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风除尘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57830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分离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对冶金、化工、环保等领域产生的含粉尘气体,尤其是高炉煤气,进行气固分离的旋风除尘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进气管(2)、旋流除尘室(5)、贮存室(6)、旋流室(7)和排气管(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旋流室(7)内设置导流板(4)及导流锥体(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气流流经导流板时的阻损及冲击小,设备除尘器效率高,可有效的降低流出气体内的粉尘含量,减少环境污染,同时降低后续除尘设施的负荷,降低投资运行成本。用于对冶金、化工、环保等领域产生的含粉尘气体,尤其是高炉煤气,进行气固分离。(*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分离作业
,涉及一种用于对冶金、化工、环保等领域产生的含粉尘气体,尤其是高炉煤气,进行气固分离的旋风除尘器装置
技术介绍
当今,环保问题已成为世界性问题。空气污染指数也日趋成为指导人们日常生活 重要信息。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也已成为衡量空气污染指数的一个重要指标。针 对如何减少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的问题,尤其是冶金、化工等领域粉尘排放的控制,我们已 做了大量的工作。积尘器、清洗器等装置的投入,使含尘气体排入大气之前得到了有效的净 化,为环保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目前用于进行气固分离的除尘器主要有重力除尘器、旋 风除尘器、洗涤塔、布袋除尘器等,其除尘器效率也不尽相同。旋风除尘器以其优良的除尘 效率、占地面积小、投资少等优点,日趋被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目前旋风除尘器主要分为轴 向旋风除尘器和切向旋风除尘器两种类型。虽然旋风除尘器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几个共 同的问题,导流板及导流板处壳体磨损严重,或者旋流臂、旋流臂和筒体连接处磨损严重。 由此带来的设备运行、维护费用也将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旋风除尘器装置。本实用 新型气流流经导流板时的阻损及冲击小,设备除尘器效率高,可有效的降低流出气体内的 粉尘含量,减少环境污染,同时降低后续除尘设施的负荷,降低投资运行成本。用于对冶金、 化工、环保等领域产生的含粉尘气体,尤其是高炉煤气,进行气固分离。 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如下旋风除尘器装置包括进气管、旋流除尘室、反射锥 体和排气管,其特征在于在除尘器的旋流室内设置导流板及导流锥体;所述的导流板为 弧形;导流板与水平面夹角为20° 75° ;导流锥体与水平面夹角为20° 75° ;导流板 在旋流室圆周上均匀布置;导流板的数量为4 30块;在所述的贮存室内设置反射锥体, 反射锥体与水平面夹角为45。 75° 。 含尘气体经进气管,进入旋流室,通过导流锥体、导流板的共同作用,使气流产生 切向及轴向的速度,进入旋流除尘室,气流中的尘粒因离心力作用向除尘器筒壁运动,并在 自重和气流的作用下沿筒壁下滑,聚集的粉尘最终落入底部的贮存室,通过设置排灰室进 行排灰。气流则在反射锥体的作用下改向,形成上旋气流(内旋流)通过中间的排气管排 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技术结构导流板的正视3 图4为本技术结构冷却板的俯视图。 图5为本技术结构冷却板的右视图。 图中件1为含尘气体;件2为进气管,件3为导流锥体,件4导流板,件5为旋流除尘室,件6为贮存室,件7为旋流室,件8为聚集的粉尘,件9为排气管,件10为上旋气流,件ll为反射锥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技术由进气管2、旋流除尘室5、旋流室7、贮存室6等组成,在旋流室7内设置导流板4及导流锥体3。导流板4为弧形与水平面成45。夹角,导流板4在旋流室7圆周上均匀布置,导流板的数量为24块;导流板4的弧形设计,降低了气流与导流板4接触后的阻损及正面冲击;导流板4 一方面使气流具有切向速度,使粉尘产生离心力,另一方面使气流产生了轴向速度,使气流及粉尘向下运动。导流锥体3与水平面夹角为30。,引导气流向下运动。在贮存室6内设置反射锥体11,反射锥体11与水平面夹角为60。,引导气流向上运动;上旋气流10从排气管9排出。 含尘气体1经进气管2,进入旋流室7,通过导流锥体3、导流板4的共同作用,使气流产生切向及轴向的速度,进入旋流除尘室5,气流中的尘粒因离心力作用向除尘器筒壁运动,并在自重和气流的作用下沿筒壁下滑,聚集的粉尘8最终落入底部的贮存室6,通过设置排灰室进行排灰;气流则在反射锥体11的作用下改向,形成上旋气流IO(内旋流)通过中间的排气管9排出。 本技术具有清洁、环保、高效的优点。是目前含粉尘气体尤其是高炉煤气有效的除尘装置。权利要求一种旋风除尘器装置,包括进气管(2)、旋流除尘室(5)、贮存室(6)、旋流室(7)和排气管(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旋流室(7)内设置导流板(4)及导流锥体(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除尘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板(4)为弧形;导流板(4)与水平面夹角为20° 75° ;在旋流室(7)圆周上均匀布置;导流板的数量为4 30块。3. 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旋风除尘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锥体(3)与水平面夹角为20。 75°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旋风除尘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贮存室(6)内设置 反射锥体(ll),反射锥体(11)与水平面夹角为45。 75°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分离作业
,涉及一种用于对冶金、化工、环保等领域产生的含粉尘气体,尤其是高炉煤气,进行气固分离的旋风除尘器装置。本技术包括进气管(2)、旋流除尘室(5)、贮存室(6)、旋流室(7)和排气管(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旋流室(7)内设置导流板(4)及导流锥体(3)。本技术气流流经导流板时的阻损及冲击小,设备除尘器效率高,可有效的降低流出气体内的粉尘含量,减少环境污染,同时降低后续除尘设施的负荷,降低投资运行成本。用于对冶金、化工、环保等领域产生的含粉尘气体,尤其是高炉煤气,进行气固分离。文档编号B04C5/103GK201543512SQ20092020743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30日专利技术者凌树渊, 文建军, 文辉正, 熊拾根, 王亮, 王爱萍, 罗云文, 赵瑞海 申请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风除尘器装置,包括进气管(2)、旋流除尘室(5)、贮存室(6)、旋流室(7)和排气管(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旋流室(7)内设置导流板(4)及导流锥体(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云文赵瑞海王亮熊拾根文辉正王爱萍凌树渊文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