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凝集功能的长方形沉淀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058024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沉淀池的结构,在包括上流侧的漏斗部、沉淀部及下流侧的流出部组成;在所述漏斗部内具有流入水导入侧面形成的垂直折流板、污泥收集器及流出堰的一般长方形沉淀系统:由①在上述漏斗部水平面积的50~80%的位置设有下部从底部偏离20cm~水位的60%、隔断水流的上部的垂直分隔;②为了流入水能垂直向下层流流动(Laminar Flow)而形成多个透水孔、位于上述垂直折流板和垂直分隔板之间的平行折流板;组成的自行凝集功能的长方形沉淀系统。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污水流入时,能够引导在流入水里的浮游物自行凝集,扩大浮游物的絮体并提高流入部分的浮游物浓度。不仅如此,处理水形成平行流而流动时,防止浮游物在沉淀池内阶段性地沉降,被段落流或者密度流推到下游,可提供沉淀效率和处理水质优秀的沉淀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自行凝集功能的长方形沉淀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沉淀池(Clarifier或Sdeimentation Tank)的结构,尤其提供在含有 高浓度的浮游物质的污水引导浮游物质自行凝集、提高沉淀效率、防止沉降的污泥流到沉 淀池下游部分的长方形沉淀系统。
技术介绍
用于处理污水及废水的水处理装置大部分以储存池、处理池及沉淀池组成,储存 池保存污水,处理池从上述储存池受到污水而通过生物或化学的方法进行净水处理,沉淀 池对经过净水处理而排出的1次处理水内的浮游物质进行凝集、沉淀而去除。一般而言,沉淀工程是指,含有浮游物质(Suspended Solid5SS)的污水流入到沉 淀装置后,将污水里的SS沉降而去除,而只排出清洁的处理水的过程。沉淀池直接影响到 水质和SS的去除,因此需要有效的沉淀池设计。目前通用的沉淀工程为简单的重力沉降式,就是将污水流入到长方形沉淀池,根 据斯托克斯氏定律(Stokes’ s Law)将沉重的SS逐渐沉降在沉淀池底部而去除的方式。作为重力沉降式系统,长方形斜板沉淀体统被广泛利用,其侧断面结构可以参见 附附图说明图1。上述长方形斜板沉淀池(100)①由污泥堆积的上游漏斗(hopper)部以及②水位逐 渐下降的下游底面倾斜部组成。在上游漏斗部内设有在与流入水的方向成为垂直的侧面形 成多个流入口 的垂直折流板00)。在下游的倾斜部设有以发动机(M)驱动的刮刀类 型污泥收集器(30),还在墙面上端设有流出堰00)。在漏斗部和底面倾斜部上游形成污泥 层,就是自然沉淀的污泥以及用污泥收集器(30)从倾斜部底面刮削的污泥产生的堆积层。以现有的长方形沉淀系统为例,流入的SS浓度越浓,沉淀的停留时间(Retention Time)越长,从而发生处理效率下降的问题。不仅如此,由于水温的差距和沉淀池结构的问题,水流变成偏流,因而在沉淀池底 部沉淀的污泥推到下游部,污泥层的水平面积向下游逐步扩大。若污泥广泛分布在沉淀池 底部,污泥的浓度就相对下降,随之难以保持回流污泥(Return sludge)的浓度,也难以保 持前段的生物反映池内的污泥浓度(MLSS)。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课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防止长方形沉淀池下部的污泥因短流 或密度流(density current)而移至下游、造成流出水的水质恶,从而去除SS的效率得以 提高的沉淀系统。解决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在由包括在流入水流入侧面设有的垂直折流 板到底面倾斜部入口的上游漏斗部、包括污泥收集器及流出堰的下游底面倾斜部组成的长 方形沉淀系统由①在上述漏斗部水平面积的30 100% (或停留时间为3 30分钟)的位置设有下部从底部偏离20cm 水位的60%、隔断水流的上部的垂直分隔板;②为了流入 水能垂直向下层流流动(Laminar Flow)而形成多个透水孔、位于上述垂直折流板和垂直分 隔板之间的平行折流板;组成的自行凝集功能的长方形沉淀系统。上述平行折流板按照需 求可以设置一个或几个。将因上述垂直折流板和漏斗部侧面及垂直分隔板而形成的空间叫做“凝集well”, 以便于说明。本专利技术是污水在上述凝集well停留而发生自行凝集效果的系统。在凝集well,若垂直分隔板的位置与上述漏斗部的水平面积相比不到30% (停留 时间不到5分钟),处理水在凝集well停留的时间就变短,因此污泥的沉淀效果不好,与此 相反,若达到100%以上(停留时间为30分钟以上),沉淀效果就很好,但是垂直分隔板的 外部(下游)空间(凝集well的出口)变窄,处理水的方向在这儿变乱,最终出现污泥上 浮的问题。若垂直分隔板的下部下降到从底部的20cm以下的部分,处理水的方向就在凝集 well的出口变乱,污泥上浮,从而污泥凝集及沉淀效果却降低,或者若上升到当前位置水位 的60 %以上,处理水的停留时间就变短,污泥的凝集及沉淀效果也降低。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沉淀系统提供,在上述垂直折流板的下部可以以60 150°的角度 增加设有防止短流折流板,以防在漏斗部沉降的剩余污泥及回流污泥排出时发生短流。若 设置角度不到60°或超过150°,短流就会增加或防止短流效果不好。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沉淀系统提供,在上述垂直分隔板的外侧下部对垂直分隔板可以以 0 60°的角度增加设置偏离上述垂直分隔板和漏斗部的底部倾斜折流板,以便保持在漏 斗部的污泥层及引导处理水均勻流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沉淀系统提供,在上述倾斜部水平面积的上游50%内可以设置从倾 斜部的底面偏离20 100cm、隔断从底部的水位的1/2以下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止污泥 移动折流板,以防沉淀的污泥被水流的短流移至下游。这时设置在最下游的防止污泥移动 折流板应有多个透水孔。上述的防止污泥移动折流板的下部偏离距离不是拥有特殊的技术性意义,而是指 污泥收集器能移动的空间。若防止污泥移动折流板超过从底部的水位的1/2以上,通过折 流板的处理水的流速就增加而污泥会上浮。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沉淀系统可以设置下部被封住、在上部形成多个透水孔的一个或 两个以上的保持平行流折流板,以便防止污泥移至下游而保持流到上游的水流的层流化 (Iaminarization)0设置上述保持平行流折流板,同时或另外,在上述的防止污泥移动折流板的最外 边(下游)可以设置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第2保持平行流折流板(省略图式),就是为了防止 污泥移至下部、保持流到上部的水流的层流化而下部从底部偏离20 100m、上部偏离水面 以上 水位的40%以上、在上部多阶段形成多个透水孔。效果按照本专利技术,流入的污水停留在沉淀系统的凝集well,从而SS絮体(floe)越来越 大,凝集及沉淀效果也逐步增加。因此,若适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系统,能够处理污泥浓度较高 的流入水,提高回流污泥的浓度。不仅如此,能够防止在沉淀池下部沉淀的污泥移至沉淀池 下游,从而提高沉淀效率,提供更为清洁的流出水。4此外,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沉淀系统方便适用于已设置的长方形沉淀池和新的长方形沉 淀池,与现有的长方形沉淀池相比,运行及管理方便,可以减少用地面积、维修及管理费用。附图简单说明附图1是显示现有的长方形沉淀池的侧断面的图纸。附图2是显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长方形沉淀系统的侧断面的图纸。附图3是显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长方形沉淀体统的防止污泥移动折流板及污泥收集 器的断面图。附图4是显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长方形沉淀系统的防止污泥移动折流板、保持平行流 折流板及污泥收集器的位置的断面图。附图5是保持平行流折流板的结构图。附图6是电脑描写在现有的长方形沉淀池的污泥移动现象。附图7是电脑描写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沉淀系统上无防止污泥移动折流板时的污泥 移动现象。附图8是电脑描写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沉淀系统上设置防止污泥移动折流板时的污 泥移动现象。附图9是显示用现有技术的沉淀池底部的污泥浓度分布。附图10是显示用本专利技术技术的沉淀池底部的污泥浓度分布。ΦΦΦΦΦ PfiBJ 氺氺氺氺氺10 沉淀池20 垂直折流板21:流入口30 污泥收集器40 流出堰(weir)51 垂直分隔板52 平行折流板53:防止短流折流板54 倾斜折流板55:防止污泥移动折流板56 保持平行流折流板为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好形态如下通过附图更为详细说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例子。附图2是显示按照实施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自行凝集功能的长方形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上游侧的漏斗部和下游侧的底面倾斜部,在所述漏斗部内部具有流入水导入侧面形成的垂直折流板、污泥收集器和流出堰,其中,  还具有:垂直分隔板,其在相当于所述漏斗部水平面积的30~100%或停留时间为3~30分钟的位置,设为下部距离底面20cm~水深的60%,并切断水流的上部;以及多个水平折流板,其位于所述垂直折流板与垂直分隔板之间,并且形成有多个透水孔,以使流入水垂直向下进行层流流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重天
申请(专利权)人:埃克迪莫株式会社权重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