹件5上的六个夹片9穿插过各自对应的前夹件 12矩形孔16,并与该矩形孔16端的夹片17构成一个抽薹单元。每个抽薹单元的夹片相对 的一面铺有橡胶垫22。弹簧端固定片11、19之间间有弹簧23,弹簧23处于拉伸状态。此 时,抽薹单元处于张开状态;当后夹件5、前夹件12受左右挤压力,便会相对偏移,使得抽薹 单元处于合拢状态。橡胶垫22有一定弹性,表面粗糙。划割部件实施例,见图5、图6和图7,割刀M的刀片呈梯形,其下缘是刀刃,前缘 上端是截面呈劣弧形的挡片25,后缘是供固定用的垫片沈;垫片沈的两翼是供连接件插 销的圆孔27。钢杆观的下缘居中位置是六道供固定割刀M用的槽口四。割刀M刀刃朝 下,插于槽口四内,垫片沈紧贴钢杆观后背,连接件旋入圆孔27内紧固。划割部件的两 端可通过连接件固定在链条弯板上。啮刮整合部件实施例,见图8,基板30的板面呈梳子状,其前缘居中位置的十二个 凸缘板31彼此相间200mm ;凸缘板31前端同一板面是凸伸的末端带螺纹的定轴32。定轴 32上套有十二个轮毂嵌着轴承的啮压齿轮33,该十二啮压齿轮彼此啮合,分成六对,每对 构成一个啮压单元。从一端起,第二、十一个啮压齿轮33的后侧基板30上各安装一个与其 啮合的媒介齿轮34,媒介齿轮34与基板30的安装方式同于啮压齿轮33 ;两媒介齿轮34的 齿根圆内同一位置有末端带螺纹的凸柄35。两凸柄35连有一横杆36,末端旋上螺帽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化蒜薹收割机,其特征是,由机架、抽薹部件、圆角矩形导轨、划割部件、存放箱、啮刮整合部件、动力装置及多个传动单元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李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2年05月19日 23:33
    有样机吗?使用动力是什么?适合套种田地吗?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