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外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75325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外圈,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轴承外圈受力点不牢固、受力强度不够等问题。本轴承外圈的外圈内壁上周向设有供滚动体滚动的滚道,轴承外圈的外壁具有锥度,该轴承外圈的外壁一端直径小于另一端直径。本轴承外圈的受力点牢固性和受力强度好,而且密封性能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轴承外圈,特别涉及一种受力强度增强、受力点牢固的轴承外圈。
技术介绍
目前,在市场上出售的轴承其基本结构是由外圈、内圈、 一组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这种轴承支承内外圈所附零件,进行相对运动和承受一定的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对轴承内外圈的强度和受力点牢固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但是,目前轴承所用的外圈两头的外壁直径是相同的,在某些机械设备上安装使用这种轴承时,会造成轴承的受力点不是很牢固,受力强度也不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受力强度,且能使受力点牢固稳定的轴承外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轴承外圈,该轴承外圈内壁上周向设有供滚动体滚动的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外圈的外壁具有锥度,该轴承外圈的外壁一端直径小于另一端直径。因为这种轴承外圈的外壁的一端直径小于另一端的直径,承受作用力时,作用力会沿外圈外壁的锥度作用,这样在轴承外圈轴向方向只受到作用力的分力作用,分力比作用力小,而普通的轴承的外圈外壁直径一样,就直接承受全部的作用力,所以在同样的作用力下,本外圈的承受强度得到了加强。同时在承受作用力时,本轴承外圈的外壁直径不同,会使受力点更加牢固稳定。在上述的轴承外圈中,所述的滚道靠近轴承外圈的外壁直径较小的一端。这样外圈外壁直径大的一端壁厚较厚,能进一步提高轴承受力点的牢固性。在上述的轴承外圈中,所述的轴承外圈的内壁两头分别周向设有一层台阶一。台阶一中可以安装密封圈,这样使得轴承外圈与内圈、滚动体、保持架装配组成的轴承密封性得到了保证。在上述的轴承外圈中,所述的轴承外圈外壁直径较长一头对应的内壁上设有一层台阶二。安装在这端的密封圈,进一步提高了轴承的密封性能,使得安装组成的轴承具有的不漏油、防灰尘的性能更加显著。在上述的轴承外圈中,所述的轴承外圈外壁与轴承外圈两端面连接处分别设有相切的弧面。这样外圈的外壁和上、下端面之间的过渡很光滑,增加了轴承外圈的美观性。在上述的轴承外圈中,所述的滚道截面为圆弧形。圆弧形的滚道保证了滚动体在滚动时的流畅性。在上述的轴承外圈中,所述的滚动体为滚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轴承外圈的内壁上设计了多层安装密封圈的台阶,进一步提高了轴承的密封性能,使之不漏油、防灰尘的性能更加显著。而且外圈外壁具有一定的锥度,提高了由其安装组成的轴承的受力点的牢固性,受力强度也得到了增强。附图说明图l是本轴承外圈未装密封圈时的一种轴向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轴承外圈的一种仰视示意图。图中,1、滚道;2、台阶一;3、台阶二; 4、弧面;5;滚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轴承外圈的外壁具有一定的锥度,也就是说,该轴承外圈的外壁一端的直径小于另一端的直径。在轴承外圈在内壁上周向设有圆弧形的滚道1,滚道1靠近轴承外圈的外壁直径较小的一端,滚动体5可以在滚道1内滚动,滚动体5为滚珠。在轴承外圈的内壁两头分别周向设有一层台阶一 2,轴承外圈外壁直径较长一头对应的内壁上设有一层台阶二 3。台阶一 2和台阶二 3均能安装密封圈。安装台阶一 2上的密封圈可以使得轴承外圈与内圈、滚动体5、保持架装配组成的轴承密封性得到了保证。安装在台阶二 3上的密封圈,进一步提高了轴承的密封性能,使得安装组成的轴承具有的不漏油、防灰尘的性能更加显著。在轴承外圈外壁与轴承外圈两端面连接处分别设有相切的弧面4。这样外圈的外壁和上、下端面之间的过渡很光滑,增加了轴承外圈的美观性因为这种轴承外圈的外壁的一端直径小于另一端的直径,承受作用力时,作用力会沿外圈外壁的锥度作用,这样在轴承外圈轴向方向只受到作用力的分力作用,分力比作用力小,而普通的轴承的外圈外壁直径一样,就直接承受全部的作用力,所以在同样的作用力下,本外圈的承受强度得到了加强。而且在承受作用力时,本轴承外圈的外壁直径不同,会使受力点更加牢固稳定。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滚道1、台阶一 2、台阶二 3、弧面4、滚动体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权利要求1.一种轴承外圈,该轴承外圈内壁上周向设有供滚动体(5)滚动的滚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外圈的外壁具有锥度,该轴承外圈的外壁一端直径小于另一端直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外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道(1)靠近轴承外圈的外壁直径较小的一端。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外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外圈的内壁两头分别周向设有一层台阶一 (2)。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外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外圈外壁直径较长一头对应的内壁上设有一层台阶二 (3)。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外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外圈外壁与轴承外圈两端面连接处分别设有相切的弧面(4)。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外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道(1)截面为圆弧形。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外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动体(5)为滚珠。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外圈,属于机械
它解决了现有的轴承外圈受力点不牢固、受力强度不够等问题。本轴承外圈的外圈内壁上周向设有供滚动体滚动的滚道,轴承外圈的外壁具有锥度,该轴承外圈的外壁一端直径小于另一端直径。本轴承外圈的受力点牢固性和受力强度好,而且密封性能好。文档编号F16C33/30GK201359019SQ20092011262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5日专利技术者阮海斌 申请人:浙江进发轴承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外圈,该轴承外圈内壁上周向设有供滚动体(5)滚动的滚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外圈的外壁具有锥度,该轴承外圈的外壁一端直径小于另一端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海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进发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