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壳与可调整脚座的组合及电子装置与可调整脚座的组合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83003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壳与可调整脚座的组合及电子装置与可调整脚座的组合。具体地,机壳与可调整脚座的组合,包含机壳与可调整脚座。机壳包括机壳本体、第一、第二卡合部。机壳本体具有背板,第一、第二卡合部相间隔设置于背板。可调整脚座包括以背面夹一角度的方式相连接的第一、第二板体,以及位于第一、第二板体连接处的枢接部。可调整脚座藉枢接部枢设于背板并且能在第一、第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使用状态时,第一板体邻近背板并且卡合于第一卡合部,第二板体远离背板。在第二使用状态时,第二板体邻近背板并且卡合于第二卡合部,第一板体远离背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且制造良率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整脚座,特别是涉及机壳与可调整脚座的组合及电子装置与可调整脚座的组合
技术介绍
参阅图l,公知的机壳与可调整脚座的组合l,包含一机壳ll以及一可调整脚座12。机壳11内以热熔方式将二块磁铁111分别固定于其内侧,可调整脚座12相对于机壳11旋转,且嵌设有二块分别对应于磁铁111的铁件121。当可调整脚座12旋转至靠抵于机壳11后,藉由磁铁111与铁件121的相互吸引的方式达成可调整脚座12与机壳11间的固定。如此,可调整脚座12可以二个不同的角度与机壳11固定。但是,公知的磁铁lll是以热熔方式固定于机壳ll,因而质量管控不易以致产品良率无法提升。此外,可调整脚座12需分解成三个板件122、 123、 124以嵌设铁件121,而后再以超声波熔合的方式将板件122、 123、 124彼此固定。由于三个板件121、 122、 123需要三套模具,因而造成模具成本提高,而可调整脚座12需要多道工序才能组装完成,也造成加工复杂、耗时且产能降低,再者,超声波熔合的方式亦使质量管控不易而造成不良率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且制造良率高的机壳与可调整脚座的组合。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且制造良率高的电子装置与可调整脚座的组合。于是,本技术提供机壳与可调整脚座的组合,包含一机壳与一可调整脚座。该机壳包括一机壳本体、 一第一卡合部与一第二卡合部。该机壳本体具有一背板,该第一、第二卡合部相间隔设置于该机壳本体的背板。该可调整脚座包括以背面夹一角度的方式相连接的一第一板体与一第二板体,以及一位于该第一板体与该第二板体连接处的枢接部。该可调整脚座藉该枢接部枢设于该机壳本体背板并且能在一第一使用状态及一第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在该第一使用状态时,该第一板体邻近该机壳本体背板并且卡合于该第一卡6合部,该第二板体远离该机壳本体背板。在该第二使用状态时,该第二板体邻近该机壳本 体背板并且卡合于该第二卡合部,该第一板体远离该机壳本体背板。较佳地,该第一板体具有一第一板缘,在该第一使用状态时,该第一板缘卡设于该第 一卡合部,该第二板体具有一第二板缘,在该第二使用状态时,该第二板缘卡设于该第二 卡合部。较佳地,该第一卡合部具有一连接于该机壳本体背板的第一连接段、 一连接于该第一 连接段且与该机壳本体背板相间隔的第一延伸段,以及一从该第一延伸段的自由端向远离 该第一连接段且向接近该机壳本体背板方向延伸的第一卡合段,该第一卡合段末端与该机 壳本体背板相间隔,在该第一使用状态时,该第一板缘卡设于该第一卡合段末端与该机壳 本体背板之间,该第二卡合部具有一连接于该机壳本体背板的第二连接段、 一连接于该第 二连接段且与该机壳本体背板相间隔的第二延伸段,以及一从该第二延伸段的自由端向远 离该第二连接段且向接近该机壳本体背板方向延伸的第二卡合段,该第二卡合段末端与该 机壳本体背板相间隔,在该第二使用状态时,该第二板缘卡设于该第二卡合段末端与该机 壳本体背板之间。较佳地,该第一板缘呈斜面状,在该第一使用状态时,该第一板缘与该第一卡合段间 有一夹角,该第二板缘呈斜面状,在该第二使用状态时,该第二板缘与该第二卡合段间有 一夹角。较佳地,该第一板缘于邻近与该第一卡合段抵接处形成有一圆角,该第一卡合段于邻 近与该第一板缘抵接处形成有一圆角,该第二板缘于邻近与该第二卡合段抵接处形成有一 圆角,该第二卡合段于邻近与该第二板缘抵接处形成有一圆角。较佳地,该第一延伸段的宽度从与该第一连接段连接处往与该第一卡合段连接处的方 向为渐縮,该第二延伸段的宽度从与该第二连接段连接处往与该第二卡合段连接处的方向 为渐縮。较佳地,该第一卡合部还包括二第一侧挡块,该二第一侧挡块分别位于该第一延伸段 与该第一卡合段的二相反外侧,且各第一侧挡块连接于该第一连接段与该机壳本体背板 间,该第二卡合部还包括二第二侧挡块,该二第二侧挡块分别位于该第二延伸段与该第二 卡合段的二相反外侧,且各第二侧挡块连接于该第二连接段与该机壳本体背板间。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可调整脚座大致呈板状,该第一板缘与该第二板缘 分别为该可调整脚座的两相反外侧缘,该第一板缘位于该第一板体的外侧缘且与该第一板 体及该第二板体连接处相间隔,在该第一使用状态时,该第一卡合部较该第一板缘远离该 第一板体与该第二板体连接处,该第二板缘位于该第二板体的外侧缘且与该第一板体及该 第二板体连接处相间隔,在该第二使用状态时,该第二卡合部较该第二板缘远离该第一板体与该第二板体连接处,该第一延伸段与该第二延伸段彼此接近地延伸。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板体与该第二板体均大致呈U形并且分别具有一内侧缘,该第一板体与该第二板体U形的开口相向地连接而配合界定出一开孔,该第一板缘位于该第一板体的内侧缘且与该第一板体及该第二板体连接处相间隔,在该第一使用状态时,该第一卡合部较该第一板缘接近该第一板体与该第二板体连接处,该第二板缘位于该第二板体的内侧缘且与该第一板体及该第二板体连接处相间隔,在该第二使用状态时,该第二卡合部较该第二板缘接近该第一板体与该第二板体连接处,该第一延伸段与该第二延伸段彼此远离地延伸。本技术还提供电子装置与可调整脚座的组合,其中,电子装置包含前述的机壳及一电子组件模块,由于该机壳与该可调整脚座的连接关系已于前说明,于此不再重复说明。本技术的功效藉由该机壳与该可调整脚座皆为单件一体成形的设计,且该可调整脚座在该第一使用状态时,该第一板体是直接卡合于该机壳的第一卡合部,以及在该第二使用状态时,该第二板体是直接卡合于该机壳的第二卡合部,达到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且制造良率高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一剖面示意图,说明公知的机壳与可调整脚座的组合;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本技术的电子装置与可调整脚座的组合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其中,该可调整脚座在一第一使用状态;图3是一立体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可调整脚座在一第二使用状态;图4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技术的壳与可调整脚座的组合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图5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说明一可调整脚座位于一第一使用状态;图6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说明该可调整脚座位于一第二使用状态;图7是一剖视图,说明该可调整脚座与一机壳的枢接关系;图8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说明一第一卡合部;图9是一剖视图,说明该可调整脚座的第一板缘与该第一卡合部的卡合关系;图IO是一立体图,说明本技术的机壳与可调整脚座的组合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中,该可调整脚座位于一第一使用状态;图11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说明该可调整脚座位于一第二使用状态;图12是一剖视图,说明该可调整脚座与一机壳的枢接关系;以及图13是一剖视图,说明该可调整脚座的第一板缘与一第一卡合部的卡合关系。主要组件符号说明20 电子装置 234 第二侧挡块2 机壳 235 圆角21机壳本体3可调整脚座211背板31第一板体212枢接孔311第一板缘22第一卡合部312圆角221第一连接段32第二板体222第一延伸段321第二板缘223第一卡合段322圆角224第一侧挡块33连接处225圆角34枢接部23第二卡合部35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壳与可调整脚座的组合,所述组合包括: 一机壳;以及 一可调整脚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包括一机壳本体、一第一卡合部与一第二卡合部,所述机壳本体具有一背板,所述第一、第二卡合部相间隔设置于所述机壳本体的背板;  所述可调整脚座包括以背面夹一角度的方式相连接的一第一板体与一第二板体,以及一位于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连接处的枢接部,所述可调整脚座藉所述枢接部枢设于所述机壳本体背板并且能在一第一使用状态及一第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使用 状态时,所述第一板体邻近所述机壳本体背板并且卡合于所述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二板体远离所述机壳本体背板,在所述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二板体邻近所述机壳本体背板并且卡合于所述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板体远离所述机壳本体背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正弦林永丰陈美惠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