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清海专利>正文

一种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78591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脱水装置,主要由一内部设置有沥水容器的壳体、一个驱动装置以及一个连接所述沥水容器与驱动装置的传动轴所构成,其中壳体底部一侧设置有一个组装槽,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组装槽内;所述驱动装置包含:一个座体,其设置于壳体底部的组装槽内,用以组装传动组件及推杆组件;一个传动单元,其设置于座体上用以驱动传动轴旋转;以及一个推杆单元,其设置于座体两支撑架间,用以驱动传动单元,使传动单元旋转作动;从而当操作推杆单元时,利用推杆单元驱动该传动单元,再由传动单元驱动该传动轴使沥水容器旋转,而使容置在沥水容器内的含水对象达到脱水的目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脱水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离心力进行脱水动作的一 种免电力的简易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环境的清洁,一般常使用拖把作为地板的清洁用具,不管是单片布料或是拖 把,都需要重复用水清洗沾黏于布料的灰尘、杂物及污物,且需将单片布料及拖把中的水分 去除到适当的湿度。单片布料可以直接利用脱水机、或直接用手扭转挤出水分,但是,拖把 布料通常结合于拖把杆体,因而不能或不便于置放脱水机中脱水,若用手直接扭转将水挤 出,则有施力不易、耗费体力的问题。另外,用手直接扭转单片布料或拖把布料,所含的灰 尘、杂物、污物可能伤及使用者手部、伤害皮肤或造成皮肤粗糙,对于现代都市的女性来说, 更视为畏途。以上都是清洁工作使用单片布料或拖把在重复清洗、使用上的缺点。市面有一种拖把杆体结合一组夹持滚轮,可利用滚轮来将清洗后的拖把布料的水 分挤出,使用者可免于手部接触布料的问题;但其缺点为夹持滚轮固定于拖把杆体上,增 加拖把的体积、重量;且夹持滚轮仅提供单一拖把的脱水,无法使用于其它拖把或单片布料 的脱水;增加制造的成本,及提高拖把的售价。又有一种常用的压干筒,用于多种拖把布料的脱水用途,该压干筒利用一滚筒压 挤拖把的布料端,将水分挤出而达到拖把布料脱水的目的;然而,市面惯用的盘式拖把或转 盘式拖把,由于其布料结合分布于盘体或转盘体的下方,且其布料较短而无法利用前述常 用的压干筒的滚筒来挤压此种盘式拖把或转盘式拖把的布料或达到脱水的目的。台湾专利公告新型M338634号的脱水装置,主要目的就在解决前述的常用的转盘 式拖把的脱水问题,然而在具体实施上,其结构仍存在缺点如下1、由于反复施力时,其整体结构将呈现间歇性、向左的跳动位移,不能固定于原 位,造成不能稳定地操作或反复施力的问题。2、传动不顺,加速不易,离心脱水力不足。3、由于整体结构间歇性、向左跳动位移,使转盘式拖把的布料无法定位而产生晃 动,阻碍转速。4、虽然方便移动,然而,由于反复向左施力的结果,其反而使结构体更不稳定,施 力更加困难。由上述台湾新型M338634号的缺点,明白可知,利用旋转离心力原理来脱水,一定 要使结构体稳固定位、传动顺畅、以及稳定加速到一定的转速,才能达到脱水的目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脱水装置在反复施力时,整 体结构不能稳固定位,结构体跳动、位移,传动单元传动不顺,转速不足及结构翻倒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脱水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使用者仅需反复施力、放开一驱动装置的踏板,就可以使浙水容器持续旋转或加速旋转,而借此旋转的离心力达到脱水的 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脱水装置,主要由一内部设置有浙水容 器的壳体、一个驱动装置以及一个连接所述浙水容器与驱动装置的传动轴所构成,其中壳 体底部一侧设置有一个组装槽,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组装槽内;该驱动装置包含有一个座体,其设置于壳体底部的组装槽内,用以组装一个传动单元及一个推杆单 元;一个传动单元,其设置于座体上,用以驱动传动轴旋转;以及一个推杆单元,其设置于座体的两支撑架间,用以驱动传动单元,使传动单元旋转 作动;从而当操作推杆单元时,利用推杆单元驱动该传动单元,再由传动单元驱动传动轴使 浙水容器旋转,而使容置在浙水容器内的含水对象达到脱水的目的。在本技术的脱水装置中,所述座体设置于壳体的容置空间,所述座体两侧设 有支撑架,该支撑架上端缘设有轴孔,两支撑架间前方设有二个挡止凸部,座体上设有一个 沟漕,沟漕上由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第三限位板、第四限位板、第五限位板及一个支撑 架围成一个滑动空间,所述第一限位板及第二限位板之间设有一个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 部上设有一个双性轴承,第三限位板与第四限位板之间设有一个第二固定部,第四限位板 与第五限位板之间设有一个第三固定部,沟槽内设有一个第四固定部。在本技术的脱水装置中,所述传动单元,其设置于座体上,用以驱动传动轴 旋转,所述传动单元包括有一个大齿盘,包括有一大齿轮、一小齿轮及一贯穿大齿轮与小 齿轮的阶梯孔;一个皮带,其套置于大齿盘上的大齿轮上;一个大齿盘盖,其螺固在大齿盘 上;一个固定组件,其穿过大齿盘的阶梯孔固定于座体的第二固定部的固定孔内;一个滚 珠及一个固定套,其设置在座体的第三固定部的固定孔内;一个小齿盘盖,其有一个第一套 接管、一个第二套接管、一个连接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的盖板以及一个贯穿所述第一套接 管与第二套接管的贯穿孔,所述盖板上设有三个贯穿孔;一个小齿盘,其包含有一套接部及 一连结在套接部的小齿轮,所述套接部中心有一六角形的凹槽,所述小齿轮中心有一连通 所述凹槽的阶梯孔,所述小齿轮的侧端面上设有三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对称盖板的贯穿 孔的形状大小,用以固定小齿盘与小齿盘盖;一个单性轴承,其对应小齿盘的凹槽;一个齿 条,设置在座体上的滑动空间内,其一侧面设有一排齿牙可以咬入大齿盘上的小齿轮,用以 带动大齿盘旋转,下方设有一沟槽,沟槽上设有一与座体沟槽上的第四固定部相同形状的 第五固定部;以及一个弹性组件,其一侧邻近端部有一个第一套接部,另一侧邻近端部有一 个第二套接部,所述第一套接部套置定位在齿条沟槽的第五固定部上,所述第二套接部套 置定位在座体沟槽的第四固定部上。在本技术的脱水装置中,所述推杆单元设置在座体的两支撑架之间,包括有 一踏板及二枢接组件,所述踏板前方有一推杆,上方有一枢轴,枢轴上有一缺口,可以提供 传动轴在缺口内自由旋转而不受限制,所述枢轴两端有轴孔,所述二枢接组件穿过座体两 支撑架上的轴孔后可以套置枢接在枢轴的轴孔内使踏板枢接在座体两支撑架上,所述踏板 在座体上以两枢接组件为轴心,而可以进行旋转。在本技术的脱水装置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圆杆,所述第二固定部及第三固 定部为圆管,所述第二固定部及第三固定部上设有固定孔,所述第四固定部为凹形状。在本技术的脱水装置中,所述固定组件螺丝钉,所述弹性组件为拉簧。在本技术的脱水装置中,所述枢接组件为T型圆杆。关于本技术的构思,其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及相应的附图得到进一步的理解。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驱动装置与壳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3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座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9是图7的的仰视图;图10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传动单元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传动单元局部组合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剖视图;图13是本技术的小齿盘盖、小齿盘及单性轴承的分解示意图;图14是图12的透视图;图15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齿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推杆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技术的推杆单元与传动单元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8是图17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详细公开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通过下述优选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水装置,主要由一内部设置有沥水容器的壳体、一个驱动装置以及一个连接所述沥水容器与驱动装置的传动轴所构成,其中壳体底部一侧设置有一个组装槽,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组装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含有:一个座体,其设置于壳体底部的组装槽内,用以组装传动单元及推杆单元;一个传动单元,其设置于座体上,用以驱动传动轴旋转;以及一个推杆单元,其设置于座体的两支撑架间,用以驱动传动单元,使传动单元旋转作动,从而当操作推杆单元时,利用推杆单元驱动该传动单元,再由传动单元驱动传动轴使沥水容器旋转,而使容置在沥水容器内的含水对象脱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清海陈荆花张玉美王绪仲
申请(专利权)人:刘清海陈荆花张玉美王绪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