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卡式过滤器的液体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61850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配置卡式过滤器的液体过滤装置,包括汲水口设置在待过滤液体内的水泵(100),尤其是,还包括盒状的卡式过滤器(200);该卡式过滤器(200)周边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管(210),所述卡式过滤器(200)的至少一个侧面是在外表面和/或内表面设置有过滤体(230);所述水泵(100)的泵水管(120)与卡式过滤器(200)的进水管(210)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液体过滤装置的结构;而且,液体过滤后的污物留在卡式过滤器(200)内,更换该卡式过滤器(200)时不会出现污物回流到液体容器内的问题,操作方便且过滤效率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体过滤装置,特别是涉及水泵潜入液体中的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水泵潜入液体内的过滤装置通常都用于对液体容器内的液体进行过滤,包括一个内部设置有可拆卸过滤器的桶状过滤仓和设置在该过滤仓底部的潜水泵,所述过滤器将过滤仓分隔为待过滤液体仓和已过滤液体仓,所述水泵潜入待过滤液体内并将待过滤液体泵入待过滤仓内,待过滤液体经过过滤器流入已过滤液体仓内,并从过滤仓顶部的溢流孔排出所述液体过滤装置外。所述液体过滤装置存在以下的缺点和不足之处1. 经过长期使用后,所述过滤器位于待过滤液体仓内的一侧会堆积大量污物,影响液体过滤的效率;情况严重时,污物会堵塞液体过滤器,待过滤液体会直接从所述待过滤液体仓内漫出,使液体过滤装置完全失效;2. 为防止上述污物堵塞造成的影响,所述过滤器需要定期更换;被过滤的污物一般堆积在过滤器的外侧或者待过滤液体仓内,如果在所述液体过滤装置正常工作的条件下更换所述过滤器,所述液体过滤器外侧的污物将会在更换过程中部分回流在过滤仓内,同时,所述待过滤液体仓与已过滤液体仓将直接连通,更换所述液体过滤器后,待过滤液体仓内的污物会流入已过滤液体仓内,那么,在更换所述过滤器之后,需要将流入已过滤液体仓内的污物排出后才能开始真正意义的液体过滤,造成所述液体过滤装置的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有效防止污物回流、过滤效率高的配置卡式过滤器的液体过滤装置。本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可以通过釆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设计、制造一种配置卡式过滤器的液体过滤装置,包括汲水口设置在待过滤液体内的水泵,尤其是,还包括盒状的卡式过滤器;该卡式过滤器周边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管,所述卡式过滤器的至少一个侧面是用于筛除待过滤液体中杂质的过滤体;所述水泵的泵水管与卡式过滤器的进水管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使待过滤液体直接被泵入所述卡式过滤器内, 经过过滤体过滤后被排出该卡式过滤器。具体地,所述卡式过滤器包括环形扁柱面外框、两过滤体和进水管;所述两过滤体沿所 述外框中心线封盖在外框两侧,形成盒状的卡式过滤器;所述进水管设置在外框柱面上,借 助外框柱面上的通孔与卡式过滤器内连通;从而使由所述进水管流入卡式过滤器的待过滤液 体通过两过滤体处理后从该卡式过滤器两侧面排出。或者,所述卡式过滤器包括环形扁柱面 外框、 一过滤体、 一封板和进水管;所述过滤体和封板沿所述外框中心线分别封盖在外框两 侧,形成盒状的卡式过滤器;所述进水管设置在外框柱面上,借助外框柱面上的通孔与卡式 过滤器内连通;从而使由所述进水管流入卡式过滤器的待过滤液体通过过滤体处理后从该卡 式过滤器的一侧排出。为提高水质,在所述卡式过滤器内还填充有用于净化水质的过滤材料。为了提高连接强度,所述液体过滤装置还包括过滤器支架,该过滤器支架包括设置在底 部的承接板和竖直对称设置在承接板两端的两插槽板,所述承接板设置有贯穿该承接板的承 接管;所述两插槽板相对侧面各自设置有竖直插槽;所述卡式过滤器两对称侧面各自设置有 竖直凸边,所述进水管设置在卡式过滤器的底部;所述卡式过滤器的两凸边插入各自相应的 插槽内,使卡式过滤器滑入过滤器支架内,并且令该卡式过滤器的进水管和所述水泵的泵水 管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承接管的两端。所述卡式过滤器的进水管紧配合套接于所述承接管的外壁;所述水泵的泵水管从过滤器 支架底部伸入承接管内,并与该承接管的内壁紧配合。所述过滤器支架还包括由直杆两端弯折而成的提拉杆,该提拉杆两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 插槽板顶部固定联结。为避免受外界影响,所述液体过滤装置还包括桶状套壳,所述水泵设置于套壳内的底部; 所述套壳的至少一个竖直侧面的底部均匀分布设置有竖直条状进水通孔,以使水泵能够从套 壳外汲取待过滤液体;所述套壳顶部还设置有溢流通孔,用于排出过滤后的液体。为使所述液体过滤装置固定在液体容器内,所述套壳的一竖直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将该套 壳悬挂于液体容器的立壁上的挂钩,该挂钩包括挂钩杆和水平设置的固定杆,该挂钩杆包括 互相最小夹角不大于90。的水平挂杆和竖直悬杆;所述竖直悬杆一端连接固定杆的中部,另 一端连接水平挂杆;所述水平挂杆没有与竖直悬杆连接的一端向下延伸出一搭边,该水平挂杆与固定杆在空间互相垂直;借助所述固定杆,所述挂钩固定连接在套壳的竖直侧面上。为更进一步提高所述液体过滤装置固定在液体容器内的稳定性在所述挂钩下方,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将套壳吸附固定在液体容器立壁上的吸盘。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配置卡式过滤器的液体过滤装置"的技术效果在于1. 所述水泵与卡式过滤器直接联通,不需要单独设置过滤仓,简化了现有技术液体过滤装置的结构;2. 液体过滤后的污物留在卡式过滤器内,更换该卡式过滤器时不会出现污物回流到液体容器内的问题,操作方便且过滤效率高。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配置卡式过滤器的液体过滤装置"优选实施例的轴测投影示意图;图2是所述优选实施例的分解状态轴测投影示意图3是所述优选实施例的安装在一起的水泵、过滤器支架和卡式过滤器的轴测投影示意图4是所述优选实施例的正投影左视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本技术涉及一种配置卡式过滤器的液体过滤装置,包括汲水口设置在待过滤液体内的水泵100,尤其是,还包括盒状的卡式过滤器200;该卡式过滤器200周边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管210,所述卡式过滤器200的至少一个侧面是用于筛除待过滤液体中杂质的过滤体230,所述水泵100的泵水管120与卡式过滤器200的进水管210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使待过滤液体直接被泵入所述卡式过滤器200内,经过过滤体230过滤后被排出该卡式过滤器200。所述可拆卸地连接是指使用者可以方便实施拆装的连接方式,例如,紧配合插接、卡扣连接等。所述过滤体230可以釆用常用的过滤棉。使用本技术液体过滤装置,待过滤液体直接泵入卡式过滤器200内部,通过过滤体230的处理排出已过滤液体,液体中的污物留在卡式过滤器200的内部,省去了现有技术液体过滤装置的过滤仓,简化了结构;同时,在更换卡式过滤器200时,污物留在卡式过滤器内,不会回流到液体内,避免了现有技术经常出现的污物回流问题,大大提高了过滤效率。6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卡式过滤器采用如下结构所述卡式过滤器200包括环形扁柱面外框220、两过滤体230和进水管210;所述两过滤体230沿所述外框220中心线AB封盖在外框220两侧,形成盒状的卡式过滤器200;所述进水管210设置在外框220柱面上,借助外框220柱面上的通孔与卡式过滤器200内连通;从而使由所述进水管210流入卡式过滤器200的待过滤液体通过两过滤体230处理后从该卡式过滤器200两侧面排出。所述过滤体230与外框220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紧固方式连接,例如,借助与外框220内面相应形状的框架将过滤体230夹固在外框220侧面,或者,采用胶粘或者烫粘的方式将过滤体230与外框220固定连接。另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用一不透水的封板替换一侧的过滤体230,使本优选实施例两侧排水的卡式过滤器变成单侧排水的卡式过滤器,即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置卡式过滤器的液体过滤装置,包括汲水口设置在待过滤液体内的水泵(100),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盒状的卡式过滤器(200);该卡式过滤器(200)周边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管(210),所述卡式过滤器(200)的至少一个侧面是用于筛除待过滤液体中杂质的过滤体(230);所述水泵(100)的泵水管(120)与卡式过滤器(200)的进水管(210)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使待过滤液体直接被泵入所述卡式过滤器(200)内,经过过滤体(230)过滤后被排出该卡式过滤器(2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关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兴日生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