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改进的活动铅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86535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结构改进的活动铅笔,属于书写工具。包括笔杆、设在笔杆内的笔芯管、位于笔杆顶部且安装在笔芯管上的揿帽、卡爪、回复弹簧、弹簧座、固设在笔杆下端部的笔尖,其特点是:在所述笔芯管的下端部增设有一笔芯管座,在笔芯管座上部的笔芯管上套设有减震圈及震动管;所述卡爪在套上回复弹簧后其上端固设在笔芯管座的下端部,下端的三爪卡头插设在弹簧座中间的型腔内;所述弹簧座固设在笔尖上;所述笔杆的型腔内壁上制有与笔芯管座相对应的限位凸台。优点:使用方便,且可控制出芯的长度,以防折断;可减轻摇动时的撞击声;可控制笔芯管座及笔芯管在甩动时的向下位移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构改进的活动铅笔
本技术属于书写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摇动能自动出芯的活动 铅笔,是对现有活动铅笔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活动铅笔种类繁多,一般多采用手指按动铅笔尾部揿帽来推动 头部的三爪卡头逐级推出铅芯的办法来出芯。这种活动铅笔,只能通过手动的方式来 完成向外输送铅芯的动作,即在每经过一段时间书写后,笔端铅芯会因磨损而写不出字 来,这时需要按动揿帽数下,铅芯才可重新露出笔端,因此使用不仅不方便,而且在操 作过程中如掌握不好,会因出芯过长而造成书写时折断,既造成浪费,又污染了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环保、既可直接摇动铅笔出芯,也 可按动铅笔尾部揿帽出芯的结构改进的活动铅笔。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活动铅笔,它包括笔杆、 设在笔杆内的笔芯管、位于笔杆顶部且安装在笔芯管上的揿帽、卡爪、回复弹簧、弹簧 座、固设在笔杆下端部的笔尖,其特点是在所述笔芯管的下端部增设有一笔芯管座, 在笔芯管座上部的笔芯管上分别套设有减震圈及震动管;所述卡爪在套上回复弹簧后其 上端固设在笔芯管座的下端部,下端的三爪卡头插设在弹簧座中间的型腔内;所述弹簧 座固设在笔尖上;所述笔杆的型腔内壁上制有与笔芯管座相对应的限位凸台。本技术所述的卡爪下端的三爪卡头的形状为锥形。本技术在所述的三爪卡头外套设有一卡爪帽,卡爪帽的中间具锥形孔,卡 爪帽通过锥形孔实现与锥形状的三爪牙卡头嵌配。本技术所述的震动管为一重力弹簧。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震动管可将笔芯管内的笔芯自动摇出, 使用十分方便,且在摇动时适当使用甩力,可有效控制出芯的长度,以防折断;同时, 由于增设了笔芯管座及设在笔芯管座与震动管之间的减震圈后,可减轻摇动时的撞击 声;另外,增设在笔杆型腔内壁上的限位凸台可有效控制笔芯管座及笔芯管在甩动时的 向下位移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简图。图2为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平面结构图。图中1.护芯管、2.笔尖、3.三爪卡头孔、4.螺孔、5.三爪卡头、6.卡爪帽、 7.卡爪、8.螺牙、9.弹簧座、10.回复弹簧、11.卡爪座孔、12.笔芯管座、13.减震圈、 14.笔芯管、15.笔芯孔、16.锥形孔、17.震动管、18.笔芯管帽、19.限位凸台、20.橡皮头3座、21.橡皮、22.揿帽、23.笔杆、24.笔尖、25.弹簧座、26.凸台、27.阻尼、28.笔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并结合图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叙述。在笔尖2的下端部固设 有一护芯管1,护芯管1为笔芯观的出口。在笔尖2上从上而下依次开设有彼此间相互 贯通的螺孔4,三爪卡头孔3及笔芯孔15,其中螺孔4与三爪卡头孔3的连接处开成有凸 台26,笔芯孔15对准护芯管1中间的通孔,在笔芯孔15与护芯管1交接处的上部设置 有阻尼27。笔芯管14插设在笔杆23内,其上端部安装有一笔芯管帽18,笔芯管帽18 的上部具橡皮头座20,橡皮头座20内嵌设有橡皮21,揿帽22套设在笔芯管帽18上部的 橡皮头座20上且将橡皮21罩于其型腔内;笔芯管14的下端部延设有一笔芯管座12,笔 芯管座12与笔芯管14两者之间可以是分体制作后再组装,也可以一体制作而成。减震 圈13位于笔芯管座12的上部且套设在笔芯管14上,震动管17位于减震圈13上部的笔 芯管14上,且可在笔芯管14上作上、下自由活动。同时,为了控制笔芯管座12及笔芯 管14向下移动的位移量,可在笔杆23的型腔内壁上制有限位凸台19。本技术的卡 爪7在套上回复弹簧10后其上端固设在笔芯管座12下端部的卡爪座孔11内,其下端的 三爪卡头5在套固卡爪帽6后插设在弹簧座9中间的型腔内,并使回复弹簧10的一端连 接在弹簧座9上,而另一端则与笔芯管座12下端部的弹簧座25连接。弹簧座9通过其 外圆周上的螺牙8与螺孔4的旋配而固设在笔尖2上,且使弹簧座9内的卡爪帽6的下端 部抵触在凸台沈上。本技术的笔尖2与笔杆23之间的固定方式有多种,它可以采 用胶水胶固,也可采用设在笔杆23上的凸台与设在笔尖2上的嵌槽之间的嵌固等方式。 另外,在笔杆23的尾部还可安装有一笔尖M。本技术在使用时,只要轻轻摇动铅笔,这时在震动管17的重力的作用下, 推动笔芯管座12及笔芯管座12上的笔芯管14 一起向下移动,进而推动笔芯管座12下端 部的卡爪7,使卡爪7下端的三爪卡头5向下位移而脱离与卡爪帽6的嵌配,进入笔尖2 的三爪卡头孔3内,从而可消除对笔芯观的夹紧力,使笔芯观自笔芯管14经笔芯管座 12中间的笔芯孔、卡爪7中间的笔芯孔及笔尖2中间的笔芯孔15后由护芯管1处被逐级 推出,使用十分方便,而当要采用手动出芯时,只需按动揿帽22数下即可,其操作原理 同上,在这里不再赘述。权利要求1.一种结构改进的活动铅笔,它包括笔杆(23)、设在笔杆03)内的笔芯管(14)、位 于笔杆03)顶部且安装在笔芯管(14)上的揿帽02)、卡爪(7)、回复弹簧(10)、弹簧座 (9)、固设在笔杆下端部的笔尖(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笔芯管(14)的下端部增设有 一笔芯管座(12),在笔芯管座(12)上部的笔芯管(14)上分别套设有减震圈(13)及震动 管(17);所述卡爪(7)在套上回复弹簧(10)后其上端固设在笔芯管座(1 的下端部,下 端的三爪卡头(5)插设在弹簧座(9)中间的型腔内;所述弹簧座(9)固设在笔尖(2)上; 所述笔杆03)的型腔内壁上制有与笔芯管座(12)相对应的限位凸台(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进的活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爪(7)下端的三 爪卡头(5)的形状为锥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改进的活动铅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三爪卡头 (5)外套设有一卡爪帽(6),卡爪帽(6)的中间具锥形孔(16),卡爪帽(6)通过锥形孔 (16)实现与锥形状的三爪牙卡头( 嵌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进的活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震动管(17)为一 重力弹簧。专利摘要一种结构改进的活动铅笔,属于书写工具。包括笔杆、设在笔杆内的笔芯管、位于笔杆顶部且安装在笔芯管上的揿帽、卡爪、回复弹簧、弹簧座、固设在笔杆下端部的笔尖,其特点是在所述笔芯管的下端部增设有一笔芯管座,在笔芯管座上部的笔芯管上套设有减震圈及震动管;所述卡爪在套上回复弹簧后其上端固设在笔芯管座的下端部,下端的三爪卡头插设在弹簧座中间的型腔内;所述弹簧座固设在笔尖上;所述笔杆的型腔内壁上制有与笔芯管座相对应的限位凸台。优点使用方便,且可控制出芯的长度,以防折断;可减轻摇动时的撞击声;可控制笔芯管座及笔芯管在甩动时的向下位移量。文档编号B43K21/16GK201808304SQ201020502530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4日专利技术者方云祥 申请人:常熟市凯力达蜂窝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改进的活动铅笔,它包括笔杆(23)、设在笔杆(23)内的笔芯管(14)、位于笔杆(23)顶部且安装在笔芯管(14)上的揿帽(22)、卡爪(7)、回复弹簧(10)、弹簧座(9)、固设在笔杆(23)下端部的笔尖(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笔芯管(14)的下端部增设有一笔芯管座(12),在笔芯管座(12)上部的笔芯管(14)上分别套设有减震圈(13)及震动管(17);所述卡爪(7)在套上回复弹簧(10)后其上端固设在笔芯管座(12)的下端部,下端的三爪卡头(5)插设在弹簧座(9)中间的型腔内;所述弹簧座(9)固设在笔尖(2)上;所述笔杆(23)的型腔内壁上制有与笔芯管座(12)相对应的限位凸台(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云祥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凯力达蜂窝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