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低低温省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83699 阅读:1525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站低低温省煤器,属于电站锅炉余热回收节能设备备技术领域。所述省煤器由若干个结构相同的低低温省煤器模块组成,每个低低温省煤器模块包括换热管组(2)、支撑板(3)、围板(4)、连通管(5)、进水口(1)和出水口(6),换热管组(2)包括换热管(201)和集箱(202),换热管(201)外围用围板(4)包覆,且换热管(201)两端伸出围板(4)外,围板(4)内、换热管(201)外形成烟气通道,多根换热管(201)端部与集箱(202)焊接连接,形成换热管组(2),各换热管组(2)之间由连通管(5)进行连通,在靠近烟气出口侧的换热管组(2)上设置进水口(1),在靠近烟气进口侧的换热管组(2)上设置出水口(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深度降低锅炉排烟度,回收热量,减少电厂耗水,并能有效防止烟囱的腐蚀。(*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够深度降低电站锅炉排烟温度的电站低低温省煤器。属于 电站锅炉余热回收节能设备

技术介绍
火电厂一般都安装了除尘系统和脱硫系统。除尘系统主要为静电除尘和布袋除 尘。脱硫系统大部分采用石灰石/石灰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脱硫系统设置在除尘系 统的下游,烟气除尘后再进入脱硫设备进行脱硫。为了避免除尘系统的露点腐蚀,除尘系统出口烟气温度均高于120°C。为了保证脱 硫的效率和脱硫系统的安全性,一般要求进入脱硫系统的烟气温度在80 90°C。 如上所述,经过除尘器出来的烟气温度大于120°C,而烟气在进入脱硫系统之前烟 气温度要降到低于90°C。以往较为普通的做法是1、使用GGH(烟气_烟气换热器),即采用脱硫系统后的低温烟气对进入脱硫系统 前的高温烟气进行降温后再排入烟囱,使得排入烟囱的烟温得到提高,但实践证明GGH故 障较多,也并不能有效防止烟囱的腐蚀,同时烟气的热量并未被吸收利用,GGH已逐渐被大 多数电厂摈弃。2、另一种降温方法就是在烟气中喷水降温,这样不仅耗费大量的水,同时也浪费 了大量的热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安装在电站锅炉除尘系统和 脱硫系统之间的电站低低温省煤器,以深度降低锅炉排烟度,回收热量,减少电厂耗水,并 能有效防止烟囱的腐蚀。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站低低温省煤器,由若干个结构相同的 低低温省煤器模块组成,每个低低温省煤器模块包括换热管组、支撑板、围板、连通管、进水 口和出水口,换热管组包括换热管和集箱,换热管有多根,多根换热管横向布置,支撑板纵 向间隔支撑连接于换热管上,换热管外围用围板包覆,且换热管两端伸出围板外,围板内、 换热管外形成烟气通道,多根换热管端部与集箱焊接连接,形成换热管组,各换热管组之间 由连通管进行连通,在靠近烟气出口侧的换热管组上设置进水口,在靠近烟气进口侧的换 热管组上设置出水口。每个低低温省煤器模块水侧采用换热管组并联方式,使每个低低温省煤器模块水 侧相对独立。所述换热管采用带扩展受热面的螺旋翅片管。电站锅炉除尘之后的烟气在电站低低温省煤器内被冷却,烟气温度降到90°C左右 进入脱硫塔。水从进水口进入依次流经换热管组,在换热管组内被加热,由出水口供向外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深度降低电站锅炉排烟度、回收热量、减少电厂耗水。2、模块化出厂,保证制造质量,减少现场安装工作量。每个低低温省煤器模块水侧 相对独立,一旦其中某个模块发生故障,可用阀门切断水流不影响其它模块的使用。3、螺旋翅片管采用ND钢(09CrCuSb)材质或碳钢镍基渗层焊工艺确保换热管的耐 磨性和耐硫酸腐蚀性,保证使用寿命。4、每个模块水侧采用换热管组并联方式,可以降低水阻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站低低温省煤器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低低温省煤器模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换热管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换热管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I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进水口 1、换热管组2、支撑板3、围板4、连通管5、出水口 6、低低温省煤器模块7 ;换热管201、集箱202;进水Al、出水A2、烟气进Bi、烟气出B2、检修通道C、进水阀门D1、出水阀门D2。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 3,图1为本技术电站低低温省煤器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右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低低温省煤器模块结构示意图。由图1、图2和图3 可以看出,本技术电站低低温省煤器,由若干个结构相同的低低温省煤器模块组成,每 个低低温省煤器模块包括换热管组2、支撑板3、围板4、连通管5、进水口 1和出水口 6,换 热管组2包括换热管201和集箱202,如图4。换热管201有多根,多根换热管201横向布 置,支撑板3纵向间隔支撑连接于换热管201上,换热管201外围用围板4包覆,且换热管 201两端伸出围板4外,围板4内、换热管201外形成烟气通道,多根换热管201端部与集箱 202焊接连接,形成换热管组2,各换热管组2之间由连通管5进行连通,在靠近烟气出口侧 的换热管组2上设置进水口 1,在靠近烟气进口侧的换热管组2上设置出水口 6。参见图5 6,图5为本技术的换热管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I放大图。 图5和图6可以看出,所述换热管201采用带扩展受热面的螺旋翅片管。螺旋翅片管采用 ND钢(09CrCuSb)材质或碳钢镍基渗层焊工艺制成。参见图7,图7为本技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由图7可以看出,每个低低温省 煤器模块水侧采用换热管组并联方式,使每个低低温省煤器模块水侧相对独立。进出水口 由独立的阀门进行控制。权利要求1.一种电站低低温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省煤器由若干个结构相同的低低温省煤 器模块组成,每个低低温省煤器模块包括换热管组(2)、支撑板(3)、围板(4)、连通管(5)、 进水口(1)和出水口(6),换热管组(2)包括换热管(201)和集箱(202),换热管(201)有 多根,多根换热管(201)横向布置,支撑板(3)纵向间隔支撑连接于换热管(201)上,换热 管(201)外围用围板(4)包覆,且换热管(201)两端伸出围板(4)外,围板(4)内、换热管 (201)外形成烟气通道,多根换热管(201)端部与集箱(202)焊接连接,形成换热管组(2), 各换热管组(2)之间由连通管(5)进行连通,在靠近烟气出口侧的换热管组(2)上设置进 水口(1),在靠近烟气进口侧的换热管组(2)上设置出水口(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站低低温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低低温省煤器 模块水侧采用换热管组并联方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站低低温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01) 采用带扩展受热面的螺旋翅片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站低低温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翅片管采用 09CrCuSb材质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站低低温省煤器,属于电站锅炉余热回收节能设备备
所述省煤器由若干个结构相同的低低温省煤器模块组成,每个低低温省煤器模块包括换热管组(2)、支撑板(3)、围板(4)、连通管(5)、进水口(1)和出水口(6),换热管组(2)包括换热管(201)和集箱(202),换热管(201)外围用围板(4)包覆,且换热管(201)两端伸出围板(4)外,围板(4)内、换热管(201)外形成烟气通道,多根换热管(201)端部与集箱(202)焊接连接,形成换热管组(2),各换热管组(2)之间由连通管(5)进行连通,在靠近烟气出口侧的换热管组(2)上设置进水口(1),在靠近烟气进口侧的换热管组(2)上设置出水口(6)。本技术可以深度降低锅炉排烟度,回收热量,减少电厂耗水,并能有效防止烟囱的腐蚀。文档编号F22D1/00GK201779643SQ20102050217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3日专利技术者张少兵, 汪新球, 董黎明, 赵春山, 雷钦祥 申请人:江苏双良锅炉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站低低温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省煤器由若干个结构相同的低低温省煤器模块组成,每个低低温省煤器模块包括换热管组(2)、支撑板(3)、围板(4)、连通管(5)、进水口(1)和出水口(6),换热管组(2)包括换热管(201)和集箱(202),换热管(201)有多根,多根换热管(201)横向布置,支撑板(3)纵向间隔支撑连接于换热管(201)上,换热管(201)外围用围板(4)包覆,且换热管(201)两端伸出围板(4)外,围板(4)内、换热管(201)外形成烟气通道,多根换热管(201)端部与集箱(202)焊接连接,形成换热管组(2),各换热管组(2)之间由连通管(5)进行连通,在靠近烟气出口侧的换热管组(2)上设置进水口(1),在靠近烟气进口侧的换热管组(2)上设置出水口(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黎明雷钦祥张少兵汪新球赵春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良锅炉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4年12月08日 04:23
    谓名次等级低下儒林外史第三回学道道把他低低的进了学吧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