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自动薄片热叠合方法以及自动薄片热叠合装置。自动薄片热叠合装置包括用以放置具有第一薄片以及第二薄片的胶膜的第一输入匣、用以放置塑封物第二输入匣、多个传输滚轮组、具有分离主动轮以及分离被动轮的分离滚轮组、煞车传感器、煞车元件、热叠合模块以及控制单元。传输滚轮组馈送位于输入匣上的胶膜,当煞车传感器侦测到胶膜时,控制单元驱动煞车元件使分离被动轮停止转动并于一预设时间后恢复分离被动轮的转动,从而使胶膜的第一薄片以及第二薄片分离以便让塑封物被夹持于第一薄片与第二薄片之间。接着使夹持塑封物的胶膜通过热叠合模块以进行热叠合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自动分离胶膜的二薄片以夹持塑封物,提供全自动的热叠合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叠合装置及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薄片热叠合装置以及自动薄 片热叠合方法。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将一些易破损的纸本数据,例如说文件或照片等加上一层 保护膜以防止文件或照片受到损坏。通常会使用热叠合装置将文件夹持于具有二片薄片的 保护胶膜中以达到保护的效果。接下来说明现有薄片热叠合装置的结构。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薄片热叠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薄片热叠合装置1包括热处 理装置10、传动压合装置11以及传送通道12,其中热处理装置10包括电热平板101以及 加热装置102。当上下皆包覆有热塑性胶膜的塑封物(未标示于图中)由传送通道12的入口 121 进入薄片热叠合装置1时,传动压合装置11将塑封物馈送进入传送通道12中。此时,热处 理装置10中的电热平板101将电能转换为热能,而由加热装置102将热能平均分布,再透 过空气中的热传导使传动压合装置11的温度上升,吸收热能的传动压合装置11对传送通 道12中行进的胶膜以及位于其中的塑封物进行热叠合的动作(即俗称的塑封),其中在传 送通道12中的热塑性胶膜因受热而软化,再经由传动压合装置11的传送压合,即可使文件 被固定于胶膜中。最后,将热叠合完成的塑封物馈送通过传送通道12的出口 122离开薄片 热叠合装置1,热叠合完成。在进行热叠合之前,使用者必须以手将具有两片薄片的胶膜拨开,再将塑封物放 入两片薄片之间再将包含有塑封物的胶膜放入薄片热叠合装置1中以进行热叠合。然而, 当使用者欲对多个塑封物进行热叠合,而必须将多个塑封物放入多个胶膜中时将耗费相当 长的时间,并造成使用者的困扰,此外,以人力将塑封物放入两片薄片之间的精准度不足, 很容易造成每一塑封物于胶膜中的位置不一而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不需以 人力结合胶膜以及塑封物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薄片热叠合方法,其包 括步骤S 1 馈送一胶膜,其中该胶膜具有第一薄片以及第二薄片,该第一薄片叠置 于该第二薄片上且该第一薄片的前端连接于该第二薄片的前端;步骤S2 停止馈送该胶膜并使该第一薄片被弯折;步骤S3 馈送该胶膜而使该第二薄片的后端与该第一薄片的后端分离;步骤S4 馈送一塑封物进入该第一薄片以及该第二薄片之间;以及步骤S5 对该胶膜以及该塑封物进行热叠合。在该步骤S3以及步骤S4之间,还包括步骤S31 当该第二薄片的该后端与该第一 薄片的该后端分离后,夹持该第一薄片以及该第二薄片的该前端以固定该胶膜。在该步骤S4以及步骤S5之间,还包括步骤S41 停止馈送该塑封物使该塑封物的 前端与该第一薄片的该前端的距离等于一间隔值。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自动薄片热叠合装置,用以结合一胶膜以及一塑封物,该装置 包括第一输入匣,用以放置该胶膜;其中该胶膜具有第一薄片以及第二薄片,且该第一 薄片的前端与该第二薄片的前端连接;第二输入匣,用以放置该塑封物;多个传输滚轮组,用以馈送该胶膜以及该塑封物;分离滚轮组,设置于结合区域的一侧,用以将该第一薄片以及该第二薄片由该第 一薄片的后端以及该第二薄片的后端之间分开,该分离滚轮组包括分离主动轮以及随该分 离主动轮转动而转动的分离被动轮;煞车传感器,设置于该结合区域,用以于侦测到该胶膜时输出煞车信号; 煞车元件,连接于该分离被动轮,用以根据该煞车信号而控制该分离被动轮是否 停止转动;以及控制单元,连接于该煞车传感器以及该煞车元件,用以于接收到该煞车信号时停 止该分离被动轮的转动,并于接收到该煞车信号经过第一预设时间后,使该分离被动轮再 度转动;其中当该分离被动轮停止转动时,该分离主动轮与该第一薄片接触并将该第一薄 片的该后端由该分离主动轮的第一侧移动至该分离主动轮的第二侧,而当该分离被动轮再 度转动时,该分离被动轮与该第二薄片接触而将该第二薄片的该后端由该分离主动轮的第 一侧移动至该分离主动轮的该第二侧。所述自动薄片热叠合装置还包括第一分离传感器,其连接于该控制单元,且设置 于该分离主动轮的该第二侧,用以侦测该第一薄片的该后端是否被移动至该分离主动轮的 该第二侧。所述自动薄片热叠合装置还包括第二分离传感器,其连接于该控制单元,且设置 于该分离被动轮的第二侧,用以侦测该第二薄片的该后端是否被移动至该分离被动轮的该 第二侧;其中当该第一分离传感器侦测到该第一薄片的该后端,且该第二分离传感器侦测 到该第二薄片的该后端时,输出塑封物馈送信号至该控制单元以使该塑封物被馈送。该多个传输滚轮组包括第一取纸滚轮组,设置于该第一输入匣上,用以将该胶膜馈送进入该自动薄片热叠合装置;第二取纸滚轮组,设置于该第二输入匣上,用以将该塑封物馈送进入该自动薄片 热叠合装置;以及输出滚轮组,设置于该结合区域的另一侧,用以馈送该胶膜以及该塑封物使其离 开该自动薄片热叠合装置。该第一取纸滚轮组包括第一取纸滚轮以及第一分纸滚轮,而该第二取纸滚轮组包 括第二取纸滚轮以及第二分纸滚轮。所述自动薄片热叠合装置还包括第一电磁离合器以及第二电磁离合器,该第一电磁离合器连接于该第一分纸滚轮以及该控制单元,用以使第一分纸滚轮空转而不馈送与该 第一取纸滚轮接触的该胶膜进入该自动薄片热叠合装置;该第二电磁离合器连接于该第二 分纸滚轮以及该控制单元,用以使第二分纸滚轮空转而不馈送与该第二取纸滚轮接触的该 塑封物进入该自动薄片热叠合装置;其中当该控制单元接收到塑封物馈送信号时,该第二 电磁离合器被激磁而使该第二分纸滚轮转动以馈送该塑封物。所述自动薄片热叠合装置还包括结合传感器,其连接于该控制单元,且设置于该 结合区域的另一侧,用以于侦测到该胶膜但未侦测到该塑封物时,输出逆转信号至该控制 单元。所述自动薄片热叠合装置还包括结合滚轮组,其连接于该控制单元,且设置于该 结合区域以及该结合传感器之间,用以馈送该胶膜以及该塑封物并于接收到该逆转信号时 改变转动方向而使该胶膜往该结合区域移动。当该胶膜往该结合区域移动,且该胶膜被该结合传感器侦测到时,该结合传感器 经过一延迟时间后输出停止信号至该控制单元以使该结合滚轮组停止转动而夹持该胶膜。所述自动薄片热叠合装置还包括间隔传感器,其连接于该控制单元,且设置于该 结合区域以及该结合滚轮组之间,用以于侦测到该塑封物时输出间距信号至该控制单元, 使该控制单元于接收到该间距信号经过第二预设时间后停止该分离滚轮组的转动而停止 该塑封物的馈送,以使该塑封物的前端与该第一薄片的该前端间的距离等于一间隔值。当该结合传感器由侦测到该胶膜以及该塑封物至无法侦测到该胶膜以及该塑封 物时,该结合传感器输出胶膜馈送信号至该控制单元,以馈送下一胶膜进入该自动薄片热 叠合装置。所述自动薄片热叠合装置还包括热叠合模块,其设置于该结合区域的另一侧,用 以对该胶膜以及该塑封物进行热叠合。该煞车元件是电磁铁。该控制单元是微处理器。本专利技术自动薄片热叠合方法以及自动薄片热叠合装置,通过控制分离滚轮组的转 动状况来分开胶膜,以提供全自动的热叠合功能,而不需用人力结合胶模以及塑封物,能够 提高包装的精准度。再者,本专利技术自动薄片热叠合装置还通过间距控制器使塑封物的前端 与第一薄片(胶膜)的前端的距离为预设的间距值。因此,本专利技术自动薄片热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薄片热叠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馈送一胶膜,其中该胶膜具有第一薄片以及第二薄片,该第一薄片叠置于该第二薄片上且该第一薄片的前端连接于该第二薄片的前端;步骤S2:停止馈送该胶膜并使该第一薄片被弯折;步骤S3:馈送该胶膜而使该第二薄片的后端与该第一薄片的后端分离;步骤S4:馈送一塑封物进入该第一薄片以及该第二薄片之间;以及步骤S5:对该胶膜以及该塑封物进行热叠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禀道,吴江维,魏晓雄,
申请(专利权)人: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