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性硬涂薄膜、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和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79247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眩性硬涂薄膜、偏振片等,所述防眩性硬涂薄膜具有极低的雾度,并具有优良的荧光灯和脸部的防眩性,而且能够防止白色模糊而提高黑显示时的黑色浓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中,在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含有微粒的防眩性硬涂层,其中,所述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总雾度值在0~5%的范围内,在所述防眩性硬涂层表面的任意部位的4mm长度上,超过第1基准线的凸状部的数量Ntotal为15个以上,所述第1基准线与表面粗糙度轮廓的粗糙度平均线平行且位于0.1μm的高度,并且,Ntotal和超过所述第1基准线且所述平均线的横切所述凸状部的部分的线段长度为50μm以上的凸状部的数量N50满足0.4≤N50/Ntotal≤0.8的关系,并且,超过与所述平均线平行且位于0.2μm的高度的第2基准线的凸状部中,所述平均线的横切所述凸状部的部分的线段长度为50μm以下的凸状部的数量为10个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眩性硬涂薄膜、使用了该硬涂薄膜的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以及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阴极管显示装置(CRT)、液晶显示装置(IX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和电致 发光显示器(ELD)等各种图像显示装置中,为了防止外部光线的反射或影像的映入(映O 込引起的对比度的下降,在显示器表面配置防眩性硬涂薄膜。近年来,在LCD、特别是 电视用途等中,高图像质量化、高对比度化正在不断发展。作为LCD的对比度下降的原因之 一,有在表面配置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雾度值的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比度,需要 有低雾度值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就以往的具有比较高的雾度值的防眩性硬涂薄膜来说,荧光灯的映入和脸部的映 入的程度几乎没有差异。荧光灯的映入是直接光的映入,光量强,是简单的影像,用人的肉 眼通过判断是否能清楚看见映入的轮廓像来判断防眩性。另一方面,脸部的映入是间接光 的映入,光量弱,是复杂的影像。此时,用人的肉眼通过判断影像整体的模糊程度来判断防 眩性。但是,为了实现低雾度值,对于将防眩性抑制到最大限度的防眩性硬涂薄膜来说,同 时防止荧光灯和脸部所代表的上述二种映入的设计是困难的。另外,如果为了维持低雾度 并同时提高防眩性而大幅增大表面凹凸,则从倾斜方向看时,反射光的散射变得过强,看起 来白色模糊(也称为泛白),存在着所谓倾斜方向的白色模糊的问题。防眩性的提高和白 色模糊的改善或对比度的改善一般被认为存在相反关系,现已提出了兼顾这些特性的各种 方案。例如,已经进行了使防眩层中存在由上述粒子形成的三维立体结构的凝聚部的研究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3),另外,还进行了如下研究将最表面的凹凸形状设定为规定形 状,从而兼顾映入的防止和白色模糊的防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5),这些都只不过是对 荧光灯的映入进行的研究,并未对脸部的映入或两种映入的同时防止进行研究。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5-316413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264113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7-249191号公报专利文献4 国际公开第2006/0088202号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2009-9865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降低电视或监视器(特别是像素数为140ppi 以下者)等的IXD等图像显示装置的特性而提高可见性的防眩性硬涂薄膜。S卩,本专利技术的 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眩性硬涂薄膜、使用了该硬涂薄膜的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以及上述 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制造方法,所述防眩性硬涂薄膜具有极低的雾度,并具有优良的荧光灯 和脸部的防眩性,而且能够防止白色模糊而提高黑显示时的黑色浓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防眩性硬涂薄膜是在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至少一个 面上具有含有微粒的防眩性硬涂层的防眩性硬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性硬涂薄膜 的总雾度值在0 5%的范围内,在所述防眩性硬涂层表面的任意部位的4mm长度上,超过第1基准线的凸状部的 数量Nttrtal为15个以上,所述第1基准线与表面粗糙度轮廓(surface roughness profile) 的粗糙度平均线平行且位于0. 1 μ m的高度,并且,超过所述第1基准线的凸状部中,当将所述平均线的横切所述凸状部的部 分的线段长度为50 μ m以上的凸状部的数量设定为N5tl时,Nttrtal和N5tl满足下述式(1)的关 系,并且,超过第2基准线的凸状部中,所述平均线的横切所述凸状部的部分的线段 长度为50 μ m以下的凸状部的数量为10个以下,所述第2基准线与所述平均线平行且位于 0. 2μπι的高度。0.4≤N50/Nt。tal ≤ 0.8(1)。本专利技术的偏振片具有起偏器和防眩性硬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性硬涂薄 膜是所述本专利技术的防眩性硬涂薄膜。本专利技术的图像显示装置具备防眩性硬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性硬涂薄膜 是所述本专利技术的防眩性硬涂薄膜。本专利技术的图像显示装置具备偏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片是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偏 振片。本专利技术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制造方法是用于制造所述本专利技术的防眩性硬涂薄膜 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包含下述工序准备所述微粒、硬涂层形成材料以及含有溶剂的防眩性硬涂层形成材料的工序,在所述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涂布所述防眩性硬涂层形成材料,从而 形成涂膜的工序,以及使所述涂膜固化,从而形成所述防眩性硬涂层的工序;在所述制造方法中,使用醇系溶剂的比例为50重量%以上的溶剂作为所述溶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例如在电视或监视器(特别是像素数为140ppi以 下者)等的液晶面板等中,通过实现具有特征的凹凸形状而能够兼顾荧光灯的防眩性和脸 部的防眩性,并且可以防止白色模糊。另外,通过低雾度化,可以提高暗室环境下的图像显 示装置的黑显示时的黑色的浓度。因此,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防眩性硬涂薄膜或偏振片的图像 显示装置具有优良的显示特性。附图说明图1(a)是表示实施例1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中的 0 Imm的范围的轮廓图。图1(b)是表示实施例1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中的 1 2mm的范围的轮廓图。图1(c)是表示实施例1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中的 2 3mm的范围的轮廓图。图1(d)是表示实施例1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中的 3 4mm的范围的轮廓图。图2是实施例2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的轮廓图。 (a)是0 Imm的范围,(b)是1 2mm的范围,(c)是2 3mm的范围,(d)是3 4mm的范围。图3是实施例3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的轮廓图。(a) 是0 Imm的范围,(b)是1 2mm的范围,(c)是2 3mm的范围,(d)是3 4mm的范围。图4是实施例4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的轮廓图。(a) 是0 Imm的范围,(b)是1 2mm的范围,(c)是2 3mm的范围,(d)是3 4mm的范围。图5是表示比较例1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中的0 Imm的范围的轮廓图。图6是表示比较例2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中的3 4mm的范围的轮廓图。图7是表示比较例3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中的3 4mm的范围的轮廓图。图8是表示比较例4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中的3 4mm的范围的轮廓图。图9是表示比较例5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中的3 4mm的范围的轮廓图。图10是表示比较例6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中的 0 Imm的范围的轮廓图。图11是表示比较例7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中的 3 4mm的范围的轮廓图。图12是表示比较例8的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状的、4mm测定长度中的 3 4mm的范围的轮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防眩性硬涂薄膜中,优选的是在所述防眩性硬涂层表面的任意部位 的595 μ mX 452 μ m的测定面积上,超过基准面的凸部的数量Mttrta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眩性硬涂薄膜,其在透明塑料薄膜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含有微粒的防眩性硬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性硬涂薄膜的总雾度值在0~5%的范围内,在所述防眩性硬涂层表面的任意部位的4mm长度上,超过第1基准线的凸状部的数量N↓[total]为15个以上,所述第1基准线与表面粗糙度轮廓的粗糙度平均线平行且位于0.1μm的高度,并且,超过所述第1基准线的凸状部中,当将所述平均线的横切所述凸状部的部分的线段长度为50μm以上的凸状部的数量设定为N↓[50]时,N↓[total]和N↓[50]满足下述式(1)的关系,并且,超过第2基准线的凸状部中,所述平均线的横切所述凸状部的部分的线段长度为50μm以下的凸状部的数量为10个以下,所述第2基准线与所述平均线平行且位于0.2μm的高度,0.4≤N↓[50]/N↓[total]≤0.8(1)。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滨本大介桥本尚树仓本浩贵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